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麻赛尔纤维和玉米纤维的性能特点,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织造等工序对该产品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麻赛尔纤维和玉米纤维混纺纱大提花产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麻赛尔精细化亚麻混纺针织麻灰纱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顺利纺制麻赛尔精细化亚麻混纺针织麻灰纱,通过对麻赛尔纤维和精细化亚麻纤维的性能分析,结合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对亚麻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纺前两种纤维按比例分组混和的方式,经各工序工艺参数的优化及纺纱元件的合理配置,成功纺制出麻赛尔/精细化亚麻70/3018.5 tex针织麻灰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麻赛尔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吸湿性、放湿性以及导湿性进行测试,通过分析吸、放湿曲线规律和速率,发现麻赛尔纤维的吸湿速率和标准回潮率高于普通粘胶纤维,并且具有强于普通粘胶纤维的芯吸作用.  相似文献   

4.
麻赛尔绿色环保纤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麻赛尔纤维是对天然黄、红麻进行处理而制得的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同时具备黏胶纤维和原麻纤维的优良特性.重点介绍了麻赛尔纤维的制备工艺流程、截面结构特点、纤维性能以及产品的应用,其中主要分析了纤维的环保性能、吸湿快干性能、抑菌防霉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为新型纤维产品设计、开发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测试了麻赛尔纤维的基本性能,并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麻赛尔纤维纵向有深浅不一的多条连续分布的条纹,截面为独特的不规则C型异型结构.干态断裂强度与粘胶纤维接近,湿态断裂强度是粘胶纤维的1.4倍,干态、湿态断裂伸长率均小于粘胶纤维,干、湿态初始模量均大于粘胶纤维,为粘胶纤维的1.1~1.2倍,回潮率为12.86%,与粘胶纤维相近.静、动摩擦因数均大于粘胶纤维,卷曲率、卷曲弹性率和残留卷曲率均小于粘胶纤维.麻赛尔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具有典型的纤维素纤维特征谱带,但在2 915 cm-1附近,麻赛尔纤维与粘胶纤维峰形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介绍海斯摩尔纤维、咖啡炭纤维、Porel~?纤维、麻赛尔纤维、云母纤维5种功能性纤维和1种智能性纤维即丝维尔纤维的功能原理,阐述各纤维的生产方法及应用领域。其中海斯摩尔纤维天然抗菌,咖啡炭纤维除臭保暖,Porel~?纤维吸湿快干、手感柔软,麻赛尔纤维吸湿排湿、抑菌防霉,云母纤维导热,丝维尔纤维智能调温。这些纤维不仅在传统服装行业具有广泛应用,还可应用于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领域。指出大力研发功能性及智能性纤维符合绿色环保的时代主题,对增加纤维品种以及提高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麻赛尔、康特丝、棉混纺织物在试制过程中的合理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通过对麻赛尔和康特丝纤维进行预混,再采用条混的混和方式,选用条干仪进行质量监控,调整清棉工艺参数以减少麻赛尔和康特丝纤维的损伤和散失,控制浆纱各部张力及上浆质量,优选织部工艺参数等技术措施,使麻赛尔康特丝棉混纺织物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工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麻赛尔纤维针织内衣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赛尔纤维是对天然黄麻纤维进行特殊技术处理而开发的新型纤维素纤维,它保持了天然麻纤维原有的吸湿、透气、凉爽、抑菌和防霉的特性,完全颠覆了原麻硬、粗、短的缺点。介绍了麻赛尔纱线及面料的设计思路,阐述了从纱线开发到面料开发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为纤维、纱线及面料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麻赛尔纤维针织物的服用性能,探讨了平针、1+1罗纹、双罗纹组织麻赛尔纤维针织物和棉纤维针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组织的麻赛尔针织物试样中,耐磨性:平纹最好,双罗纹次之,罗纹最差;透气性:平纹、罗纹、双罗纹依次降低。同样3种不同组织的棉纤维针织物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在相同组织不同纱线试样中,麻赛尔针织物的耐磨性、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均优于棉纤维针织物。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麻赛尔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麻赛尔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措施。各工序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成纱质量,最终成功纺制了棉/麻赛尔50/5014.8tex的混纺针织用纱。  相似文献   

11.
18.2tex桑皮纤维/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18.2tex桑皮纤维/粘胶基甲壳素纤维50/50混纺保健纱开发的工艺要点。通过分析桑皮纤维和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的物理性能特点,选择适当的纤维混合方案,并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进行了工艺参数的设计和优选,纱线具有护肤、抗菌等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不同混纺比的甲壳素/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甲壳素纤维在保健方面的优越性能,将其与天然棉纤维进行混纺,纺制出5种不同比例的纱线,分别是纯棉、1∶9、2∶8、3∶7、4∶6甲/棉混纺纱。通过织物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得到最佳混纺比,使棉纤维在发挥自身优良性能的同时,额外获得抗菌方面的保健功效。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对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和条干不匀有显著影响,而对纱线毛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赵博 《国际纺织导报》2013,(10):23-24,26-28
为纺制性能良好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提高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的可纺性,通过对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混条工艺,并在各工序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提高了纤维的可纺性,改善了半制品和成纱质量,生产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满足了产品质量的要求。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3种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棉甲壳素纤维混纺抗菌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粘胶基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开发生产了抗菌针织纱,针对纤维的性能特点,以棉/甲壳素纤维(70/30)18.5tex为例,探讨了纺纱工艺和关键技术,指出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对混纺纱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服用性能,但存在抗皱性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缺陷。文章介绍了开发大豆蛋白/超细涤纶高档特高支抗皱纱线的纺纱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竹炭纤维/圣麻纤维/天丝混纺织物在试制过程中的合理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通过采用对天丝纤维和圣麻纤维进行预混纺成生条后再和竹炭纤维采用条混的混和方式,选用条干仪进行质量监控,调整清棉工艺参数以减少竹炭纤维和圣麻纤维的损伤和散失,控制浆纱各部张力及上浆质量,优选织部工艺参数等技术措施,使混纺织物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工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服用性能,但其存在抗皱性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缺陷。文章采用物理抗皱技术,将大豆蛋白纤维和超细特涤纶进行混纺以开发大豆蛋白纤维/超细涤纶高档特高细号抗皱纱线,详尽地探讨了其纺纱工艺,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香蕉纤维是一种未被开发利用的天然纤维,文章介绍了香蕉纤维的制取、性能特点及其与棉混纺纱开发的工艺技术和指标,香蕉纤维/棉混纺纱的开发对非棉天然纺织原料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了纺织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甲壳素纤维/牛奶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甲壳素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和棉纤维的特性,介绍了这三种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牛奶蛋白纤维生产前必须经过预处理,以提高其可纺性。粗纱、细纱捻系数应偏大控制,各工艺车速偏低控制。并、粗、细车间相对湿度应偏大控制。采用开发出的纱线加工的针织面料外观华贵,穿着舒适,有良好的抗菌保健作用,特别适合制作高档内衣。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羊毛与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的纺纱方法,认为不锈钢纤维与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关键是不锈钢纤维的牵切工艺设计与实施。考虑到不锈钢纤维及混纺纱的特殊性,纺纱工艺上采取了相应技术措施,如不锈钢纤维条分散喂入,增大纤维条的喂入宽度,保持纤维平行伸直状态,采用多并合、重加压、大隔距的工艺原则,选择适当的车速和张力等工艺参数。采取上述措施后,顺利试制出了羊毛/不锈钢纤维85/15 16.7tex混纺纱,产品质量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