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粉体助剂及纳米材料的性能,重点介绍涂料用助剂匹配技术要点,将不同粉体助剂或粉体助剂与液体助剂相组配形成匹配助剂,考察了匹配助剂体系的实用效能。提出纳米复合涂料定义,举例说明纳米复合颜料、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各因素对纳米TiO2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最佳的分散工艺,解决了纳米TiO2在水性介质中的团聚问题.将分散后的纳米TiO2浆料加入到普通的水性苯丙乳液涂料中,加入各种助剂配制出了性能优异的水性纳米TiO2涂料,并对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3.
抗菌乳胶涂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颖 《中国涂料》2005,20(1):43-45
介绍以纳米氧化锌为抗菌成分的抗菌乳胶涂料用原材料助剂,依据相关标准,通过对该涂料性能检测,产品具有优良的抗效果及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涂料》2008,23(2):I0015-I0015
美国Nanophase科技公司日前推出了一款纳米级涂料分散助剂,用于优化水性涂料体系的分散效果。该分散剂产品能够有效地提高水性涂料体系的耐划痕性能和光泽度持久性,以实现水性体系与溶剂型体系同样的出色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涂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涂料助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提高涂料产品品质,改善施工性能或者赋予涂料特别的性能上。但是涂料系统是多相体系,任何组分都会对涂料的稳定性和其它性能产生影响。专家农云军、周子鹄在文中介绍了地坪涂料的发展现状、种类和常用助剂的性能等,告戒涂料工作者们应充分了解助剂的使用性能,正确选用和调整各种助剂,使涂料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薛维玲  刘波 《广东化工》2013,(22):67-67,56
文章论述了纳米透明玻璃隔热涂料的隔热原理,综述了纳米透明玻璃隔热涂料的研究进展,并着重就其纳米粒子的团聚,化学助剂的添加,涂料固含量的控制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2填料在防火涂料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涂膜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防止裂纹,防止紫外线和水分透过,延长涂膜的使用寿命等.以硼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作为基料,三聚氰胺、六次甲基四胺为防火助剂,制备了添加纳米TiO2填料的防火涂料.通过理化性能、防火性能检测及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测试、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添加纳米TiO2填料对硼酚醛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锥形量热仪对涂料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首先制备了一种微纳米薄层石墨浆料,然后以苯丙乳液为成膜基料,配以玻璃粉、绢云母及其他颜填料和助剂,制备了一种微纳米薄层石墨基水性防氡涂料。研究发现,微纳米薄层石墨浆料的添加量以3%为宜,此时涂料的防氡效率达到92.7%,涂料颜色对其防氡效率无影响;紫外光老化时间达400 h时,涂料的防氡效率仍可达到92.3%,防氡性能长效稳定。  相似文献   

9.
辅助材料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6,27(10):49-49
分散剂、用于降低固体粒子黏度的分散剂和底材的涂装;高固体可倾倒的增稠剂;用于水性油墨、色漆、涂料和胶粘剂的助剂和漆料;防腐涂料用分散助剂制备工艺;水性涂料用助剂;高分子分散剂在抗静电涂料中的应用研究;用于防腐蚀涂料的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随角异色汽车金属闪光涂料的配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随角异色汽车金属闪光涂料的配方设计和产品技术指标。讨论了树脂、铝粉和助剂的选用,纳米二氧化硅对随角异色的影响,纳米陶瓷耐磨剂对涂膜耐磨性能的影响及CAB对涂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汽车金属闪光涂料溶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热固性氟碳粉末涂料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热固性氟碳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过程和优异性能,讨论了影响涂膜性能的诸因素,并对涂膜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菱锥凸点陶瓷波纹填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菱锥凸点陶瓷波纹填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该填料的理化性能、几何特性及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数据,这些数据对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WOx:Mo薄膜的结构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佳木  施萍萍  吕佳 《硅酸盐学报》2004,32(5):580-584,589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工艺,以纯钨和纯钼为靶材在ITO玻璃上制备Mo掺杂WOx电致变色薄膜,用薄膜的透射光谱和XRD衍射方法对掺杂后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Mo掺杂对WOx薄膜电致变色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掺杂范围内,Mo掺杂对薄膜电致变色性能有较大提高;掺杂越均匀,对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改善越显著。影响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相应掺杂量由溅射时间表示,相对掺量存在最佳值,即7.7%附近,薄膜的变色性能可得到最大的提高,按实验结果趋势分析掺杂量存在有效范围,超出有效掺杂范围,掺杂便会失效。XRD分析表明,掺杂Mo之后的WOx薄膜仍为非晶态,且非晶态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选用两种不同型号芳纶,通过单向复合工艺分别制造成靶板。以NIJⅢA标准通过弹道试验,测试出两种靶板的弹坑凹陷深度与子弹穿透层数差异,并进一步通过测试两种芳纶SEA值比较其防弹性能差别,结果表明,芳纶Ⅲ抗弹性能比芳纶Ⅱ提高近30%。最后讨论了纤维力学性能对其防弹性能的影响,指出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是芳纶Ⅲ抗弹性能更优的主要原因,并预测芳纶Ⅲ的抗弹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二氨基二苯砜复合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纳米氧化铝(nano-Al2O3)/环氧树脂(EP)/二氨基二苯砜(DDS)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nano-Al2O3用量及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nano-Al2O3/EP/DDS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当w(nano-Al2O3)=5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最高;经偶联剂和超声波分散处理后制取的nano-Al2O3/EP/DDS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最好,高温剪切强度提高了4.01MPa,弯曲强度提高了7.63MPa,弯曲挠度提高了0.65mm,拉伸强度提高了9.30MPa,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04%;SEM分析结果表明,一定量的nano-Al2O3可以明显提高EP的韧性。  相似文献   

16.
水/二甘醇吸收式热变换器理论循环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理  谭盈科 《化学工程》1993,21(4):44-49,58
本文分析研究了水/二甘醇吸收式热变换器(Ⅱ型热泵)理论循环的性能,同时讨论和比较了表示系统性能的几种参数,提出了评价吸收式热变换器性能较全面的判据和供设计参考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对超低渗透钻井液成膜荆PF-LHW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对PF-LHW成膜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渤海SZ36-1。结果表明.超低渗透钻井液成膜剂PF-LHW具有良好的降渗效果、承压能力、与钻井液体系的配伍性、油层保护性能,优于国外某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8.
陈盛 《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11(2):18-20,26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研究市场上的硅丙乳液在性能上的差异,并且与外墙纯丙和苯丙乳液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进行对比,得出硅丙与纯丙和苯丙乳液在性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热偶精馏塔操作特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友麒 《化工学报》1990,41(4):491-497
热偶精馏虽然具有明显的节能优越性,但长期以来并未在工业中普遍推广应用.本文试图从其操作性能角度研究其难以推广的原因及工业应用前景.本文闸明:在不同的系统中,热偶精馏塔的操作特性有很大差别;只有难分离程度低N_(?)的系统,其操作特性可以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本文还对热偶精馏的多解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的解虽然均可满足设计规定的要求,但由于在塔的外形尺寸及操作特性上均不相同,故设计应找到操作特性最佳解为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report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iridium supported on carbon nanofibre with macroscopic shaping in th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hydrazine. The performances obtained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commercial catalyst Shell 405. Catalytic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in a 2 N microthruster. The carbon nanofibre based catalyst shows better activity performances than the commercial one due to its high external surface area and its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