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规范公式计算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计算了使用阶段相同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挠度,试验结果为0.37mm、规范中公式的计算结果为0.57mm、有限元计算结果为0.22mm,表明采用规范中受弯构件挠度计算公式计算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挠度相对于试验结果偏于保守,有限元计算结果较试验值偏小,但基本可以反映双向板的挠度值。  相似文献   

2.
考虑板式楼梯梯板为锯齿形变截面板,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半理论半经验法和弹性刚度法挠度计算修正公式。进一步根据AT型楼梯挠度计算工程实例,得出楼梯实际挠度可在计算挠度值基础上乘以0.4或者乘以0.0015梯板厚度系数估算,从而在设计时,有效减小楼梯梯板厚度。  相似文献   

3.
对3块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单向楼板进行吊装工况试验、正常使用状态下堆载试验,其中2块为运输过程中导致开裂的叠合板,1块无裂缝的叠合板作为参照,探究3块板在吊装工况下板底裂缝宽度、裂缝发展与应变变化情况.根据叠合板使用功能要求确定荷载,通过堆载试验模拟完全浇筑后叠合板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板底挠度、裂缝宽度、板底应变发展情况.采用中国规范混规GB 50010-2010、水工规范SL 191-2008及美国规范ACI 318-08中的三种弯曲刚度计算方法预测堆载挠度并分析其计算精度.结果 表明:吊装前后叠合板原有损伤不断累积,对板体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堆载作用下开裂叠合板能够满足规范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跨中挠度要求,但局部区域裂缝宽度无法满足.三种弯曲刚度下的挠度理论计算结果均与试验结果有较大误差,其中GB 50010-2010计算结果与试验叠合板跨中挠度数据吻合相对较好,针对叠合板的挠度预测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 10块冷拔螺旋钢筋预应力空心板的弯曲破坏试验 ,分析了这种空心板的强度、挠度、裂缝等特点 ,并和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作了比较 ,结果发现这种空心板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用现行《规范》计算的结果和试验值相差不多 ,而挠度的计算结果和试验值相差较多 ,且偏于不安全。本文根据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了冷拔螺旋钢筋预应力空心板的挠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按新规范说明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挠度计算方法,编制了方便实用的一套挠度系数表格,适用于连续梁的边跨(二阶变刚度)及中跨(三阶变刚度)的挠度计算,文中列举了计算例题,并说明了各例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变形影响较大。现行有关规范在计算组合板挠度时,未考虑滑移效应,导致变形计算值偏低,偏于不安全。在钢-混凝土组合梁挠度计算的折减刚度法基础上,考虑组合板自身的受力特点,提出了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板折减刚度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法能较准确地预测组合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挠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叠合板抗裂性及裂缝发展规律、挠度、承载力等结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荷载作用下试件均未开裂,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挠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其开裂弯矩、极限承载力、挠度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为了运架一体机具有最佳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其主梁设计采用变截面形式无疑为一种可取的方法.为求得变截面主梁的挠度,本文以虚功原理为基础,应用求结构一点位移的单位载荷法推导出了求变截面梁挠度的图乘法公式.随后应用推导的公式针对运架一体机主梁的不同受力工况,分别对其进行了挠度计算,计算结果满足规范使用要求,计算过程为求其它变截...  相似文献   

9.
合理选取考虑踏步影响的板式楼梯梯板计算单元,采用单位荷载法推导出计算单元在两端弯矩作用下的挠度最大点位置及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以求得的最大挠度与相同受力条件的等截面板最大挠度相等为条件,计算楼梯梯板的等效厚度,并给出常用尺寸梯板的等效厚度。通过分析受弯构件挠度计算方法,认为可采用等效厚度代替梯板厚度用于挠度计算,从而解决计算值偏大,梯板厚度设计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变截面箱梁悬臂施工中,日辐射对悬臂端挠度影响较大,因此梁底线形控制需要考虑日辐射影响.而运用规范中的温差作用效应计算方法,便可推导出挠度效应计算式;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梁体温度值,可计算梁体挠度和修正立模标高.  相似文献   

11.
张煜  秦永留 《山西建筑》2010,36(3):67-68
针对建筑工程中作为楼盖的剪力键式空腹夹层板具有不同边界条件的现状,以对边固定、对边简支为例,说明不同边界条件的剪力键式空腹夹层板在纵横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挠度计算方法,指出其他各种边界条件的挠度计算公式可按该文思路导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薄板大挠度理论,推导了钢板剪力墙所受剪力与面外挠度的关系,并考虑了弹 塑性屈曲的影响,得到了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面外挠度,将其代入平衡偏 微分方程后得到了芯板与约束板间面荷载的计算公式。根据国内相关规范,提出了约束板的整 体抗弯、冲切、局压等承载力验算方法,并最终得到约束板的承载力需求公式。此外,本文还 给出了芯板与约束板间连接螺栓的设计公式。最后,本文通过试验对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约束 板的设计要求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王重军  梁春 《山西建筑》2006,32(6):62-63
分析了钢筋代换的必然性,详细叙述了在各种情况下受力钢筋的代换,并给出了计算公式,根据规范给出了满足裂缝宽度和挠度要求的钢筋代换的验算方法,提出钢筋代换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横向变温下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解析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横向变温作用下各向同性材料弹性矩形薄板的平衡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试取挠度函数,推导了四边简支情况下的挠度及内力计算公式,从而为该类板在温度作用下的结构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首先基于薄板小挠度理论,给出了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两对边固支两对边自由)几何边界条件和内力边界条件的挠曲面函数近似表达式,然后利用瑞 利—里兹法得到钢板剪力墙的弹性屈曲承载力,并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其屈曲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同时,通过考虑弹塑性屈曲的影响,以及芯板 的削弱、约束板与芯板非连续接触等因素,对屈曲系数的计算公式作进一步修正,最终确定了约束板的刚度需求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16.
后锚固工字钢梁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次成型的后锚固工字钢组合梁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可以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本文分析了后锚固工字钢梁加固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阐述了其挠度变形的计算,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相关文献的建议。对一具体工程的加固进行了实施,可以供相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A contribution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fl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Stated below you will find a calculation of the defl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It differs from former calculations of the d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Austrian standard ÖNORM B4700 –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EUROCODE-based calculation, dimensioning and constructive design) – and Austrian standard ÖNORM B4200/8 in that it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among others, the results of tests and represents the processes realistically. The load-bearing structures in Austria which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Austrian standards and feature a precamber still have a camber after decades. This may be regarded, among others, as an indication for an incorrect calculation of the deflection. It is therefore requested tha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defl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fied in ÖNORM B4700 –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 firstly, be removed from this standard because it is not correct, as will be shown; secondly, restrict itself to stating the slendernesses, as is the case with DIN 1045, and to calculate the d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siderations contained in this paper, for example; and thirdly, to leav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to the structural engineers, which would also put an end to their anguish. Since the standards also represent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have to be observed, this additionally poses a legal problem. As will be shown, th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deflection according to ÖNORM B4700 contains serious errors of thought and wrong presuppositions in its basic approach, already.  相似文献   

18.
变刚度双向板内力的能量法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文  吕志涛 《工业建筑》2001,31(12):73-75
体外粘贴碳纤维板 (CFRP)或钢板可有效地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 ,使其承载力提高 ,受力性能改善。但外贴CFRP或钢板的混凝土板成为突变刚度板 ,其内力计算较为复杂。基于变分原理 ,应用瑞次能量法给出了该类加固板的内力及挠度的计算公式 ,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任意长宽比的外贴板加固混凝土双向板的计算程序 ,以便于实际工程的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9.
葛连福 《钢结构》2012,27(11):41-47
通过简明论述压型金属板设计计算中的强度和刚度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强度计算时要考虑有无固定支架(座)的不同情况;刚度计算时的挠跨比限值应力求统一,且应适当提高;受弯计算公式要统一等。所述内容可供新规范编制或工程实际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薄板的小挠度理论,根据四边简支矩形薄板在横向变温作用下的挠度和内力解答,通过应用虚功原理和叠加原理,推导了三边简支一边固支矩形薄板在横向变温作用下的挠度方程和内力解析解,从而为以后的工程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