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传输方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移动存储介质得以广泛应用,监管难度增大,泄密渠道明显增多,移动存储载体造成的泄密事件不断发生。从信息安全管理入手,详细分析了当前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使用了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对策,确保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环境下移动存储载体安全使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传输方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移动存储介质得以广泛应用,监管难度增大,泄密渠道明显增多,移动存储载体造成的泄密事件不断发生。本文从信息安全管理入手,提出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对策,确保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备份是保护数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磁带备份是最传统的备份方式。多年来,不断有人预测磁带备份将在若干年内消亡,或被其他存储介质所取代,然而磁带备份市场却从未呈现衰败的趋势,磁带机的速度、容量和存储介质都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同时价格在不断降低。磁带机仍是实际应用中容量/价格比非常高的备份工具。如今,Internet带来的海量数据的增加和存储区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的兴起进一步启动了磁带机市场,“古老”的备份工具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为一名系统管理员,我一直坚持  相似文献   

4.
纵观当前五花八门的消费电子产品,其蕴含的规律并不复杂:外在是“显示”,内在是“存储”,而相互融合则是“网络”。伴随着数码产品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兴起,移动存储作为存储产品和技术中最活跃的部分,展现出了无尽的魅力和光明的前景。消费电子中存储介质的鼻祖首推磁带,当年索尼公司凭借Walkman打遍天下无敌手,靠的就是简单方便的“音乐卡带”,而今这种特殊的磁带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现在,时髦的青年男女已经不屑携带笨重的Walkman,而更加青睐以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光盘为介质的MP3和MD播放器。随着苹果公司推出iPod,硬盘凭借足够大的容量…  相似文献   

5.
刘杨奕  张轶  刘凯 《集成技术》2024,13(3):25-38
作为新一代信息存储介质,DNA 具有高信息密度和长期保存能力,有望解决全球数据存储介质耗竭的问题。但目前 DNA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主要围绕信息“冷存储”开展,这使得存储过程中出现修改、更新、删除、销毁等需求时束手无策。该文从“冷存储”技术的现状出发,通过归纳总结 DNA 信息存储介质难以实现“热存储”应用的原因,解析用于信息处理功能的一系列“热存储”技术,包括加密销毁、重写再生、擦除恢复、运算记录等,详细论证 DNA 介质用作信息处理载体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各技术之间的关联性和挑战性,以期为 DNA 存储技术低能耗、高精准、高效率、高安全性的应用奠定基础,并推动新一代智能型信息存储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软驱终结者     
IT市场如同一个旋转的舞台,在不停地变幻着灯光、色彩和布景的同时,也不时推出新的主角来。几年前是以“PC为中心”,近几年成了以“互联网为中心”,现在人们又在谈论以“存储为中心”。5年前说到存储,人们想到的只是几盘磁带或几只硬盘。令日,金盛怡公司“闪侠”闪驱的推出,为存储诠释了新的概念、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热点一:移动存储逐步普及 以闪存和小尺寸硬盘为存储介质的移动存储器在2002年取得了极大地发展.数据交换的迫切要求推动了移动存储技术的发展.闪存、硬盘存储介质加USB、IEEE 1394可带电拔插接口的普及和实用化,为移动存储打下了基础.产品的通用性、可互操作性和价格的可接受程度,为移动存储打开了一片巨大的市场.可启动型闪存盘的出现使软盘的最后优势丧失,取而代之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8.
移动存储驱动器具有容量大、介质便携、简单易用且安全性好等特点,从而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存储设备之一。使用它们,我们能将公司或个人的重要信息保存起来,并在每天下班后将其锁起来或是带走,以确保隐私。移动存储介质对保存重要数据或经常访问的小文件也显得非常方便。另外,移动存储及其介质在人们  相似文献   

9.
在所谓的“后PC时代”里,各类手持计算设备将随处可见,它们必备的移动存储卡也会随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传统和新型的移动存储产品将“两代同堂”、携手共助移动计算。除了在容量、价格、读写速度和数据交换方式等方面持续发生变化以外,移动存储卡在微缩化、安全性、兼容性以及接口规范应用的延伸等方面将使其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各位读者、业界同仁以及关心光盘产业的所有朋友,您们好!随着我国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和无线出版的快速发展,随着三网融合在我国信息产业的全面铺开,我国各大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各大公共政府的与非政府的各级机构和我国的千家万户,以及每一个人都要考虑这些传输的海量数字数据如何存储的问题?这在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尤其在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是一个重大的领域、优先的专题。为此,作为本领域、本行业的同仁们是否已经做好了思想上以及行动上的准备?!在信息存储或者说在数字档案存储领域,就目前技术和产业而言:在电存储、磁存储和光存储的三大存储介质中,电存储目前未被用于档案存储,原因是成本太高、如果是可擦的就更不行。磁存储中的硬盘不能作为归档用,一是可擦二是易丢失数据;磁存储中的数字存储磁带是目前使用得最大量的归档存储介质。光存储在理论上是最适合于归档用的存储介质,目前由于单盘存储容量小,所以排在磁带的后面,但是,光存储不怕强磁场和强电场,而且存储时间相对是最长的,所以说,光盘随着容量的不断加大,光盘用途的最终归宿是归档。当然,随着电存储的强劲发展,也有可能在十年以后成为使用量最大的存储介质。本期刊载的是...  相似文献   

11.
磁带存储尽管是一项古老的存储技术,它作为磁盘存储的备用手段,在信息技术领域一直起着重要作用。2001年,信息存储产业联合会10年发展规划的出台,孕育出了超先进智能磁带(S-AIT)技术。经过努力,磁带存储的容量将由单盒0.5太字节提高到10太字节,磁带存储的“食量”大增,变成了身强力壮的“大肚汉”,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存储技术青春焕发,神气十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存我们生活中有意义的“镜头”,或者有史料价值的图象、声音资料,我们都会利用摄象机,将它们记录在录象带上,供反复使用。然而录象带存放图象、声音是把模拟信号记录在磁带上的,随着信息读取次数的增多,磁带上的存储介质会逐渐磨损,或者因受外界磁场、温度、湿度等影响,存储的信号会慢慢“变质”,因而一般录象带只能将图象与声音良好保存五年左右。随着电脑对数字化图象、声音处理技术的发展,电脑技术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再由于电脑VCD制作系统中关键零部件——MPEG-1视频压缩卡和刻录机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以及所用光盘…  相似文献   

13.
正尽管被评论为末日商品,磁带却没有像预期那样走向消亡。相反,磁带存储产品依旧勇敢地同市场上其他存储解决方案竞争。磁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表现依旧良好。由于企业不断寻求更加长期的存储和数据保留解决方案,磁带在包括媒体、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仍然起着毋庸置疑的关键和扩大的作用。有关磁带的辩论和明显的误解继续令人困惑。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安全》2007,(12):59-59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消费者买移动存储讲究“看摸听试”。而近日记者接到很多热心读者反映,说他们现在买移动存储是靠“摔”了。原来这源于爱国者推出的“先摔后买”安全存储普及行动近日在国内移动存储市场上掀起的热潮。  相似文献   

15.
《玩电脑》2005,(3):11-11
由北京亚细亚智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Mars backup”通用备份存储软件能完成数据备份储存和保证数据在不同存储设备间的迁移。这其中包括最主要的文件系统备份,归挡和提供完善的磁带离线管理。由于它采用了独特的可移动存储介质冗余数据保护方法(该方法已申请国家专利),所以在备份效果较好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磁带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华旗资讯移动存储事业部经理高哲爱国者移动存储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推陈出新,为用户提供“省钱、省心、开心”的随身数据存储产品。近期内爱国者将推出集成有蓝牙、线控MP3播放和摄像头等不同功能的多款移动存储产品。在另一方面,爱国者将会加大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抢占更大的国际、国内市场份额。此外,今年爱国者移动存储的另外一个重点工作是协助相关部门建立移动存储行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还没有开始普及的时候,两个用户之间相互间文件交换的方式主要依赖于软盘等移动存储介质,随着局域网的普及,网内的用户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文件交换文件共享变得便捷而实用,而网络硬盘的出现,则为远距离共享文件或移动存储提供了一种廉价方便的解决方索。  相似文献   

18.
1移动存储介质面临隐患 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信息化手段,作为信息网络的一个特殊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网中运行着大量需要保护的数据和信息,这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移动存储介质是政务网中信息的重要存储媒介,在政务网中随意使用各种移动存储介质会面临极大隐患,概括起来,移动存储介质面临的隐患如下:  相似文献   

19.
硬盘作为现代信息存储的重要存储介质,获取其信息的手段也一直较为固定。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开始出现无线硬盘、高密度磁存储硬盘等新型硬盘。同时,磁盘容量也由当初的几十MB发展到现在的几百GB,甚至几TB,但归根结底,它们存储和读取信息的方法却没有太大变化。本文将从现代硬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入手,探究通过物理的方法直接获取存储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CD的出现,让磁带与唱片统治整个模拟音频存储时代几弼肖亡,只有黑胶唱片还有些生命力。黑胶唱片听感最为保真,没有数字音频那种数码味道。但不管是磁带还是唱片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易存储和保护。为了挽救这些宝贵的音频资料,我们可用数码录音技术留住完美。但是,如果要尽普尽美地还原原版的场景,压缩为MP3格式显然不够,FLAC无损音频格式算是一个好的选择。这种格式已经被多数的电视机、播放器甚至是汽车音响所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