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翠平 《内燃机》1998,(1):31-33
495G型叉车用汽油机排气消声器的设计研究太原工业大学张翠平1引言内燃机噪声就声源来说,主要包括排气噪声、进气噪声、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风扇噪声等。试验证明,其主要声源是排气噪声。降低内燃机的排气噪声,可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但最简单有效的还是在机外采...  相似文献   

2.
利用声学计算软件Virtual.Lab Acoustics对复杂的小型汽油发电机组消声器的内部声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与消声器各腔体的传递损失进行对比,找出消声器传递损失特征与各腔体关系,针对排气噪声提出传递损失改进目标,优化消声器结构参数,提高了消声器的消声性能。该方法为消声器设计改进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郑郧  江伟 《内燃机学报》1993,11(4):338-345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汽车的排气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弄清了不同参数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通过正交设计,使新消声器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提高,同时,为使用正交试验方法的一些影响因素多,设计或试验周期长的其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江苏工学院和武进柴油机厂共同完成的“高效消声器理论与设计方法”目前通过了机电部部级鉴定。该课题由机电部农机司下达,编号为:88217203。目前,国内农用动力源小型单缸柴油机是社会抱恐最多的噪声源之一。柴油机主要配置3号消声器,已不能控制噪声,尤其是柴油机缸径不断扩大,排气噪声更加严重。因此提出了本研究方案。 a.在理论上大胆创新建立了内燃机排气噪声的分析模型,揭示了排气噪声产生的机理和传播规律,提出了排气噪声声功率公式和排气消声器插入损失公式,推导了消声器中穿孔声学元件的传递矩阵,丰富了现有排气消声器理论。 b.在设计上有明显突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消声器设计方法,并开发了  相似文献   

5.
排气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而使空气动力噪声衰减的装置,安装排气消声器是简便而有效地控制汽车噪声的措施。本文对按照轻型车排气消声器设计理论研制出的消声器进行轻型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加速噪声试验,对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功率损失、  相似文献   

6.
汽油机排气噪声及消声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型汽油机,在安装与不安装消声器的情况下,针对不同转速(1200~6000r/min,间隔区间为400r/min),在全负荷工况下研究了该汽油机排气噪声的插入损失、频谱特性,并结合该汽油机排气噪声产生机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消声器改进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排气噪声。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柴油机排气噪声过大问题,设计适合独立测试排气噪声的台架试验,基于测试的排气频谱,结合数值仿真,研究了原消声器的性能缺陷,其中高频是重点针对的频段.通过减小穿孔直径、减少穿孔结构、增加共振腔和设计理想扩张腔,综合考虑改进方案的压力损失、流体再生噪声和声学性能,其仿真性能表现较原消声器有较大提高.最终,通过发动机台架...  相似文献   

8.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和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起草的农机部标准《内燃机排气消声器试验方法》及《通用小型汽油机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业已完成,于1981年1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审定会。会议由农机部科技局主持。参加会议的单位有32个,代表45人。经过认真  相似文献   

9.
气流速度是影响内燃机排气消声器综合性能的一项重要参数.基于分流气体对冲原理笔者提出一种降低内部气流速度的新型结构排气消声器,并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对其气流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该新型消声器的仿真模型,然后对新型分流气体对冲排气消声器在设定入口流速下的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其内部气体的流动特性和压力分布特性,并在自制的消声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对消声器的声学性能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型分流气体对冲排气消声器能有效地降低其内部气流流速,进而降低再生噪声和排气背压,且其声学性能良好,充分证明了新型分流气体对冲排气消声器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设计中消声器设计为抗式消声器,但排气噪声的频带较宽,抗性消声器只能对中、低频率的噪声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对高频噪声不能吸收.为了扩大吸收频率,本设计针对某国产轿车排气系统消声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工作:1)基于排气噪声频带较宽,后消声器设计为阻抗复合式,前消声器设计为直通的消声效果显著的阻式消声器;2)通过经验公式对消声器具体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和设计,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此外,还对某国产轿车排气系统进行了包括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尾管在内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排气噪声是工程机械最主要噪声源之一,为达到减小某工程机械用抗性消声器排气噪声目的,根据其结构参数建立了对应几何模型并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消声器内部声腔的声学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LMS virtual lab的声学有限元计算模块对消声器进行了声学特性分析并进行了评价,通过改变消声器的结构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如孔径、腔体尺寸等对其消声性能的影响,总结出传递损失随结构改动的变化规律。以原消声器的声学性能为参考结合结构参数对其消声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提高传递损失的改进方案,按照相关噪声测试标准测量了优化前后的排气噪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排气噪声声压级比优化前降低了1.6d B,证实了优化方案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柴油机传统排气消声器中低频消声性能差,排气背压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相对冲的新型消声原理.对基于新型原理消声单元的消声特性进行了理论建模,建立了其消声性能与结构参数间的关系.为了验证上述原理的正确性,以CG25型单缸柴油机为样机,设计试制了3种不同参数的反相对冲消声器.对安装3种消声器、5种转速下柴油机排气噪声的总A声级、倍频程声压级及详细频谱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不装消声器及样机原装传统排气消声器下的排气噪声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验证了该消声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赵骞  顾灿松 《内燃机》2010,(6):5-8,11
以一台V型6缸汽油机为例,利用一维CFD发动机模拟软件GT—POWER建立了整体发动机模型(包括进排气系统),通过改变排气尾管直径、长度设计参数,研究了排气尾管长度、直径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气噪声的影响,并总结了如何适当选取尾管的长度、直径设计参数,以满足发动机性能和排气噪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1.适用范围本标准是对汽车用排气消声器(以下简称消声器)的性能试验方法做出规定。2.试验项目试验按以下项目进行。但加速行驶试验则根据需要来进行。(1)台架试验(a)排气噪声试验(b)输出功率、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试验(2)加速行驶试验3.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内燃机排气噪声必需的消声量频率特性作为设计消声器的依据,论述了二级扩张式和穿孔板组合消声器的设计。文中给出了多级扩张式消声器消声量实用的传递损失计算公式。试验表明,采用这种消声器之后,S195柴油机的排气噪声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消声器设计与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和试验分析,正确选取消声器参数,试制出性能较好的消声器样品。新试制的消声器各项性能均优于原机消声器。结果表明:正交试验能够节省研制费用、时间和工作量,并且可以优化消声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 1 前言 6110A型柴油机由大连柴油机厂生产的,是为解放CAl51K 5吨载货汽车和40~50个座位的公共汽车及其它变形车设计的新型车用柴油机。试验表明装用6110A柴油机的解放牌5吨载货汽车其爬坡速度、加速性能及经济性均达到国内现有同级车辆的先进水平,运输效率提高,燃油消耗率减少,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随着噪声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机的排气噪声污染就显得特别突出,在柴油机所有单一声源中,排气噪声是最主要的噪声源,降低排气噪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管路中装设合适的排气消声器。排气消声器的设计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使用的消声器大多是60年代设计的产品,由于缺乏精细严密的消声器计算设计理论,其声学性能差,消声量低,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8.
汽车排气消声器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分析汽车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内二维声场的有效方法。采用二维坐标将声压作为未知参数,描述了排气消声器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在130系列车用492Q汽油机消声器中的应用,计算的插入损失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二维有限元模型是分析排气消声器的有效方法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分析汽车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内二维声场的有效方法。采用二维坐标将声压作为未知参数,描述了排气消声器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在130系列车用492Q汽油机消声器中的应用,计算的插入损失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二维有限元模型是分析排气消声器的有效方法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目前车用排气消声器设计时,一般采用经典声学方法进行消声性能分析,再结合大量实验选优,才最后定型。由于声学法存在的缺点有可能通过消声器的不稳定流动模拟来克服,因此国内外学者已开始探索这一新方法。本文分析了车用消声器的结构,归纳了组成消声器总体的基本元件,建立了不稳定流动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机求解的算法,编制了通用程序,并且与内燃机循环模拟软件结合,开发了用于消声器性能分析和噪声预测的软件。通过对比实测和计算排气压力波及排气噪声频谱,验证了所设计的物理模型和算法的可靠性,为消声器的分析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