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还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其中外来民族俄罗斯族又与中国碰撞出了灿烂的文化火花。本文从历史和文化方面对居住在中国的俄罗斯族民族服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源远流长的中华关食文化集中了全国各民族烹饪技艺的精华,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丰富的民族性、特定的地域性、历史的传承性和多种文化现象的综合性。中国关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在选料、口味、制法和风格上都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差异和风格特色。不同地区的烹饪关食在一定的时空中延续,构成了中华关食文化时空系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3.
色研 《江苏纺织》2010,(2):35-38
中国民间纺织品色彩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有不同的民间纺织品色彩文化,例如南通蓝印花布,山东沂蒙彩印花布等民间纺织品;各个少数民族也有各种不同的民间纺织品色彩文化,特别是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纺织品色彩文化,更是多彩多姿,如蜡染、刺绣、挑花、织锦等令人赞叹不已。这些具有民族和民间特性的色彩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2月28日,第三届中华好食品论坛暨首届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大会在北京振海大厦成功举办,主题为"生态农业产业与健康食品"。本次会议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主办,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协办,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食品科技杂志社承办。大会由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宣布开幕,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民族食文化委员会会长张立方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17日,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北京二商集团有限公司康泰文化分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华好食品高峰论坛暨中国食文化研究会20周年庆活动在北京二商集团有限公司康泰文化分公司成功举办。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常大林、副会长兼秘书长洪嵘,原副会长、北京食品办公室主任、北京食品协会会长李士靖,原常务副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一体化的国家,由五十六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汇聚融合而成。包含了汉族文化,也含有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服饰被视为文化的载体,在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珞巴族男子服饰文化的研究,分析珞巴族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并对构成珞巴族男子服饰文化相关联的因素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但服饰文化却因历史朝代的变迁,流失得相当严重。满族入关带给人们思想、文化、服制等方面的巨大冲击,导致了汉族服饰日渐消亡,现代中国的民族婚礼服更多的是满族服饰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据2001年5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汉族人口为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中国少数民族共有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为全国人口的8.41%,但其聚居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左右,大都分布在边疆和西部地区,并形成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状况。各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历史进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其饮食来源、制作、器具、礼俗、饮食观念和思想等也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即使同一民族,…  相似文献   

9.
万里同志近日在同食文化世界人士谈话时指出,我国食文化是个伟大宝库,是我国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组织专家加强对我国食文化的研究。 万里是在同新成立的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杜子端、副会长郭英谈话时说这番话的。他指出,我国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广泛,特别是烹饪技艺十分精湛高超,为  相似文献   

10.
马年话马牌     
马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是人类最忠实、最亲近、最友善的朋友。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马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已用马驾车。马在中国传统的12生肖中排名第七位。马姓还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之一。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姓马的。马姓更是回族的大姓之一。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有18个世居民族,是一个民族成分较多的省份之一。民族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共同繁荣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界定,进而提出现阶段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加快发展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贵州民族教育的内外部因素出发共同促进其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食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历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可见饮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角度分析饮食对丰富民族文化心理所起的作用,以及从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偏爱食肉的原因,以期对中国饮食文化做出自己的阐释。一、饮食文化概念分析中国饮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自己的饮食与自然、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元素是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少数民族的元素是当代室内设计的灵感来源,也是设计资源的文化宝库。这些资源形式各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造诣。本文深入研究了少数民族要素的内涵。分析少数民族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讨论了少数民族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室内界面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力求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节日很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更是丰富多采且离不开“吃”字.少数民族有不少这样那样的吃食节,同一民族吃食习惯也不尽相同,甚至迥异,饶有趣味地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食俗.限于篇幅,这里只能介绍一二.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9月22日,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主办,冀康现代休闲农庄、北京中联傲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河南长通文化传媒公司协办的"中国冀康少数民族风情节"在保定高碑店冀康现代休闲农庄盛大开启。出席此次中国·冀康少数民族风情节开幕式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委员、供销总社党组成员、全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会长于培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为了保存少数民族语言的多样性,也为了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和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一直面临着提升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质量和影响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相关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变化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从而为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方面语言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家具文化是自然、历史、宗教信仰、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各民族与生存环境抗争与适应的结果。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家具文化的组成,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家具文化体系并揭示其内涵;在此基础上,依据地域分布规律划分云南少数民族家具文化的类型,提出云南少数民族家具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合理开发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家具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西轻工业》2015,(7):116-117
家具文化是自然、历史、宗教信仰、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各民族与生存环境抗争与适应的结果。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家具文化的组成,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家具文化体系并揭示其内涵;在此基础上,依据地域分布规律划分云南少数民族家具文化的类型,提出云南少数民族家具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合理开发云南少数民族旅游家具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傈僳族是位于我国云南北部、西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跨境民族。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傈僳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其民族服饰在保持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着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本文将通过对傈僳族的头衣文化的深入研究,反射出傈僳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饮食行为,既是一种经济生存方式,又是一种文化文明表现。有着数千年历史、在世界上独具风采的中国饮食也不例外。在中国已迅速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当今时代,单纯地归纳和概括中国食文化的特点和特色,其意义,远不如深入研讨全球化下中国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更能给人以启迪与警示,令人振奋与自信。当然,前者的基础与出发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具体地谈论本论题之前,还需要理解与把握全球化的内涵与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