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点内容集中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共分五章,包括:总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生活节水,发展节水技术的保障措施,总论共十条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状况、节水工作指导方针。节水现状和潜力,《大纲》编制背景、目的及原则、部分术语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指导节水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节水技术进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汀《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以2010年前推行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为主,相应考虑中长期的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水源水质却呈逐年递减趋势。这无疑给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应充分在节水上做文章。特别是城市生活用水,损耗相当惊人。城市生活用水绝大部分是在建筑内完成的,因此要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在建筑给排水中挖掘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住宅设施》2008,(9):16-16
近年来,浙江省桐乡市规划建设局把节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节水工作。该市规划建设局要求各用水器具经销单位、用水企业根据《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行业标准》先进行自查,然后各部门联合检查,强制淘汰不符合国家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器具,采用节水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节水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国内城市用水现状,通过借鉴国外部分城市的先进节水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出了适用于国内城市的节水方法及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关鸿滨 《山西建筑》2002,28(4):88-89
从城市生活用水角度介绍了其包含的范围和内容,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城市用水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影响城市生活用水水平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城市生活用水节水的重要性,指出运用经济杠杆,宣传教育,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等是城市生活用水节水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镇供水》2023,(2):1-2
<正>一、标准的名称、编号《城市节水规划标准》(T/CUWA 30052-2022)二、标准制定的背景、意义城市节水规划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和“四定”的基础性和约束性文件。《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中明确,应制定城市节水规划;《城市节水评价标准》(GB/T 51083-2015)中,将城市节水规划作为控制项;住建部发改委两部委文件《城镇节水工作指南》中明确,各城市要编制城市节水专项规划。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一部城市节水规划标准,导致城市节水规划编制缺乏依据,不足以支撑城市节水规划的技术要求。本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规范和促进了城市节水规划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筑生活用水约占城市用水总量的60%,建筑节水对节约水资源、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模块化排水及户内中水集成系统技术集卫生间同层排水和户内中水冲厕系统于一体,采用单户分质分级排水处理工艺,水质安全可靠,节水效率高达生活用水总量的30%,入住即通,是建筑排水节水领域的创新技术,填补了我国户内再生水处理和无管网回用的空白。该技术已被列入《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4)》和《北京市新农村住宅建设适用技术(建材)推广目录》,并被多个城市列为节水减排重要措施予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建办城函[2005]806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现将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严格执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加快淘汰非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通知》(京建材犤2005犦1095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借鉴推广。希望各地,特别是缺水城市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和《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要求,严格执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 J164-2002)标准,进一步加大推广使…  相似文献   

10.
现代商务楼宇是城市服务业的重要载体,日益增加的用水量使商务楼宇成为城市服务业用水主体和重要的节水管理对象.分析了商务楼宇的用水节水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设计标准、评估标准和管理标准三个层次,分析和比较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Major Renovations》及国家和各省市用水定额地方标准的异同,提出了商务楼宇的节水适用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