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波导真空钎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证明,铝波导滤波器的理想钎焊方法是真空钎焊。基体材料为LF21铝合金。钎料为Al-11.5Si-1.5Mg 和Al-7Si-1.5Mg。部件的钎焊温度为605~615℃,其真空度为1×10~(-5)Tor,试验指出,在真空钎焊时,铝的氧化膜并不能去除,熔化钎料是沿着金属和氧化膜之间的界面铺展的,氧化膜被举起,熔化钎料沿铝表面流动。因此,毛细作用微弱,且不能很好地形成连续的钎缝。为了提高毛细作用和得到连续的圆角,部件表面进行了局部打磨,而在真空腔内放置了“工艺罩”,在罩内放置了适当量的镁块。试验证明这是有效的:钎料的润湿和铺展非常好;流动距离和填充间隙能力提高了两倍;而组合件一次可以满意地焊成,且不会产生腐蚀和明显变形,从而不需焊后清洗和修整.  相似文献   

2.
使用氯化物钎剂钎焊的铝及铝合金,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接头的腐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经想了很多办法,如:真空钎焊、惰性气体保护钎焊等。在此,仅根据观察到的腐蚀现象、试验结果和现有的腐蚀理论,讨论如下。铝钎焊接头的腐蚀现象铝钎焊接头的腐蚀现象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种类型:①表面局部腐蚀。它发生在表面焊缝上,或近缝区母材上,腐蚀痕迹是白斑或松疏的腐蚀产物,腐蚀物下面是麻坑。②皮下腐蚀。它发生在钎缝内部的夹渣处。夹渣通过钎缝处的缺陷(如气孔、疏松等)与大气串通,  相似文献   

3.
铜微波元件用手工氧—乙炔焰银钎料钎接时,钎缝易产生气孔、夹渣和未焊透等缺陷,使元件电损耗增大,甚至造成击穿,破坏涂银层,使元件抗蚀性能降低。为提高钎缝致密性,减少缺陷,除合理选择钎焊材料(不易产生气孔的)、钎焊工艺外,我们通过控制钎接面光洁度、钎缝间隙差异值η和锥形钎缝的角度来确保钎缝质量。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问、钎焊1.1~1.5mm厚的纯铝件,要求钎缝与母材色泽一致,应该选择何种钎剂、钎料和钎焊方法?(重庆铝制品厂技术科周永宁) 答:1.钎剂的选择:要使钎缝和母材色泽尽量一致,最好不采用反应型钎剂,例如剂201,因为反应型钎剂在和铝件发生反应时,被置换出来的金属膜与铝的颜色和电极电位往往相差都很大,这样工件经表面处理后;在加铝剂的地方不仅颜色  相似文献   

5.
针对毫米波波导天线内腔钎焊质量的控制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展了电气性能仿真、图像处理分析、超声C-扫描检测分析及金相分析,掌握了钎焊工艺参数对内腔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未焊透缺陷与波导位置有关,钎焊压力、钎料厚度是影响内腔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钎焊压力较小时,无钎料漫溢情况,但容易出现未焊透缺陷。当压力较大时,波导周边焊透率达到100%,但容易出现钎料漫溢现象。钎料厚度减薄,能够有效减少钎角处的钎料堆积和钎缝处的未焊透。为得到高精度内腔质量的毫米波波导天线,建议采用较大压力、较薄的钎料进行钎焊。  相似文献   

6.
从钎剂和钎料两方面对国内外有关铜-铝异种接头钎焊材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铜-铝异种接头钎焊连接过程中无腐蚀性钎剂和钎料成分对钎焊接头结合机理、界面反应、金属间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及生长规律等的影响。然而,铜-铝异种接头钎焊材料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无腐蚀性钎剂熔化温度和价格均较高,适用范围较窄;铝硅系钎料熔化温度较高,铝合金容易过烧熔蚀;钎料洁净度低,钎缝处容易出现氧化夹杂,影响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铝与不锈钢钎焊的困难在于两者物理性能不同,熔点悬殊,不易选用适当的钎焊方法和选取合适的钎料、钎剂。对其形成的钎缝,很容易产生含铁金属间脆相化合物,降低钎缝质量。结合不锈钢锅体、铝合金锅底的钎焊工艺,对铝与不锈钢进行真空钎焊、炉中钎焊和火焰钎焊,分别阐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铝波导器件的钎接张德全(大连市旅顺汽车配件厂116041)卫星地面接收天线中波导器件以往采用铜波导的银钎焊,随着波导器件的发展,以铝代铜已大势所趋。找厂提出攻关项目,经调研、试验,现已批量生产,取得了满意效果。该铝波导器件系LF21铝锰合金,要求变形...  相似文献   

9.
采用BNi74CrSiB颗粒状钎料对不同钎焊间隙的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板进行了真空钎焊试验。结果表明:钎焊间隙为0.05~0.10 mm时,钎焊接头致密完整,表面无宏观缺陷;钎缝与母材组织间无明显的界限;0.1~0.3mm时,钎缝出现了局部未钎透缺陷,且钎缝与母材界面附近出现大量麻点状的Fe2B物相;0.30~0.45 mm时,钎缝出现严重未钎透和大气孔缺陷。钎缝基体组织均由γ-Ni基固溶体和Ni-Si共晶组织构成,在基体组织上均分布有一定量的Cr B脆性相。  相似文献   

10.
采用Al5Si28Cu2.5Ti钎料,在真空钎焊炉中钎焊Si CP为55%的Si CP/Al6063铝基复合材料,钎焊温度580℃,研究了钎焊时间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焊时间20 min时钎缝存在大量的共晶组织,界面结合强度低,钎焊时间60 min时共晶组织消失,钎缝中有网状脆性相析出,碳化物有偏聚现象,界面有微裂纹,接头性能不好,钎焊时间40 min接头的组织性能最好,抗剪强度为96 MPa.  相似文献   

11.
使用Fe43CrNiSiMnMoB铁基钎料对06Cr19Ni10不锈钢进行了钎焊,研究钎焊间隙对钎缝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钎焊间隙的增加,钎焊接头的拉剪强度逐渐降低,钎缝中心的显微硬度增加;钎焊间隙为30μm时,钎缝组织主要由Fe(Cr,Ni)固溶体和少量不连续的硅化物组成;随着钎焊间隙增加,钎缝中心的硅化物增多,并且连续分布在钎缝中,还出现颗粒状的硼化物。由于钎焊间隙增大,在拉剪过程中垂直于钎缝方向的切应力增大,裂纹容易在钎缝中硬而窄的脆性化合物区域扩展,使得钎缝的拉剪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焊接》2016,(5)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铝-铝感应钎焊的因素,并利用极差分析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得到了影响铝-铝感应钎焊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装配间隙、钎料种类和焊接位置。利用拉伸试验机对钎焊接头的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铝-铝感应钎焊和铝-铝火焰钎焊的钎缝区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证明了感应钎焊的钎焊接头性能优于火焰钎焊的钎焊接头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使用Sn基钎料对纯铝进行超声钎焊,研究了钎料中含Zn量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振动使钎料中发生空化效应,大量空化泡的溃灭在2 s内去除纯铝表面的氧化膜,形成无缺陷的接头。母材被空蚀后进入钎缝,不同钎料对钎缝中铝的溶解程度不同,因此钎缝中的铝呈现不同的形貌。当使用Sn-9Zn钎料时,钎缝中的富Zn相长度较大,钎缝内铝的含量较低;随着钎料中含Zn量的增加,钎缝中富Zn相变粗大,且钎缝中铝的含量逐渐增大。接头的抗剪强度和硬度随着钎料中含Zn量的增加而升高,在使用Sn-30Zn钎料时获得接头的最高抗剪强度为66. 4 MPa,硬度为HV 56。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钎焊温度下铝钎焊钎缝的冶金过程:1.Al母材溶入钎料首先从晶界处开始,由于液态钎料的均匀化,Si渗入了晶界;2.液态钎料中的Si向母材Al晶粒中扩散形成α相。  相似文献   

15.
张启运  刘淑祺 《金属学报》1984,20(3):280-282
讨论了钎焊温度下铝钎焊钎缝的冶金过程:1.Al母材溶入钎料首先从晶界处开始,由于液态钎料的均匀化,Si渗入了晶界;2.液态钎料中的Si向母材Al晶粒中扩散形成α相。  相似文献   

16.
钎剂的选择铝波导大面积拼焊时,一般采用氯化物钎剂。由于氯化物钎剂具有强的吸潮性,钎剂残渣水解后的产物与铝母材反应放出少量气体;去膜力差、钎缝致密性不好等缺点,所以焊后夹渣-夹气严重、致密性差,并极易产生侧壁鼓包和电化学反应。采用共品型氟化物钎剂在铝波导大面积拼焊中应用的最大优点是钎剂残渣与铝母材反应  相似文献   

17.
铝铜直接钎焊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钎料、钎剂和钎焊工艺参数等方面对铝铜直接钎焊进行了研究。在选择合适的钎料与钎剂后,通过降低钎焊温度,减少钎焊时间,进行焊后处理,调整钎缝间隙及基体表面粗糙度,可以获得强度较高的铝铜钎焊接头。对钎剂的腐蚀作用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杨南培 《焊接技术》2011,40(11):32-34
根据铜铝设备线夹超声波浸锡钎焊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本文从超声波设备原理,专用辅机的设计和钎焊工艺三个方面,对铜铝设备的钎焊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工艺相比,在超声波设备专用辅机和新的钎焊工艺条件下,钎料熔化均匀,钎缝层密实,钎焊层面粘合度≥95%.  相似文献   

19.
泡沫铝氮气保护炉中钎焊界面结构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泡沫铝板采用铝基钎料炉中钎焊界面结构进行试验研究,采用SEM和显微镜观察分析钎缝组织,EDS分析界面元素分布,并用计算机层析扫描技术(X-CT)等对钎焊界面孔结构进行观察并重构了界面三维图像,在接触界面模型基础上分析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钎焊方法未改变钎缝孔结构;钎缝界面由端面胞壁棱接触相交点组成,未形成持续膜层;钎缝主要由边缘区aAl枝状晶组织和中心区的Al-Si共晶组织组成;钎焊接头强度与母材相当并随孔隙率增大而降低;胞棱数量越多钎着面积越大,接头强度接近母材强度,高孔隙率(〉88%)泡沫铝接触界面模型中的胞棱数量与实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朱蕾蕾  王海龙 《热加工工艺》2012,41(13):185-187,190
采用CuMnCo钎料对YG6C硬质合金与16Mn钢的真空钎焊工艺进行研究。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真空度、钎焊温度和钎缝间隙对钎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缝中心区为Cu-Mn基固溶体,两侧界面反应区为Fe-Co基固溶体。真空度、钎焊温度和钎缝间隙对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有明显影响。高真空条件下钎焊接头的抗弯强度高于中真空条件下钎焊接头抗弯强度。钎焊温度为1095℃时,钎焊接头的抗弯强度最高。钎焊温度过低时,冶金作用较弱,接头强度较低;钎焊温度过高时,钎料流失较多,接头强度也较低。在高真空以及钎焊温度1095℃、间隙为0.2 mm时,钎焊接头的抗弯强度最高。间隙过小时,钎缝中夹杂物较多,接头强度较低;间隙过大时,Fe、Co原子难以通过长程扩散越过钎缝,冶金作用较弱,接头强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