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用2099铝锂合金作为基体,制备阳极氧化膜,研究了电解液中植酸体积分数对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植酸后,促使形成较平整、结构致密的阳极氧化膜,并使阳极氧化膜的厚度增加,抵御弹塑性变形能力和阻碍电化学腐蚀能力增强,因此硬度和耐蚀性能提高。而过量植酸的添加,导致阳极氧化膜表面疏松,厚度和硬度都降低,耐蚀性能随之下降。当电解液中植酸体积分数为5 mL/L时,制备的阳极氧化膜表面平整且结构致密,其厚度为14.2μm,硬度达到360.5 HV,电荷转移电阻与不添加植酸时制备的阳极氧化膜相比提高约1.58×103Ω·cm2,表现出优良的耐蚀性能。该阳极氧化膜经铈盐溶液封闭后平整度和致密性明显改善,成分除了4种元素Al、O、C和P外,还含有Ce元素。封闭过程中反应产物的填补作用与覆盖封闭作用叠加,使铈盐封闭后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能更好,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
有机添加剂对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既定的基础电解液和实验参数条件下,研究植酸、聚乙二醇和乙二醇等3种有机添加剂对镁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点滴实验和极化曲线对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植酸的质量浓度为15.0 g/L或聚乙二醇的质量浓度为0.8 g/L时,氧化膜的耐蚀性能有较大提高;而乙二醇的加...  相似文献   

3.
镁及镁合金环保型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镁及镁合金无铬、无磷的环保型阳极氧化工艺测定了镁阳极氧化的稳态伏安曲线和电流密度一时间曲线通过研究氧化电压、电解液中NaOH和Al(0H)3的浓度、电解液温度、氧化时间等对镁阳极氧化成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镁合金氧化膜的成分、结构与表面形貌,并对镁合金基体与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环保型阳极氧化液中得到的镁合金氧化膜由镁和铝的氧化物组成,其色泽光滑,结构致密,与镁合金基体相比硬度与耐腐蚀性能都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4.
环保型镁合金阳极氧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研究一种无铬无磷无氟的镁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对AZ31B镁合金进行阳极氧化时,在植酸、电流密度和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NaOH、Na2SiO3、Na2B4O7不同浓度的16种电解液的阳极氧化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组成为NaOH 50g/L、Na2SiO3 60g/L、Na2B4O7 40g/L的电解液,进行阳极氧化得到的氧化膜光滑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力强,耐蚀性高,用该电解液对镁合金进行阳极氧化是一种环保型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采用阳极火花氧化处理技术,在含有钼酸盐等金属盐的碱性电解液中,通过阳极氧化在铝表面形成了复合转化膜。对电解液中的各组分在成膜过程中的作用及电解工艺参数对成膜过程和膜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与铬酸盐化学氧化法、常规阳极氧化法相比较,结果表明,铝表面阳极火花氧化方法形成的膜层比其它膜层有着更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结构特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性电解液中采用电化学方法可在铝表面形成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研究了影响膜孔径和膜厚的关键因素,包括电解液、氧化电压、温度和时间。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形成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结构特性依赖于采用的氧化条件、电解液、氧化时间和电压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AZ91D镁合金耐蚀性且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在阳极氧化电解液中添加环保型添加剂聚天冬氨酸(PASP)制备阳极氧化膜,研究添加剂聚天冬氨酸对阳极氧化过程、氧化膜的形貌及组成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添加聚天冬氨酸前后阳极氧化膜的形貌及组成,利用动电位极化及浸泡腐蚀等方法,研究分析阳极氧化后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通过与镁合金表面的吸附作用,使膜层阻抗增大,阳极氧化成膜电压升高,膜厚增大,膜层致密、均匀、平整,微孔和裂纹减少,提高了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在高压阳极氧化条件下不同电解液体系中碱性含氧酸盐对6063铝合阳极氧化膜层厚度及氧化时间的影响,将6063铝合金置于Na2SiO3、Na2HPO4和NaAlO2三种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出阳极氧化膜。用涡流测厚仪测试了膜层厚度,通过点滴腐蚀实验评价了Na2SiO3体系所得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钨酸钠能显著提高膜层厚度和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六偏磷酸钠(SHMP)能延长氧化时间,提高膜层的硬度;在硅酸盐体系中钨酸钠和六偏磷酸钠按1∶1的比例加入,能得到致密的高耐蚀性阳极氧化膜层。  相似文献   

9.
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多孔阳极氧化铝(porous anodica lumina,PAA)形貌及结构等的因素有很多,如抛光铝片的表面粗糙度、电解液温度、氧化电压、氧化时间、搅拌速率等。本文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以草酸为电解液,研究了高度有序AAO模板制备过程的主要工艺条件,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模板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电解液温度为12℃,氧化电压为40V能够得到高度有序的、孔径为80nm左右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在高压阳极氧化条件下不同电解液体系中碱性含氧酸盐对6063铝合阳极氧化膜层厚度及氧化时间的影响,将6063铝合金置于Na2SiO3、Na2HPO4和NaAlO2三种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出阳极氧化膜.用涡流测厚仪测试了膜层厚度,通过点滴腐蚀实验评价了Na2SiO3体系所得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钨酸钠能显著提高膜层厚度和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六偏磷酸钠(SHMP)能延长氧化时间,提高膜层的硬度;在硅酸盐体系中钨酸钠和六偏磷酸钠按1:1的比例加入,能得到致密的高耐蚀性阳极氧化膜层.  相似文献   

11.
氨基乙酸对镁-锂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镁-锂合金阳极氧化中以氨基乙酸为添加剂制取氧化膜,并讨论氨基乙酸对氧化膜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无损涡流测厚仪、极化曲线(Tafel)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等分析了镁-锂合金基体和氧化膜的组成、表面形貌、厚度以及耐蚀性,并讨论其耐蚀机理.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膜主要由氧化镁、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锂构成;随着氨基乙酸的质量浓度的增加,阳极氧化膜趋于平整、致密,孔洞均匀;添加氨基乙酸形成的阳极氧化膜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变小,当其质量浓度为6 g/L时,氧化膜耐蚀性最优,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12×10-7A/cm2;但当氨基乙酸的质量浓度过高时,氧化膜耐蚀性反而下降.电化学阻抗谱对氧化膜耐蚀性变化规律的分析与极化曲线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阳极电压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在不同阳极电压下对Ti-6Al-4V合金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考察了阳极电压对氧化膜生长速率、表面形貌、相组成及硬度的影响,并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阳极电压的升高,氧化膜表面微孔数量减少,表面微孔孔径、粗糙度、氧化膜生长速率均增大,表面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微弧氧化膜主要由Al3TiO5相和金红石TiO2相组成,随着阳极电压的升高,两者相对比例逐渐增大。阳极电压对微弧氧化膜与钢球的摩擦系数影响不大,但对磨损率影响较大,磨损率随阳极电压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氧化膜均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3.
以铝箔为阳极,石墨为阴极,草酸为电解液,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透明氧化铝薄膜。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一次阳极氧化和二次阳极氧化后氧化铝薄膜的表面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铝薄膜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次阳极氧化工艺对氧化铝薄膜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采用退火-除油-浸蚀-电化学抛光-一次阳极氧化-二次阳极氧化工艺,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可以制备结构良好的透明氧化铝薄膜,且氧化铝薄膜是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
A high voltage anodic film on aluminium was prepared in a mixed electrolyte of phosphoric acid and sodium tungstate. The properties,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film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elements in the film were O, Al, P and W and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film were aluminium oxides with some phosphates and tungstat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nodic films, the high voltage anodic film showed good hardness and excellent corrosion and heat resistan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the film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a porous surface layer and a compact underlayer. Many cracks were observed in both layers,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onventional anodic films.  相似文献   

15.
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电解液中,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得到了高度有序的多孔阳极氧化铝(PAA)模板。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铝箔退火前后的表面形貌,并结合扫描电镜对多孔氧化铝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依赖于铝箔是否经过预处理、氧化电压的大小、温度的稳定性和电解液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6.
在钢板热浸镀Zn-5%Al合金表面制备了钼酸盐钝化膜,探讨了溶液pH、θ及t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方法对钝化膜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Zn-5%Al合金钝化膜阳极极化曲线呈现钝化特征。用扫描电镜对钝化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发现钝化膜呈片层状结构,用环境扫描电镜配套的能谱仪对钝化膜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钝化膜由Mo、P、O、Zn和Al等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17.
对铝基进行恒电流阳极氧化后,采用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改性,制得超疏水膜。采用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了所得超疏水膜的静态接触角、表面形貌、结构及耐蚀性。结果表明,经阳极氧化后,铝基构建了粗糙的微纳米结构,再硅烷化处理后,铝基表面的疏水性增强,静态接触角大于150°。超疏水膜使铝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正移0.11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4个数量级,有效地提高了铝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8.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由于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而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阳极电沉积的方法在ITO基体上制备二氧化钛钠米薄膜。研究了阳极电流密度和沉积时间对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结构和附着力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二氧化钛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探讨了其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薄膜是由纳米级的颗粒组成,颗粒间存在纳米级小孔,该薄膜对于波长为400-700nm的可见光是透明的,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  相似文献   

19.
High resolu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has been used to examine the morphology of the anodic formed on aluminum. The influence of inter-metallic particle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nodic film is revealed and its possible significance on the subsequent durability of adhesive bond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