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燕  毛雷 《针织工业》2011,(12):12-13
介绍了局部衬纬经编组织的一般规律,重点探讨了地组织与衬纬经编组织的交结规律,得出衬纬纱与地纱针背反向垫纱时,交叉点较多,织物结构稳定,适宜编织非绒类织物;而同向垫纱时,交叉点较少,便于起绒。最后以实例的形式说明了局部衬纬经编组织的分析方法,如分析地组织、衬纬纱针背横移针距数、垫纱数码等。  相似文献   

2.
弄清衬纬组织与基本组织的联结关系是分析局部衬纬经编织物的基础.文中引用绝对值概念对衬纬组织与编链、经平、经缎、经绒等基本组织的组合联结进行了分析,得出:地组织延展线与衬纬纱线段是否存在交叉点及交叉点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地梳和衬纬梳针背横移后是否存在相对针背横移及相对横移量的大小,并具体给出了地组织延展线与衬纬纱线段交叉的显现规律.阐述了衬纬组织与地组织同、反向垫纱的织物特点和编织特点,介绍了织物分析步骤及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把握复杂多样的贾卡经编织物的组织结构,文中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不同提花原理,将贾卡经编织物分为成圈型、衬纬型、压纱型以及浮纹型四大类,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提花原理和常规地组织。  相似文献   

4.
以新型贾卡选针技术包括新型三针技术和四针技术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形成组织的原理及各种组织的垫纱运动图与传统贾卡选针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发出贾卡经编CAD系统,并利用新型贾卡选针技术形成的组织进行了花型工艺设计。结果表明:贾卡新工艺的应用,使得贾卡导纱针针前、针背均能实现偏移,丰富了组织结构;但设计时要注意组织间的连接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原料、上机密度、产品用途等因素;虽然三针和四针技术的导纱针偏移情况相同,但组织结构并不相同,所形成的织物风格也不相同,因此在工艺设计时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经编织造中,编织毛圈织物是用梳栉交替地在一个横列中衬纬,而在下一个横列中作针前垫纱构成的,这样的针前垫纱就会出现空针,也就是说在这一针上,地梳2和3是不垫纱的。因为梳栉1仅在偶数的横列中作针前垫纱,而在随后的横列中将此针前  相似文献   

6.
周罗庆 《纺织学报》1997,18(6):42-45
本文提出圆筒双针床经编组织的图解设计方法。通过图解,可在意匠纸上直接画出编织圆筒双针订经编织物所需的梳节及其各梳节的垫纱运动和穿对纱情况,该设计方法具有形象直观、准确易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经编超喂衬纬毛圈布是将经编机所用梳栉均作满穿,在用二梳经编机织造时,前梳主要用来形成地组织,后梳作衬纬垫纱,并把超喂的纱线长度通过沉降片托出坯布表面,形成毛圈织物。  相似文献   

8.
经编网眼织物设计的研究都只是进行规律性概括,缺乏从数学角度进行描述。为此,对变化经平类网眼织物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种变化经平类网眼织物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经编网眼织物穿经循环纵行数、组织循环横列数与垫纱组织、最大垫纱数码及基础组织针数等参数的数学关系,并在已知穿经循环针数,组织循环针数,移针针数等条件情况下,通过简单计算判断网眼织物分布类型以及网眼位置,为该类网眼织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宏弯光纤应变传感经编织物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一种利用宏弯原理测量人体呼吸和心跳的光纤传感织物,设计了以棉纱编织的经绒斜为地组织,以直径为1 000μm的聚合物光纤为衬纬纱的经编衬纬复合织物。通过光纤弯曲实验研究了光纤弯曲曲率半径与光信号衰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衬纬光纤的初始弯曲曲率半径为10 mm,选择传感循环单元数为2;通过比较分析双梳经编织物组织的特点,确定了传感织物的地组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织物垫纱运动图和线圈密度,并在手动经编小样织机上编织出传感织物;最后对这些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传感织物可通过电压值变化的形式反映出拉伸过程中光信号相对于织物形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一般经编间隔织物在编织时针前做反向垫纱,这种方法会造成布面单丝过多,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通过改变织物的垫纱方式,即将原先针前做反向垫纱的闭口或开口线圈,改为针前做同向垫纱的开口或闭口线圈,从而改变线圈在织物表面的显露关系,并改变织物外观.分析了原垫纱方式与改变后垫纱方式的编织原理,并对编织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双轴向经编针织物的几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适合于双轴向经编针织物的几何模型,由此推导出单位送经量公式,并计算了几种衬经衬纬编的每横列送经量和每腊克送经量。然后,将理论计算出的送经量与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几何模型和送经量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s part of a series deal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xtended warp‐knittin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extile fabrics for composites. Further studies will examine the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and 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 made of stitch‐bonded multi‐plies. It is known that knitting yarn pattern and knitting yarn tension during fabric production affect the properties of stitch‐bonded multi‐plies and composites made there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ffects of those two parameters on the fabric as produced with the extended stitch‐bonding process. It can be shown in which way pattern and yarn tension can be chosen to reduce compression of the warp threads in the fabric as well as to avoid unwanted displacement of threads caused by handling.  相似文献   

13.
汽车用经编起圈产品以涤纶丝为原料,经KS-E28型经编机编织,高日晒牢度分散染料染色,拉毛机正面起圈,并采用特殊后整理工艺加工而成,达到汽车用纺织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汽车座椅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接缝强力,首先根据花型各自不同特点选取了基本组织和提花组织两类共12种样品,使用针织面料生产中常用的4种接缝线迹进行试样加工,然后采用条样法分别对经纬二个方向进行接缝强力及织物自身强力的拉伸断裂测试。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可最大程度发挥经编提花间隔织物强力优势的缝迹,并总结不同花型结构对经纬向接缝强力的影响,以期对经编提花间隔汽车座椅面料的花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患者手部功能评估用手套,以锦包氨纱线作为地纱、以镀银锦纶丝作为面纱,编制针织添纱组织传感器试样。利用正交试验探讨镀银锦纶丝的添纱方式和针织添纱组织传感器的织造密度对针织添纱组织传感器的线性度及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添纱方式和适合的织造密度可以使针织添纱组织传感器获得较好的线性度,但灵敏系数方面有待后续的设计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6.
张玉环  郭宏 《毛纺科技》2012,40(7):53-55
悬垂性对针织物的外观及内在性能都有重要影响,而不同纤维组分纱线和不同组织的针织物悬垂性能也有很大区别。选用相同支数的纯羊毛纱、纯腈纶纱、羊毛/腈纶70/30纱3种典型的针织纱和纬平针组织、1+1罗纹组织、2+2罗纹组织3种常规的针织组织,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纤维组分与针织组织对针织物悬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纺比例不同的纱线品种对针织物的悬垂性有一定影响,针织组织对针织物悬垂性的影响特别显著,因此在设计针织服装时应该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组分的针织纱和针织组织,以实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半精纺纱的纤维组成复杂,针织组织结构各异,选用4种典型的多组分配比的半精纺纱和4种常规的针织组织,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纤维组分与针织组织对半精纺针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组分与针织组织对半精纺针织物服用性能的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设计针织服装时应该有针对性地选用半精纺纱和针织组织,以实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Nowadays, non-crimp fabrics (NCFs) are extensively employed in many applications like 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 (TRC). Warp-knitting is a well-known system to incorporate high-performance rovings straightly as a grid fabric with specified mesh size. In these kinds of fabrics, geometry of the rovings and configuration of fabric play a vital role in TRC performance and eventually properties of TRC. The influence of knitting process parameters like knitting tension and stitch length on roving geometry and fabric configuration is systematically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To monitor and control knitting tension, a set of tension-meters is installed and calibrated on different positions on knitting yarns. Accordingly, three levels of tension with three different stitch lengths, namely 2.1, 4.2, and 6.3?mm (nine categories) are produc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knitting parameters on roving geometry and NCFs propertie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itch length is more effective than knitting tension to control both roving geometry and NCFs properties. Indeed, the packing density of fibers and profile shape of warp and rovings can be controlled via appropriate stitch length. Moreover, to fabricate a stiff NCF, the small stitch length with a high level of knitting tension must be applied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RDPJ系列经编机的结构特征以及经编无缝成形产品的原料选择、组织结构及款式变化、染整工艺,阐述了经编无缝成形产品的特点,包括生产效率高、款式变化丰富、服用性能佳等,该类产品可应用于服装、医疗以及产业用布方面。  相似文献   

20.
针对手动横机的编织原理和结构特点,提出了几种新组织及新技术的实现方法,开发出了新型波纹组织、空气层双面纵条组织及全成型服饰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