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植物抑藻作用及抑藻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体内的化感物质进行有害藻类的控制,是一种新型安全的生物抑藻技术,近年来成为水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抑藻作用及抑藻物质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已发现的具有抑藻作用的植物种类、已鉴定出的抑藻物质类型,总结了植物抑藻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及影响抑藻效果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植物抑藻技术应用于实践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邻苯二酚和邻苯三酚对藻类化感作用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藻类细胞的叶绿素a含量变化为指标来分析不同浓度的邻苯二酚和邻苯三酚对蛋白核小球藻以及斜生栅藻生长代谢的化感作用程度,初步确定了邻苯二酚(O-Dihydroxybenzene)和邻苯三酚(Pyrogallol)对两种藻类生长抑制程度最高的投加量,为筛选高效抑藻化感物质及其最佳作用浓度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预臭氧化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预臭氧化主要用于脱色除臭、去除藻类和藻毒素、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初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助凝等 ,对水质的改善程度取决于原水水质和臭氧化条件 ,预臭氧化同时产生一定的醛类、溴酸盐等有害副产物。综述了原水预臭氧化技术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治理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库湾的水华,在三峡水库典型次级支流高岚河进行了机械、植物药剂、生物操纵和生态调度控制藻类水华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特制的机械设备和植物药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藻类水华的发生和发展,可以用于对藻类水华的应急处置;放流鲢鱼的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对水华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达到了水环境保护和渔民增收的双重目的;生态调度能够改变水体的水动力学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藻类水华。  相似文献   

5.
化感抑藻技术具有生态安全、环境亲和、选择性高等优点,但如何获得有效的化感物质并揭示其抑藻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中药作为化感物质来源,比较了4种中药植物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发现化感抑制效果依次为: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进一步研究了大黄有机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萃取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大黄乙酸乙酯相对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胆蛋白、藻毒素浓度抑制效果明显,这为化感物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据挖掘中的分类回归树方法,对河流中的有害藻类生成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河流中藻类生成的重要影响因子是磷酸盐含量、氯化物含量和最大pH值。另一方面,运用R语言实现并验证了CART 算法的优越性和易用性。其结论和方法有助于水环境管理部门更有效地对水质进行监测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选用3种复合生物制剂对山西汾河公园景区水体进行了治理与修复,研究了技术运用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和种属变化、水体透明度的改善,以及水生态系统的恢复。结果显示,治理后藻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治理前,有效抑制了蓝藻的生长,且有害蓝藻出现频率较低,水华得到有效控制,水体水质和透明度得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8.
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见的除藻技术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传统生物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其固有的缺点。而利用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抑藻经研究证实具有高效、快速、生态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景的控藻方式。重点综述了化感抑藻物质及其分离鉴定方法:常见的化感抑藻物质主要有脂肪族化合物、有机酸、脂肪酸、多酚类、酚酸类、萜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主要的分离鉴定方法有有机溶剂萃取法、色谱法、层析法、红外光谱(IR)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气质和液质联用法、核磁共振(NMR)法等。  相似文献   

9.
以江河湖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城镇,一般除应严格控制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的物质的排放外,还需要减少污水排入水体中含氮和含磷量,以防止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因水中的氮和磷能促进藻类的繁殖,消耗水中的溶  相似文献   

10.
典型污染物对藻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各种污染物质源源不断进入到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以藻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及人工纳米材料对藻类生态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重点从藻的生长、酶活性、光合作用、细胞结构和代谢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及展望。期望能为藻类敏感物种的筛选和生态毒理学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太湖蓝藻监测及暴发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及时掌握太湖蓝藻发生和暴发状况,为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和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以1996-2008年太湖各湖区藻类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蓝藻历史变化状况,对太湖13 a的藻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的构成、数量和季节变化,以及蓝藻暴发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太湖9个湖区分区进行蓝藻暴发特征分析,探讨治理蓝藻水华的措施.结...  相似文献   

12.
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调控方法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调控的系统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影响下的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监测、模拟及调控方法及关键技术,包括流域水环境监测评估与水华预警系列技术,大型水库多维、多场耦合富营养化模拟系统,以及改善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水温层化进而抑制水华暴发的调控方法等,以期为抑制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水华暴发、改善水库水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物操纵的富营养化湖库蓝藻控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复旦大学研究团队负责实施的基于生物操纵的3个湖库蓝藻控制成功案例,总结了取得成功的共性理念和关键技术,重点涉及"内外共生源"的概念及其放大作用、控制蓝藻水华对治理湖库富营养化的作用、经典和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的协同作用、从冬季开始的生物持续控藻在富营养化湖库水华控制中的作用、食藻动物的科学投放,以及滤食鱼类粪便二次污染控制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水华机理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流水华问题已成为三峡水库生态环境目前较为主要的环境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当前三峡水库水华研究成果,系统分析、总结了支流水华暴发机理及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相应对策及措施。结果表明:支流分层异重的产生是三峡大坝建设对水文的最大改变,以此动力背景为基础的支流营养盐补给模式及水体特殊分层是支流水华暴发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一特点,只有持续开展三峡及上游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三峡水库营养盐、控制水华;而且,通过水库调度改变支流异重流特性来控制支流水华具有可行性。建议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及示范。  相似文献   

15.
水动力条件对藻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动力条件在湖泊富营养化及藻华爆发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了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出控制藻类生长的关键因素和相关参数.对于防治藻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动力条件对富营养化影响规律探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富营养化防治的技术关键,是需要了解抑制藻类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及其影响作用规律.基于国内外对气候条件和营养盐条件对藻类生长速率影响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以流速为表征要素的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速率的影响特点,并且以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为例,初步建立了流速对藻类生长速率影响规律的经验关系式,为预测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演变态势提供基础,进而为有效防治富营养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水体交换年龄称为水龄。水龄长是水库富营养导致蓝藻水华的重要因子。水龄也是环境水体混合过程分析中最佳的示踪指标,可描述水团的混合和更新、污染物的混合和消解等,故常用于研究湖库水体被外源水置换的能力。采用基于染色模拟的水龄模拟方法,改进了EFDC模型,以优选太仓二水厂供水水库取水泵房位置为例,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布置方案对供水水库环流结构和水龄的影响,从而优化供水水库的水龄分布,抑制蓝藻水华。由于水库的氮磷营养盐输入量、水深、气温等自然条件难以控制,通过优化取水泵房位置可以改变水库环流特性,改善水库水体水龄分布,减少水龄、抑制蓝藻生长,从而降低水库富营养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自建成运行以来,澎溪河流域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在2014年4-7月易发生水华的春夏时期进行,对澎溪河流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水华发生时,水环境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水质状况恶化,藻细胞密度急剧升高,藻细胞密度最高达到1176×104cells/L,水华藻种为角甲藻和铜绿微囊藻,藻种种类单一,藻类多样性显著变低。空间分布上,藻细胞密度从上游向下游呈增高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藻细胞密度与TN、TP呈显著正相关,藻类大量增殖爆发与水体营养盐浓度升高具有重要联系,澎溪河流域水华问题的防治有赖于对流域内营养盐排放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9.
Drought refuges enable the biota of intermittent streams to survive dry periods, but their roles in sustaining algal assemblage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are not known.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importance of two types of drought refuge (dry biofilm, permanent pools) for benthic algal regrowth in four intermittent streams in the Grampians National Park, Victoria, Australia. Dry biofilm was removed by scrubbing randomly chosen stones from two dry riffles in each of two streams with permanent pools and two streams without permanent pools. Algae were sampled from scrubbed and control stones at one, six and sixteen weeks after flow resumed. Removal of dry algal biofilm resulted in lower algal densities on stones from both stream types, and scrubbed stones had similar densities of algae after one week,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ermanent pools. Algal density on stones exposed to both refuge types was more than an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e density on stones exposed to either one or neither refuge. The effects of biofilm removal on algal density were still apparent after six weeks of flow and assemblage composition differed between streams with and without permanent pools. Dry biofilm was an important drought refuge for algae in both stream types, but epilithic algal density in streams with permanent pools developed more rapidly than streams that were completely dry over summer. Loss of permanent pools from intermittent streams due to water abstraction may substantially reduce algal productivity after flow resumes, which may limit the supply of autochthonous carbon.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