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了传统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和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优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变系数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 variable coefficients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AVCPSO)。该算法与RBF神经网络结合形成自适应变系数粒子群-径向基(AVCPSO-RBF)神经网络混合优化算法。基于此优化算法,建立了短期电价预测模型,并利用贵州电网历史数据进行短期电价预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AVCPSO-RBF混合优化算法在短期电价预测中优于传统RBF神经网络法和PSO-RBF神经网络方法,克服了上述2种方法的缺点,改善了RBF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具有输出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特点,使用该方法得到的各日预测电价的平均百分比误差可控制在2%以内,平均绝对误差最大值为1.652RMB/MW·h。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电弧炉供电系统无功补偿准确性和实时性,对电弧炉供电系统动态无功补偿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PSO-GA优化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结合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优点,自适应调整预测参数,解决RBF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SVC和SVG混合补偿电弧炉动态无功功率拓扑结构,预测SVC三相不平衡等效电纳进行动态无差拍无功补偿,并设计了SVC与SVG的协同控制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混合无功补偿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模拟电路故障优化算法收敛性和优化效率,采用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提取待诊断电路的测试信息作为故障特征,借助于遗传变异的思想在粒子群算法中引入"变异"理念,然后使用自适应的粒子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实现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相比,其训练步数明显加快,扩大算法的搜索范围,从而有效提高了网络的训练速度和优化精度。  相似文献   

4.
PSO演化神经网络集成的边际电价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和参数难以设置,学习算法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演化神经网络集成新模型对日前交易电力市场的边际电价进行预测。该模型将边际电价预测问题转化为神经网络实际输出与预测输出误差最小化问题,首先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把神经网络的结构和权重映射成问题空间中的粒子,通过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方程进行粗学习,获得多个相对占优的神经网络结构和初始权重并构成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模型,然后采用梯度学习算法和交叉验证对神经网络集成单元的权重进行细学习,并以误差最小的神经网络集成单元的输出作为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模型的输出。运用此方法对加州日前交易电力市场的边际电价进行了日预测,结果表明其优于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线学习RBF神经网络的汽门开度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门控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汽门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基于在线学习RBF神经网络的汽门开度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首先,根据逆系统方法分析了被控汽门系统的可逆性、推导了被控汽门系统输出的α阶导数和伪控制量之间的误差,并设计了用于补偿此误差的在线学习RBF神经网络。然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RBF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算法,证明了闭环系统跟踪误差和RBF神经网络权值估计误差的一致最终有界性。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仅需被控汽门系统很少的先验知识,而无需其精确数学模型,并且用于自适应补偿控制的RBF神经网络无需离线训练过程。最后,针对典型的单机无穷大汽门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较传统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能明显提升电力系统的暂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变压器噪声有源控制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抑制噪声的新算法。该算法融合了自适应算法、粒子群算法、改进梯度下降算法及RBF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算法确定降噪系统控制器中RBF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个数和相应的参数;然后,根据切换策略自适应地选择粒子群算法或者改进梯度下降算法,用来优化节点数目和参数;最后,将优化得到的隐含层结构和参数反馈至系统控制器中,使系统的次级声源更好地抵消源声源。通过将所提的改进RBF神经网络法与未改进的RBF神经网络法和BP神经网络法进行比较,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提高降噪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且能够将噪声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获得较理想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综合管廊中温度变化导致湿度传感器数据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Levy飞行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ILPSO),用于补偿数据误差。首先,建立一个预测误差的神经网络,通过PSO寻找网络初始参数;然后,在PSO寻找过程中加入改进的Levy飞行,粒子飞行的概率与到最优粒子的距离成反比,靠近最优粒子时以较大概率反向逃离最优粒子,克服粒子早熟问题;最后,网络以PSO的输出作为初始参数重新训练。在算法寻优性能实验中,相比于其他测试算法,ILPSO算法的寻优能力更强,在传感器误差测试实验以及稳定性实验中,ILPSO算法的补偿效果最好,补偿后的湿度值误差在5%以内,均方误差(MSE)最低,稳定性最好。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Levy飞行相比,ILPSO算法对误差预测网络的适应度更强,收敛更快,提高了湿度传感器温度补偿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静止变频电源输出的电压波形质量,增强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PSO)优化模糊神经PID控制策略。利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前件、后件参数和单神经元优化PID参数,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策略控制下的静止变频电源控制电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的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对比,引入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实现参数的全局快速寻优。优化后的模糊神经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自适应能力,很好地满足了系统的鲁棒性、快速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自我调节蚁群-RBF神经网络模型在短期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短期径流预测精度,提出了自适应调节人工蚁群算法(ARACS),对RBF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自适应调节蚁群-RBF神经网络组合算法(ARACS-RBF)预测模型,综合考虑气象、天气、季节、降雨等影响因素,对上马水库进行径流预测.仿真表明,该方法克服了RBF神经网络和人工蚁群算法易陷于局部极值、搜索质量差和精度不高的缺点,改善了RBF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收敛速度快,输出稳定性好,提高了短期径流预测的精度,预测相对误差小于3%.可有效用于短期径流预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功优化中确定无功补偿点和无功补偿容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理论和多策略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MS-APSO)的无功优化法。首先基于潮流计算中的雅可比矩阵奇异值分解以确定电压稳定性较弱的节点作为无功补偿节点;然后以线路有功损耗、负荷节点电压偏差最小以及节点稳定度最大为目标优化无功补偿量。为解决迭代后期算法收敛速度降低、粒子群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多策略自适应改进算法以寻求全局最优解,综合考虑了粒子群多样性、惯性权重、越限重置和变异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算法前期的收敛速度和后期的寻优能力。最后,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在IEEE 118算例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降损率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提高38.6%。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三轴磁阻电子罗盘的测量原理。基于磁阻传感器HMC1052/1051Z和MEMS加速度计MXD2020ML研制了一款带倾斜补偿功能的三轴磁阻电子罗盘,分析了电子罗盘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其来源。针对无姿态角度的情况,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补偿算法,建立了以测量航向角为输入、期望的航向角为输出的3层RBF神经网络模型,并用样机的采样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实验数据表明,采用该RBF神经网络补偿算法,可将航向角的精度从±35.52°提高至±0.6°以内。  相似文献   

12.
区间预测方法可以反映光伏发电功率可能的变化范围,提供比点预测方法更丰富的预测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区间预测模型以直接输出光伏功率预测区间。为优化模型输出区间的性能和避免惩罚系数选择问题,构建了一种考虑区间预测偏差信息的改进预测区间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求解,获得最优RBF神经网络输出权值以提高预测区间的可信度和准确性。通过对比传统区间优化模型和所提改进区间优化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改进区间优化模型能够获得宽度更窄和预测偏差更小的光伏功率预测区间,可为调度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小波神经网络初始参数设定困难、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ACPSO)优化的小波链神经网络(WFLN)。首先,将小波神经网络与随机矢量函数连接网络相融合,构建小波链神经网络,加强网络并行运算能力;其次,在粒子群算法中引入混沌优化因子与自适应权重系数,改善粒子群的早熟收敛问题,实现全局与局部寻优能力的动态平衡;最后,利用ACPSO算法优化WFLN神经网络,建立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ACPSO-WFLN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较其它网络明显减少隐层神经元数目与迭代步数,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孙凤杰  赵晨凯 《中国电力》2019,52(6):147-153
为实现对每块光伏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可运用以光伏组件串列为介质的载波通信技术实现,因此有必要掌握光伏串列的信道噪声特性。以某光伏电站实测的光伏串列信道噪声为对象,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伏串列信道噪声建模方法。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输出和测试原噪声在功率谱密度及时域波形上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相比较于小波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预测均方根误差更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法,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calbasis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对电力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为了提高诊断模型的辨识精度,分两步对RBF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进行辨识:首先采用减聚类算法确定RBF神经网络隐含层基函数的中心点,然后采用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behaved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QPs0)算法求解基函数的宽度以及隐含层与输出层的连接权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故障诊断正确率较高,达90.67%。  相似文献   

16.
研究估计变电站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荷电状态(SOC)的方法。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蓄电池的荷电状态预测建立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网络中的连接权值、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用蓄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实验数据训练网络,根据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蓄电池SOC进行了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与传统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案达到了对蓄电池荷电状态准确预测的目的,且预测误差小,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人机多传感器数据决策时存在的数据可靠性不足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惯 性测量单元(IMU)多传感器冗余的补偿算法。 将低精度的 IMU 传感器数据输入到 BP 神经网络,利用 BP 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拟 合能力,补偿低精度 IMU 数据的误差,然后利用基于置信度的数据仲裁算法对多个较高精度数据进行仲裁,输出经过数据融合 后的传感器数据,此过程还可以进行传感器故障判断和定位。 通过改变同类型传感器安装方式解决奇点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神经网络误差补偿后,误差比原来减小了 55. 2%,比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误差补偿后的误差小 53. 9%。 此算法充分发 挥了冗余传感器设计的优势,提高了传感器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