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岳云 《今日电子》2003,12(8):9-12
波长转换是实现光子网络(Photonic Network)中的灵活波长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光子网络的光互连节点上,波长转换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通道阻塞的概率,并能实现波长的重复使用。波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利于促进灵活网络的构筑。全光波长转换(All-Optical WavelengthConversion)由于无需光电(OE)/电光(EO)转换器件,而且不受光信号格式(Signal Format)及位速率的限制,使得光子网络具有透明性,其自身也因此成为一项引人关注的技术。本文将扼要介绍一些有关全光波长转换器件的研发现状。一、光子网络中的波长转换技术波长转换器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基础比较差,要应对直播卫星和电信的IPTV冲击就必须进行数字化转换,而采用常规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就必须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本文通过采用地面国标的单载波调制方式(ADTB-T),在农村有线进行数字电视转换试点的技术探索,探索在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转换中替代传统的(DVB-C)技术模式,不需要进行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就能直接进行数字化转换。取得一些比较好的经验,与广电同仁共同探索分享,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换速度。  相似文献   

3.
简单分析了未来全光通信网中光波分复用(WDM)和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组合使用的必要性,讨论了各种全光波长转换技术在混合的WDM/OTDM网络结点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验进展介绍了各种转换技术的原理和特性。  相似文献   

4.
全光非归零(NRZ)到归零(RZ)码型转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增长,促使光网络向大容量高性能方向发展,波分复用(WDM)与时分复用(OTDM)相结合,将是未来超高速大容量光子网络的发展方向。全光非归零(NRZ)到归零(RZ)码型转换技术,是构建这种WDM/OTDM混合网络的核心接口技术之一,它能将分别采用WDM与OTDM技术的不同网络部分有机结合,实现不同调制格式的数据在网络的不同区域之间自由传输。综述了全光NRZ到RZ码型转换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每种方案的工作原理,性能特征及关键技术,对比了其优缺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IPv4网络与IPv6网络网络互通问题,对网络地址协议转换(NAT-PT)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NAT-PT技术是通过对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同时在IPv4数据报文和IPv6数据报文之间进行报文头语义翻译,实现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给出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NAT-PT网关方案设计、实现、工作流程和验证结果等。提出了NAT-PT技术是一种解决纯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IPv6校园网过渡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在保证不影响现有网际协议版本 4(IPv4)网络正常应用的同时,通过核心设备、汇聚设备向IPv6逐步升级的安全过渡方案,这种过渡经历了无任何设备支持IPv6、仅核心设备支持IPv6、部分汇聚设备支持IPv6和全部汇聚设备支持IPv6的过程.对混合网络互通的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技术、可互换虚拟技术(IVI)和快速公交系统(BRT)立体交叉网进行了研究实施.  相似文献   

7.
全光归零(RZ)到非归零(NRZ)码型转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战强 《激光与红外》2011,41(5):492-500
随着多媒体网络服务业务类型的不断出现,人们对因特网带宽需求日益增长,未来的超高速大容量光子网络很可能是波分复用与时分复用相结合的智能网络。全光归零(RZ)到非归零(NRZ)的码型转换技术,是构建这种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避免电子学器件的速率瓶颈,将时分复用(OTDM)与波分复用(WDM)有机结合,在光域内实现不同调制格式的数据在网络的不同部分之间自由传输,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兴趣。介绍了当前全光归零到非归零码型转换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优缺点及性能参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SIP穿越NAT     
陆雪中  王闵 《电子科技》2004,(12):11-14
众多私有网络和地址转换技术(NAT)的存在,给使用会话初始协议(SIP)实现端到端的通信造成了困难.文中对NAT技术和SIP技术、SIP信令及媒体流穿越NAT的技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和3G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逐渐转向以分组交换为主.在从传统网络向未来网络转换的过程中,时钟同步仍然是其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研究和分析了分组传送网(PTN)中应用同步的两种技术,即同步以太网技术和IEEE 1588 V2技术,并且阐述了其相关原理和在PTN时钟同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电信网络与下一代网络之间的互通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网络互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承载协议的相互转换,网关提供了一种信令转换的桥梁.从此问题出发分析了PSTN网与IMS网问的互通,并对两网络中的相关协议(SS7和SIP)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种互通模型,提供了一套在实际项目中证明可行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进步,网络信息技术正呈良好势态不断发展着。在互联网浪潮中,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实现快速信息存储与计算的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文章从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的含义着手,而后从云计算的产生背景及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云计算网络技术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庄檬 《电子测试》2016,(12):90-91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项公共技术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应用较为普遍,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高效、迅速、时效等方面来简化人力劳动。在我国的各大企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虽然应用较为普遍,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希望可以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和物逐渐进入通信时代和网络智能化时代,通信网络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移动网络技术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云计算的诞生有利于移动通信网络进一步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网络服务。所以,在云计算环境下必须合理配置和优化网络资源,将网络技术作为带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技术核心,保障服务水平的提高。下面就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C-DOCSIS技术作为同轴接入网络技术,存在覆盖用户少、户均成本高的缺陷。本文把C-DOCSIS局端从同轴输出设备升级为光输出设备,从而使C-DOCSIS技术升级为HFC接入网技术,结合RFoG光传输技术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构建高指标、低成本的新型C-DOCSIS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网络通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嵌入式网络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利用了单片机技术,使网络通信的质量大为提高,本文将从嵌入式网络通信技术的特点出发,深入研究嵌入式网络通信技术的内容,与相关从业人员共同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16.
网络管理与有线数字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启满 《中国有线电视》2006,(15):1507-1511
从电信网络管理和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入手,介绍了通信网络管理的普遍性。分析有线电视网络的发散性和汇聚性,路权管理技术及其在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中的应用。路权管理技术与条件接收技术协调互补,促进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震  赵建军  黄勇军  李洁  陈楠 《电信科学》2022,38(12):27-34
国家战略把人工智能(AI)及物联网(IoT)/5G同时定位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工智能属于新技术基础设施,IoT/5G属于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这引出了“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的技术方向。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融合,重构网络技术架构,将“AI能力”作为“服务”开放,将是重要的技术演进方向。基于这一命题,探讨了未来AI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未来AI技术与IoT/5G网络架构的融合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8.
郭成镇  何迪 《通信技术》2012,45(7):51-53,74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也称为是多点通信、数字化、开放式的底层控制网络,它主要应用于测量控制设备之间的双向串行多节点的数字通信系统以及工业生产现场。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PLC网络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给上位机PC和每台PLC各自配置一个RS232-CAN网关,使上位机PC和PLC拥有CAN总线通信的能力,从而构建基于CAN总线的PLC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NAS技术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结合军事网络通信在安全性、时效性、战场生存能力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分析了NAS的技术特点,并与其他的网络存储技术进行对比,NAS技术在存储容量、部署速度、安全认证、生产成本、远程备份以及跨平台访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论证了NAS技术在军事通信网络上运用的可行性。NAS技术在军事通信网络运用必将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电网络5 G技术垂直应用是广电行业借助网络切片等关键技术满足垂直行业发展中的差异化需求而进行的技术研发和业务开展。虽然当前关于广电网络5 G技术垂直应用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垂直应用所面临的行业需求的持续增加,使得广电网络5 G技术垂直应用成为广电网络建设中重点关注的内容。结合当前广电5 G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实际,在概括垂直应用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广电网络5 G技术垂直应用的技术性进行分析探讨,以丰富广电网络5 G技术垂直应用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