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TDVRMV8i建立钢-混结合连续梁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其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分别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2种材料,以及桥梁顶推到位后先浇筑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和先浇筑跨中桥面板2种施工顺序对钢-混结合连续梁成桥后墩顶负弯矩区钢箱梁和桥面板受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钢-混结合连续梁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并采用先浇筑跨中桥面板法施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梁中张拉预应力筋时,柱侧向约束将造成梁中设计预加轴力的损失,梁中达不到设计预加应力值,同时也会在柱中产生次剪力和次弯矩,并进一步在梁中产生次剪力和次弯矩作用。对于有明显侧向约束的超长超宽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若不合理考虑侧向约束对预压力传递的影响,不仅裂缝控制得不到满足,而且承载力计算也是偏于不安全的。建立了不同张拉顺序下次内力计算模式并推导出了计算公式,提出了设计、施工运用中注意的问题,为合理进行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于桥面宽度较大的市政桥梁,桥墩通常采用多柱式盖梁柱式墩,与双柱式墩相比,其超静定次数更多,因此温度、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结构次内力也会更大。主要分析结构自重、汽车荷载、整体升降温和不均匀沉降这几个因素对盖梁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多柱式桥墩盖梁计算时需考虑整体升降温和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盖梁设计时需设置合理的墩柱根数,减小盖梁内力。  相似文献   

4.
多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多采用“逐层浇筑,逐层张拉”的施工方案,而现行设计方法是假定“整体浇筑,整体张拉”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计算,显然设计的计算模型与关际施工方案不吻合。由于在“逐层浇筑,逐层张拉”时,下层张拉对上层未建结构内力无影响,因此结构内力的设计值与实际值将出现偏离。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分别建立了现行设计法中预应力综合弯矩和次弯矩偏离实际值大小的相对差公式;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进行了计算分析,框架柱内力的设计值偏离实际值的大小受张拉施工方案、所在层、所处部位、结构的跨数、梁柱线刚度比、荷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斌 《安徽建筑》2012,19(6):135-136
Y型墩连续刚构桥具有连续梁和斜腿刚架桥的受力特性,相比同跨径的连续梁桥和墩梁固结的连续刚构桥,跨中正弯矩和支座负弯矩明显减小,可较大程度降低主梁高度。文章将以某三跨混凝土Y型墩钢构梁为背景,阐述该类桥型的技术特征,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桥进行成桥后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分析,验算证明该桥设计应力状态和变形特征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罗勇 《广东建材》2017,(7):40-42
随着城市立体交通建设推进,门架式框架墩被广泛采用,本文对框架墩的结构构造形式、体系及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框架墩预应力盖梁建模时加载的荷载类型、传力途径、实用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一个工程项目实例,对框架墩盖梁的设计计算进行了介绍,为框架墩预应力盖梁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某遗址保护工程大跨斜柱钢框架建筑为依托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于现场实际情况,考虑了遗址原土堆载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优化并调整施工阶段,将预应力三阶段张拉方案调整为两阶段张拉方案,得到结构施工过程中斜柱支承系统各构件关键截面应力和桩顶位移,并与相应测点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各构件关键截面应力和桩顶位移均在容许范围内,两阶段张拉方案比较合理且能够保证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考虑遗址原土堆载的桩简化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斜柱支承系统构件内力及桩顶位移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姚永明 《建筑施工》2012,34(7):737-738,745
二次负弯矩预应力筋的张拉和临时支座的拆除,是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施工的关键工序,不同的施工顺序会对结构内力产生不同影响。由此,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T梁的预制和二次负弯矩预应力筋的张拉等施工工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实际测量值作出对比,以便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多层现浇预应力砼框架张拉方案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四种可行的多层现浇预应力砼框架的张拉方案,计算了不同张拉方案对框架结构综合弯矩的影响,计算表明:不同张拉方案对梁的综合弯矩的影响很小,对柱的影响显著;根据柱弯矩最小的原则,对四种张拉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10榀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和1榀钢-普通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试件为两跨连续梁,主要试验参数为负弯矩区部分预应力比PPR、综合力比Rp及栓钉连接程度。试验采用跨中单调一次加载。试验发现,在负弯矩区施加预应力的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可产生较充分的内力重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u和负弯矩区综合力比Rp。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弯矩调幅限值犤β犦的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1 预应力施工工艺 1.1 锚固端部横梁与跨中转向横肋、墩顶导向槽的施工 这三部分确定了钢绞线的空间位置,由该索形及张拉应力决定了等效荷载的大小.跨中转向横肋、墩顶导向槽钢绞线存在偏折.承受局部挤压应力,这就要求锚固端横梁处锚垫板预埋位置及方向要准确.转向横肋、墩顶导向槽的制作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既要保证弯折处的曲率半径,又要打磨端部,使之平滑,防止张拉时端部对钢绞线的挤压和卡滑.  相似文献   

12.
有肋梁墩式筏板基础是由柱墩、基础梁和基础底板组成,柱荷载通过柱墩扩散到基础梁和基础底板,最后传到地基.与一般的筏板基础有所不同,由于有柱墩,有肋梁墩式筏板基础梁的内力需按变截面梁计算.本文导出了变截面梁的固端弯矩和剪力,给出了多跨变截面连续梁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并通过实例说明带柱墩的刚性基础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要分析了巨型钢框架-预应力拉索支撑结构在给定的施工方案下,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变化规律。结构的变形尤其是巨型梁跨中挠度在张拉拉索和吊装子结构时会发生突变;巨型柱的轴力在施工过程中会逐渐增大,弯矩和剪力则会受到拉索较大影响;巨型梁内力会受到上一大层拉索张拉和本大层吊装子结构较大影响。上述结论为此结构的施工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2017,(8)
门式刚架中普遍采用的端板类连接是典型的半刚性节点连接。采用转动弹簧模拟端板连接节点的半刚性,推导了半刚性连接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式;讨论了半刚性连接对门式刚架内力的影响;对02SG518-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图集》给出的门式刚架横梁截面,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其在半刚性连接和刚性连接时的内力。分析表明,半刚性门式刚架受连接柔性的影响,会使斜梁的杆端负弯矩减小,而跨中正弯矩相应增加,按刚性连接设计不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其结果将高估由梁端传到柱的负弯矩而低估梁的跨中正弯矩,门式刚架的半刚性连接对结构受力有明显影响,在分析和设计中,应考虑半刚性的影响。提出的方法计算工作量少,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小预应力转换梁支承框架柱端部的巨大弯矩以及张拉产生的不利次内力,该文采用了"先铰接后刚接"的分阶段设计方法,并设计了新颖的"钢管柱铰".采用PKPM软件对预应力转换梁进行了配筋、抗裂及挠度等指标的计算,并优化了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方案.计算结果以及后续的施工表明,该种柱铰有效缓解了次内力问题.另外,该文还介绍了该种预应力转换梁的设计过程及要点,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活载作用下,因主梁连续产生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作用,其弯矩分布较合理,目前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文中通过计算不同施工阶段小箱梁应力,分析小箱梁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17.
变截面柱采用两点起吊,吊点位置通常一点设在牛腿处,另一合理的吊点位置应以牛腿处吊点的负弯矩与跨中正弯矩绝对值相等的条件确定,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杨金生 《云南建材》2011,(15):392-393
先简支后连续是一种介于简支梁和现浇连续梁之间的结构形式。先简支后连续具有更好的结构连续性:①施工简便快捷,支点截面负弯矩小,混凝土收缩徐变次内力小;②能降低跨中弯矩,从而降低梁高,有利于吊装,同时因减小预应力度,从而减少反拱。当其下部结构较柔时,可发展为连续刚构体系,限制了墩顶位移,优化了百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截面内力平衡和应变协调条件,利用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建立预应力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梁徐变效应分析模型,研制徐变效应分析计算程序,研究预应力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梁在徐变效应影响下的应力重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长期荷载作用下,梁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力逐渐减少,上部角钢的压应力和下部角钢的拉应力逐渐增加,预应力筋的拉应力逐渐减少;跨中变形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直至趋于稳定;跨中变形的增量随混凝土强度、含钢率、轴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弯矩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钢底板和波形腹板连续组合梁桥具有结构轻型、跨中正弯矩区域无需配置预应力索、中间支座负弯矩区域可以在钢底板上铺设混凝土加强底板、无腹板开裂问题和施工简易快捷等突出优点。文章结合(62+105+62) m公路钢底板和波形腹板连续组合梁桥方案设计,研究确定梁高变化和钢底板、波形钢腹板、混凝土桥面板等的厚度,预应力索配置。根据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在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应力、内力和变形并进行结构验算。同时,将桥梁方案与原设计同等跨度与宽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方案进行性能、材料用量和施工特点等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钢底板和波形腹板连续组合梁桥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