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伟  魏铁铮等 《电力情报》2002,(2):21-22,44
介绍锅炉效率和各项损失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改进,对计算方法实现了计算机的标准化编程,在计算排烟损失过程中,提出空气湿度的修正和采用比热的多项式计算方法,在计算锅炉散热损失中,采用最新西安热工研究院所得试验曲线,改进了锅炉效率计算方法并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提高汽轮机的启动和变工况速度,必须计算转子、汽缸和阀门等厚壁部件的热应力,为了进行安全监测。转子热应力的计算通常有高速度的一维方法和高精度的二维方法。现需找到一种同时满足速度和精度要求的计算方法,而仿直方法是一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简化方法,故可采用仿真模型中的权函数来计算转子的热应力。采用权函数法计算转了热应力,既可保证计算精度接近二维算法,又可大大提高到计算速度。同时,该计算方法解决了不同时间段的运行过程对热应力峰值影响的叠加问题,并使得手动计算热应力时,可考虑温度波动对热应力的影响。但是,该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变物性系统中,只能根据影响最大的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其他参数则不能考虑,这就限制了该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提出计算传输线问题的多极理论方法,给出多极理论计算传输线问题的应用规则,为传输线计算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多极理论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传输线工程问题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4.
架空线路参数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架空线路参数的精确计算,近似计算,实测参数计算和实用计算进行分析比较,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对实用计算方法的使用考虑因素,具体使用方法和计算步骤作详细介绍,该方法在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的通用方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曹国臣 《电网技术》2002,26(12):24-29
基于补偿法,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的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叠加原理和互易定理,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的通用方法,在不修改原网节点阻抗参数的条件下,这种方法即可完成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所需的各种故障计算,具有互感线路与无互感线路故障计算方法统一,可适应网络操作,计算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提出电力机车接入电网后,电力系统出现的负序电流的计算方法,这种采用修改导纳的计算方法概念清楚,计算精确,易于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应用矩量法计算变电站内的空间电磁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矩最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变电站内开关操作时母线、设备间连线、架空线路产生的电磁场的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变电站内较高频率分量的电磁场计算。应用文中计算方法与给出的计算方法分别对同一算例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均一致,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借助于快速傅立叶变换,应用文中计算方法对某500kV变电站开关合闸操作时空载母线上的电流波过程和空间瞬态电场分布进行了预测计算,计算结果被应用于该变电站保护小室的屏蔽设计。  相似文献   

8.
关于锅炉吹管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伯达 《热力发电》2001,30(4):28-29,41
针对目前锅炉吹管广泛采用压差法计算吹管系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临界流量概念的计算方法,可作为改造计算方法的参考,此外,还介绍了英国Babcock公司的计算方法,以作比较。  相似文献   

9.
范键 《新疆电力》1999,(1):34-37
采用平面框架CAD程序计算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筋砼双纵梁的内力计算方法,并对此方法的理论及合理性进行了证明,由主厂房整体框,排架计算,可得到锅炉房外侧柱总内力计算结果,相应就可计算出双肢柱内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双层土壤中基础接地电阻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有限面来替代无穷大的面,对双层土壤中矩形钢筋混凝土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进行了计算,得出计算方法。并对混凝土基础桩的接地电阻编制了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为电力部门计算双层土壤中基础接地电阻提供了一种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配电网公用网和专用网协调规划方法。分析了目前配电网公用网和专用网情况,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配变负荷需用系数,确定不同负荷类型的配电网用户的负荷发展趋势,并给出了配电网专用网改造方法及新建原则,以便协调规划配电网公用网和专用网。实际应用表明应用此方法开展配电网公用网和专用网协调规划,能够有效回收配电网专用网资源,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增加电网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将小波神经网络引入到电网故障诊断并在4母线系统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故障诊断能力,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相比,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原理简单、诊断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保证数据驱动型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精准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相似日数据集和构建合理的日负荷预测模型.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孪生网络(SN)和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相结合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基于配电网负荷相似日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化、强随机性的特点,利用SN两个输入权重共享的特点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待测日的特征进行分类,以完成相似日数据选取.此外,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等特点,对基于LSTM网络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最后,以某一个区域配电网的实际数据为例,验证上述预测方法的准确性与鲁棒性,与LSTM网络、基于粒子群优化的LSTM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对比可知,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静态等值,提出了改进网络结线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人为地断开边界变电站与内部系统相连支路的断路器。借助于典型系统图,描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在进行系统静态等值时运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地得到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网络结线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电力系统因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导致配电网大面积停电损失,提出一种考虑动态交通网络的综合能源配电网灾后紧急响应策略。首先,通过调整燃气轮机出力和基于分布式电源个数的多微网划分方法的网络重构对配电网负荷进行恢复,最大化快速恢复配电网中负荷;其次,根据网络重构后配电网结构和负荷恢复情况,采用移动应急电源基于动态交通网络模型的最短路径算法进行选择移动路径,进一步恢复负荷供电;最后,采用改造后的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基于多种灾害场景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馈线偶的配电网快速减小网损重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配电网自动化高级应用模块,网络重构应满足快速性的要求而达到在线应用的目的。而许多配电网重构方法因追求全局最优或多次潮流计算而不能满足该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馈线偶的快速减小网损重构方法。该方法利用馈线偶内网损估算公式推导馈线偶内最佳转移负荷来寻找最优分段开关,可以避免多次潮流计算,完成馈线偶内重构。以馈线偶内重构为基础,并按照全网所有馈线偶的联络开关两侧压差的大小顺序进行全网网络重构。全网重构时对所有馈线进行"优化标定",可以起到避免重构死循环和结束全网重构的作用。最后采用13节点和185节点配电网进行了编程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可以满足配电网重构在线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智能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配电网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是实现配电网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其独有的组网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自组织自恢复能力,在智能配电网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层关键技术,算法应从整个网络系统角度,考虑网络能量的均衡使用,最终延长网络寿命。而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节点受能耗及路由算法限制,网络寿命较短。研究配电网应用场景下的能耗均衡路由算法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面向城市配电网的延长网络寿命的路由算法,能够平衡网络节点能量消耗,进而延长网络寿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延长网络寿命,适合在配电网通信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城网10kV配电方式占地面积大、投资高、可靠性低、电网复杂等缺点出发,分别分析了用断路器和用熔断器或负荷开关+ 熔断器结构上的差异,及用于变压器保护和线路保护的差异, 从而说明10kV电网采用环网供电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 介绍了国内外生产厂的环网柜主要性能特点, 说明我国的环网柜生产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后, 简要说明了设计运作方法, 并建议尽早改造我国城市电网现状, 大力推广环网供电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传输网络出现的网络风暴,介绍了河南电力华为光传输网络现状、建设初期网元嵌入式控制通道(ECC)通信规划和ECC风暴出现的特征及其对网络产生的影响。详细分析了风暴的形成并给出子网分割法来解决网络ECC风暴。阐述了ECC巨网实际分割规划,并对ECC各子网失联保护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现,保障了电力传输专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王娅双 《电气开关》2022,60(1):35-37
配电网的线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对配电网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运用合适的算法对配电网的线损进行精确预测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本文首先概述了配电网线损的概念及组成,并分析了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计算线损的原理,最后分别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法和随机森林法对线损进行了计算,验证了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的优越性,为后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