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机械仪表   6篇
轻工业   3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比较测量法对汽车转向器轴承车加工产品进行量值化测量;替代原位置样板光隙测量法,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测量效率及准确度,保证磨加工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实际测试织物撕破性能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织物撕破性能试验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如何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了解竹/棉交织面料的性能特点。设计织造了15种不同规格的竹/棉混纺交织面料并对其悬垂性、刚柔性、折皱性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竹/棉混纺交织物与纯棉织物比较,其悬垂性、刚柔性和抗皱性得到显著改善.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凸条数明显增多,悬垂感和形态效果得到有效改善.竹/棉混纺交织既可改善织物的刚柔性,又能提高织物的抗皱性.但考虑到服用织物的形态对称性,应避免选用55竹/45棉混纺纱与棉纱交织.当织物组织、原料及经密相同时,随着织物中纬密的增大,混纺交织物的悬垂性和刚柔性变差。织物的急、缓弹性回复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后整理方式赋予涤纶织物吸湿性,可以提高涤纶织物导电性、穿着舒适性、抗污性,改善织物手感、在选择吸湿整理剂时,重点比较整理剂的稳定性、色变性、柔软性、毛效、吸水速度、导电性、耐水洗性和对织物摩擦牢度的影响,其中整理剂的毛效、吸水速度和导电性是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药品着色法、溶解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对甲壳胺纤维鉴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粘胶、竹浆纤维及羊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甲壳胺纤维着火燃烧有如烧铁丝一样发红的奇特现象,离开火焰自灭,并有轻度烧毛发腥臭味,残留物呈细而柔软的灰黑絮状;纵向有微细的孔洞和较浅的条纹,截面形态近似米粒形;用碘-碘化钾溶液着色后,湿态呈黑色,干态呈黑褐色;在煮沸的88%甲酸溶液中立即溶解;在常温下的36%~38%盐酸溶液和煮沸后的30%氢氧化钠溶液中出现膨润现象;甲壳胺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与粘胶、竹浆纤维基本相似,但3 295.60、1 588.25、2 874.20 cm-1处的吸收峰与粘胶、竹浆纤维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采用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等对大豆蛋白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羊毛、维纶、腈纶纤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的横截面呈哑铃形并有明显的细微孔隙,纵向有不规则的沟槽和扁平海岛状的凹凸结构.在95%~98%、70%和40%常温硫酸溶液中,大豆蛋白纤维都有部分溶解并呈浅黄色;牛奶蛋白纤维横截面近似圆形并有海岛状的凹凸结构,纵向有隐条纹和不规则斑点,在煮沸后的30%和5%氢氧化钠溶液中,纤维呈现独特的血红色和橙色;通过红外光谱主要吸收谱带及其特征频率分析得知,大豆蛋白纤维是聚乙烯醇和大豆蛋白质的双组分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兼有酪素和聚丙烯腈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7.
1 改造原因 我厂375C平面磨床,可加工工件的最大直径为1.5 m,是主要的大直径套圈端面细磨设备,由于工件加工精度高,对机床的性能,尤其是砂轮轴的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经一段时间使用,砂轮轴及轴瓦磨损严重,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若采取调整砂轮轴与轴瓦间的间隙、刮瓦配轴等措施,试车时又发生了抱轴情况,导致砂轮轴烧伤,出现裂纹,无法继续使用.若重新定做新砂轮轴,则加工周期太长,严重影响生产,因此决定对旧砂轮轴总成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8.
分析现用3MZ1410SA轴承外圈沟道磨床进给机构中进给丝杠与钢球之间存在磨损的原因及其影响,选用球轴承代替原有的滚珠套和钢球,改进了进给机构。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进给机构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椰炭纤维的基本性能,并与普通涤纶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椰炭纤维纵向有不规则的多条连续分布的条纹和黑色颗粒斑点,截面形态为四叶形的异型结构.干态、湿态断裂强度为涤纶纤维的78%;断裂伸长率是涤纶纤维的1.19~1.22倍;初始模量与涤纶纤维基本相近;回潮率为1.02%,是普通涤纶纤维的2.5倍;静、动摩擦因数均小于涤纶纤维(与金属件摩擦除外);卷曲率、卷曲弹性回复率和残留卷曲率均小于涤纶纤维(表明椰炭纤维的抱合力、卷曲的恢复能力和卷曲牢度稍差于涤纶纤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几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摩擦性能,探讨纤维的可纺性,利用Y151型纤维摩擦因数仪测试了Tencel、Viloft、Modal、竹纤维与不同材料的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分析了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形态对摩擦的影响情况以及纤维摩擦性质与可纺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形截面纤维的摩擦因数较异形截面纤维大;竹纤维的静摩擦因数最小,Tencel纤维的静摩擦因数较大,Viloft纤维的动摩擦因数最小,Modal纤维的动、静摩擦因数最大;竹纤维的静动摩擦因数之差最小;竹纤维平滑性好,对牵伸有利,Tencel、Modal纤维平滑性差,摩擦因数大,纺纱中开松困难,易产生静电,缠绕机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