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沅江凹陷古近纪层序地层、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洞庭湖盆地沅江凹陷古近系古新统桃源组及始新统沅江组、汉寿组及新河口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首先可将古近纪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5个体系域,桃源组和沅江组构成层序I,汉寿组和新河口组构成层序Ⅱ。层序Ⅰ沉积于盆地断-坳期,与下伏上白垩统分水坳组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彼此间为典型的Ⅰ型层序界面,发育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相沉积,湖泊沉积范围广,湖相暗色泥岩沉积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层序Ⅱ形成于盆地坳陷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之后凹陷开始萎缩。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层序Ⅰ中部的湖进体系域中上部和高水位体系域中下部位置,并且集中在层序Ⅰ高水位体系域晚期和低水位体系域底部。凹陷深洼区发育的扇三角洲及湖泊三角洲砂体储层,是油气的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2.
松辽断陷盆地群地层,即深层,主要为一套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火山岩、煤层组成,从下到上,一般划分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从层序地层学观点,从下到上划分为3个超层序、11个三级层序(SQ1~SQ11)。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漫相、湖泊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底扇相和火山岩相。从沉积特征可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扇三角洲—湖泊—火山岩充填期、扇三角洲—湖泊—河流三角洲充填期、河流三角洲—湖泊—扇三角洲充填期和河流三角洲—湖泊充填期,从而将本区断陷沉积层序归纳为3种层序地层学模式,即断陷型、断坳并存型、坳陷型层序地层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指数、沉积古地形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古近系主要层序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层序与恩平层序是属于两个不同演化阶段的层序.文昌层序是断陷期沉积,低位体系域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3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恩平层序属于断陷向坳陷转换期的沉积,低位体系域在构造高部位发育河道充填沉积,在凹陷内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和南部2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指数、沉积古地形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古近系主要层序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层序与恩平层序是属于两个不同演化阶段的层序。文昌层序是断陷期沉积,低位体系域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3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恩平层序属于断陷向坳陷转换期的沉积,低位体系域在构造高部位发育河道充填沉积,在凹陷内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和南部2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目前已发现深层和中浅层两套烃源岩:深层断陷层序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发育的暗色泥岩和含煤地层及中浅层坳陷层序发育的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暗色泥岩。该区发育有中浅层砂岩、深层砂砾岩和火山岩储集层,嫩一段、嫩二段泥岩及青一段泥岩为区域性盖层。根据地层层序和构造特征分析,认为本区勘探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注重深层、兼探中浅层;②坳陷层序以找油为主,断陷层序以找气为主,断陷层序中应特别注意寻找类似于XS1井的火山岩气藏;③以滨北地区的逆断层带为线索,重点寻找前古近纪形成并保存下来的油气藏和新近纪以来形成的油气藏。图4参18  相似文献   

6.
汤原断陷沉积演化及下第三系达连河组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为基础,应用构造学、沉积学和地震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汤原断陷的构造沉积演化和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得出白垩系沉积时为断陷期.以滨浅湖-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到末期断陷整体抬升,白垩系遭受剥蚀。乌云组和新安村沉积时为强烈断陷期。以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并发育扇三角洲和湖底扇。达连河组沉积时期断陷持续扭张,断陷以半深湖和滨浅湖沉积为主,湖底扇和扇三角洲发育。宝一段沉积时期,断陷进入断蚴转化阶段。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宝二段时期断陷遭受区域挤压,湖泊开始萎缩,断陷进入萎缩阶段,主要为滨浅湖沉积。上第三系早期湖泊急剐斐浅,断陷进入消亡阶段。达连河组有利储层为扇三角洲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和湖底扇砂体。  相似文献   

7.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震、钻井、测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在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识别了6 个不整合界面、划分了多套地层,并对地层及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世,发育暗色泥岩为主的湖泊沉积,盆缘扇体较少;早白垩世,以湖泊-三角洲相沉积发育为特征,半深湖相萎缩;始新世,仅见局限的滨浅湖与三角洲相沉积;早渐新世-晚渐新世,主要为河流-三角洲与滨浅湖相沉积,此时扇三角洲、河流-冲积平原广布,沉积物砂质含量高;新近纪-第四纪,盆地进入区域沉降阶段,新近纪接受了以填平补齐为特点的沉积,更新世则形成了稳定陆表海沉积。  相似文献   

8.
东部地区区块评价与优选及相关研究表明,箕状断陷盆地可分为早、中、晚期断陷、坳陷和萎缩隆升五个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其变形和沉积充填特征不一。断陷早期,构造坡折带不发育,以干旱的冲积—滨浅湖沉积体系为主;断陷中期,发育单断式构造坡折带,以比较湿润的冲积—滨浅湖—半深湖沉积体系为主;断陷晚期是断陷湖盆扩张的鼎盛时期,发育多断式构造坡折带,以湿润的滨浅湖—深湖相沉积体体系为主;坳陷期,构造稳定,地势平坦,相类型比较齐全;萎缩阶段,湖盆遭受强烈的剥蚀,沉积基本缺失。文章最后指出,中、晚期断陷和坳陷〖JP3〗阶段是盆地烃源岩和储集层发育的黄金时期,经历了这三个演化阶段的成熟和过成熟箕状断陷的油气勘探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沉积体系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信息,结合古地理、地层岩石学特征、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构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在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划分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湖泊等4种沉积体系类型,9种主要的沉积相和若干沉积亚相.断陷初期和坳陷早期以发育冲积扇为主;断陷早中期以发育湖泊体系及水下扇-扇三角洲体系为主,湖泊体系中深-半深湖亚相及水下重力流水道相较为发育;断陷晚期水体略微变浅,以滨浅湖及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坳陷期形成两个大的水退、水进旋回,泉头组及姚家组以河流及浅水湖泊沉积为主;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沉积时期则主要发育湖泊体系.  相似文献   

10.
渤中坳陷沉积演化和上第三系储盖组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渤中坳陷的构造一沉积演化经历裂陷和裂后坳陷两大阶段。早第三纪裂陷阶段发育了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下段三套优质湖相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坳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晚第三纪裂后坳陷阶段以河流平原沉积充填为特征,发育辫状河一曲流河一滨浅湖沉积体系,形成两类有利的储盖组合:I类是以明下段广泛发育的河/湖沼泽一滨浅湖相泥岩作盖层,馆陶组厚层砂岩作储层,是非常有利的区域性储盖组合;B类是明化镇组和馆陶组曲流河平原相发育的泛滥平原泥岩与曲流河砂体组成的互层状储盖组合。由于这两套储盖组合的存在为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中浅层油气的聚集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