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准确计算求解铰接式履带车辆行驶转向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力学相关参数,在综合考虑土壤剪切变形和履带滑移/滑转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铰接式履带车辆行驶转向过程中转向液压缸的运动学模型、转向液压缸的力学模型、铰接式履带车的运动学模型以及履带与地面之间的力学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铰接式履带车行驶转向过程中转向液压缸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转向半径、履带受到的土壤剪切阻力、转向阻力矩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并以某一具体车型为例进行了求解分析。最后采用虚拟样机对所建立的运动学和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该研究成果能为铰接式履带车辆的平稳转向控制以及铰接机构的结构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缸底支承液压缸缸底的受力分析,给出了曲杆力学模型以及缸底强度计算公式。为缸底支承液压缸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液压缸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和实验应力测试表明,该模型有限元分析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现行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液压缸压稳计算模型与实际相差较大,导致计算结果不够精确.考虑到压力油的作用,将活塞杆与缸体的连接部分模拟成一个具有一定刚度的摩擦环,由此建立的新液压缸力学模型,更接近液压缸实际工况,从而提高了工程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现行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液压缸压稳计算模型与实际相差较大,导致计算结果不够精确.考虑到压力油的作用,将活塞杆与缸体的连接部分模拟成一个具有一定刚度的摩擦环,由此建立的新液压缸力学模型,更接近液压缸实际工况,从而提高了工程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装载机动臂的结构和机构,尤其是对两液压缸对动臂的约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经过大量的分析计算,对装载机动臂有限元分析的力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论点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望远镜主镜支撑用液压缸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支撑系统作为大型望远镜的主镜支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支撑液压缸是液压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而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又是液压缸设计的关键参数。本文给出一款利用滚动薄膜作为密封件的液压缸设计,并对液压缸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得到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关于各个设计参数的理论表达。并分析了各个设计参数对液压缸刚度的影响。发现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只是和滚动薄膜的各项参数有关,和滚动薄膜的弹性模量成正比,且受滚动薄膜几何参数如薄膜的厚度、高度、内外圈半径等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用于重型液压缸筒有限元计算结果校核的有效方法-拉美公式校核法.分析了校核法的力学模型,论述了进行校核的步骤及条件,并举例说明了该校核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液压支撑系统作为大型望远镜的主镜支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支撑液压缸是液压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又是液压缸设计的关键参数。本文给出一款利用滚动薄膜作为密封件的液压缸设计,并在考虑存在残留空气的情况下,分析了液压缸轴向刚度,得到了此种情况下液压缸的轴向刚度理论表达。发现存在残留空气会显著降低液压缸的轴向刚度,而提高初始压强则会提高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在实际应用中0.5MPa初始压强可以保证液压缸刚度达到10N/μm。  相似文献   

10.
适当减小液压缸法兰支承面的面积,可以提高液压缸的工作油压,进而增大液压机的压制力,本文介绍了这种增载技术的原理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液压支护装置能够有效地撑压在孔壁上,提出了液压支护装置的结构及支护液压缸布置参数.采用几何分析、受力状态分析方法研究了无钻杆钻具支护液压缸布置参数对支撑有效性和土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构的机械强度和液压支护装置作用下孔壁土剪切破坏计算分析表明,按照所给出的支护液压缸布置参数布置支护液压缸即可保证支护装置有效地支撑在孔壁上,同时孔壁土体也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一种细长液压缸稳定性校核精确解超越方程的近似计算公式且易于使用方法.方法利用台劳级数,把液压缸稳定性校核精确解超越方程的各项在较为理想的点展开,去掉其高阶项,仅保留一次项,得到方程的近似解,并证明其安全性.比较了计算结果.结果通过对实践中一些细长液压缸进行的实例计算,在分析精确解超越方程的基础上,得到了液压缸稳定性校核精确解超越方程近似解的计算方法,并且对其近似解的安全性加以详细的证明.结论细长液压缸稳定性校核精确解超越方程的近似解与其精确解的误差较目前传统使用的计算方法小得多,且计算公式简单,可以人工手算,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用合理选择供油压力和正开口阀的办法,来克服负载流量在正、反向运动时不连续的问题,以使正、反向上的流量增益保持相等。并总结出了非对称油缸的设计步骤。还导出了伺服阀零位系数的极值,为分析系统静动态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分布式波浪能装置液压传动系统中不同支路液压油汇集时的压力不均衡问题,提出新型的数字液压缸组以替代常规的液压缸. 该液压缸组由多个面积不同的液压缸组成,由高速开关阀控制液压缸组切入传动系统的液压缸数目,这意味着可以控制不同液压支路的压力以实现不同支路之间的压力匹配. 通过建模仿真和半物理试验表明,与基于传统的液压缸的分布式波浪能装置相比,基于数字液压缸组的分布式波浪能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在不同波浪载荷作用下的不同液压支路的压力不平衡,系统中不同浮力摆均能够吸收波浪能对外做功,驱动液压马达稳定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本文介绍的工艺,可对各种因缸壁严重磨损而失效的大型油缸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油缸不仅可恢复到原来尺寸,而且其使用性能也完全能达到原设计要求.因此这种工艺的推广应用可取得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横掠椭圆管的换热和流动特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横掠不同长径比的椭圆管的换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考虑了8种不同类型的椭圆管,流动介质为空气。通过热质比拟和萘升华技术,获得了雷诺数在7000~65000范围内的局部和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椭圆管的实验结果,阐明了长径比k的影响,首次给出了Nu=f(k,Re,Pr)形式的实验关联式。同时,通过实验还获得了流动阻力系数。最后,使用油-灯黑可视化技术对横掠椭圆管的绕流特点进行了显示。结果表明,局部对流换热系数随长径比k变化,边界层的分离点随k的增大而向后移动。当k<6.0时,椭圆管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高于圆管;当k=6.0时,达到最大值,大约为圆管的1.6倍,同时,其阻力系数随着k的增大而减小;当k=2.0时,阻力系数约为圆管的60%。流型印证了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液压滚切剪液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滚动剪切的剪切原理设计液压滚切剪的液压系统.在滚切方程基础上采用比例伺服阀加位移传感器控制液压缸位移的方法来实现滚动剪切的目的.通过建立液压系统3大方程的方法求解出整个液压系统的传递函数,用Simulink仿真分析液压缸的位置控制效果.通过仿真可以确定一些控制参数的范围,但在仿真过程中无法直观检测到液压系统在改变控制参数后产生的超调震荡,须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做适当调整.液压系统采用的控制策略必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以确保对不同的情况具有比较稳定的补偿精度.现场生产样机液压缸的位置控制精度和高质量的钢板剪切断面证实了该液压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电液比例阀控制液压同步系统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一种利用电液比例方向阀及其他液压元件所形成的液压双缸同步闭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将系统作为单输入双输出系统进行了动态响应仿真.  相似文献   

19.
并联 6-SPS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结构形式的机器人 .通过对其动力学问题进行探讨 ,给出了并联6-SPS机器人系统的动能、惯性张量、惯性力的矩阵表达形式 ,利用动力学普遍方程建立了运动控制方程 ,得到了机构 6个液压缸的驱动力和上平台所受广义力之间的关系式 ,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 ,为并联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动力控制提供了依据 .该分析方法简明、实用 ,公式形式整齐 ,便于编程计算 .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 a new design method is put forward for hydraulic shift mechanism of heavy-duty vehicle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 (AMT). Taking a shift cylinder for example, th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CO) method for the design problem of a cylinder is devided into one system level design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three subsystem level design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system level is an economic model and the subsystem level is mechanics, kinetics, and a reliability model.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software iSIGHT modeling and solving,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shifting cylinder CO model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optimal solution, oil cylinders are machined out and installed on the gearbox of an AMT system for the bench cycle shift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force and action speed of the optimized mechanism can meet requirements very well. In addition, the optimized mechanism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 method can optimize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