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支撑,融合海量数据库技术、数据检查与监理技术、排水专业技术等先进技术,以城区排水管网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为主,从实用、简洁、灵活、方便、高效的思想出发,实现城区现状、变迁的排水管网数据图形化、直观化、图属互动化的展示与应用,实现城区排水管网的可视化管理、快速定位、查询统计、分析优化、制图输出、入库更新等功能,从而满足排水管网各项业务应用需要,为城区排水管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市政排水管网对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运行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制定针对性的市政排水管网优化策略,对N市某区域展开排水管网普查工作。通过调查,发现现状排水管网存在变形、破裂、沉积、起伏、障碍物缺陷、现有管道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修复建议、设计优化和管护策略,为今后城市市政排水管网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太原市地势地貌特点及年均降雨量,结合太原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网现状,从七个方面分析了太原市城区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编制城市防洪排水规划,大力发展城市防洪排水设施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瑾涛 《市政技术》2023,(12):210-215
排水管网建设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积极响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号召的重要举措。以宣威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案。从工程设计角度,针对合流管道、错接混接、直排口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为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提供了设计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依据城市雨洪模型原理和技术方法,以华南某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Digital Water Simulation软件对研究范围的设计雨洪过程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该城区排水管网系统模型,可为排水管网系统问题识别及系统服务性能的总体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排水管网模型数据的有效转换是构建排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基础,管网模型基础数据的存储形式多样,其模型化方法各不相同,传统的模型数据转换方法主要为手工录入,占用了模型建设的大部分时间。为有效提高排水管网模型数据转换的效率和质量,分析了目前排水管网模型数据转换方法研究现状,根据CAD排水管网规划图纸信息和市政排水管线"一张图"信息的存储特点,分别研究了基于ArcGIS和基于ArcGIS+InfoWorks ICM的排水管网规划图纸信息,以及市政排水管线"一张图"信息的模型化方法。该方法可大幅提高模型数据的转换效率和质量,为排水管网模型的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排水管网数学模型对城市现状的排水系统能力进行评估是当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InfoWorks ICM建立2D耦合的上海某区域排水管网模型,并对其区域的管道超负荷状态及内涝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排水管网系统有50%以上的管道因自身设计标准不足而在3 a一遇的重现期下处于超负荷状态,可评估为现状排水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未达到3 a一遇的排水设计标准;5 a一遇的重现期下不存在内涝高风险区。评估结果可为下一步管道提标改造提供判断依据,同时也为城市内涝灾害紧急预警方案的编制及智慧水务平台的搭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四会市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对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的现状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各分区排水体制,并探讨了雨水管网规划和防洪系统规划,对类似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四会市地理位置优越,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中国柑桔之乡、中国玉器之乡。近几年来,四会市城市发展十分迅速,而一直以来四会市城区内多个片区,在暴雨后依然存在内涝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编制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对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四会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功能定位及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城市老城区的既有污水收集系统已不能满足规划的需求,该类污水系统规划需要结合既有的污水收集系统,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的变化,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污水规划的编制。该文以重庆市中心城区某新城片区污水专项规划为例,收集数据,分析现有污水管网和处理厂运行情况,确定污水量指标和污水量,合理利用现状污水管网,科学布置规划污水管网。  相似文献   

10.
通辽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构建内容全面、布局科学合理的系统化污水管网工程.通过对通辽市物流园区污水现状的分析和排水体制的选择,构建了污水规划的数据体系;再通过对物流园区内的污水收集范围分区确定、污水处理厂站构建、污水干管构建、污水管道高程控制,形成了物流园区污水管网的系统化建设,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11.
旧城区地下排水管网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管网设计不合理或对降雨预估不足,在遇到高强度暴雨时容易发生排水不畅而出现内涝灾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瓶颈分析与改造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模拟降雨水文水力过程,对地下排水管网的瓶颈管道进行有效探测,然后提出一种面向改造期望的瓶颈管道改造迭代模型,对瓶颈管道进行分步改造,并对改造管网排水能力的提升进行评价。同时,采用ArcGIS Engine和C#语言研发了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瓶颈分析与改造评价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排水防涝地表二维模拟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WMM模型和Digital Water模拟系统构建了城市排水管网和地面内涝耦合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城市建筑物、道路等复杂城市水文条件,实现了地下一维管网与地表积水过程的动态模拟。该模型可以计算降雨引起的产汇流和管道排水情况,并在排水管网溢流或区域积水时,模拟超载水量在地面的流动、汇集和退水过程。在基础数据较为充分的基础上,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城市排水规划、内涝灾害预警和评估等管理工作,减少城市内涝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进行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经济性评价的必要性,通过资料搜集、专家研讨、理论分析,建立了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以G1赋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为基础,构建了"G1赋权法-模糊综合评价"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经济性评价模型。综合专家意见确定了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序关系和相邻评价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程度赋值,并利用G1赋权法计算得到了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经济性评价指标的权重。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北京市A、B、C、D等4条规划天然气管道进行了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经济性评价的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中对排水管网养护体系现状、排水管网科学养护体系、排水管网科学养护体系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叙述;对管道在线监控技术、管道疏浚技术、非开挖管道维修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重庆余松路立交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设计中,从节能环保、排水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排水管网现状,阐述了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及设计参数,介绍了雨水、污水管道系统的布置,以及为确保排水通畅所涉及的其他排水设计。实践结果表明,该工程历经数次暴雨的考验,排水通畅。本设计为山地城市公路立交排水系统的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内两条天然气长输管道已建成开通,贵阳市中心城区燃气气源转换为天然气。介绍贵阳市燃气输配系统现状,对供气规模和天然气气源、应急调峰规划、厂站规划、管网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nfoworks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Infoworks ICM),结合生活污水量并设计模式雨型降雨情景对上海市杨浦滨江区内X与Y排水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排水口出水状况和管道负荷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基于测绘数据构建排水管网模型,并利用实测流量数据进行模型参数验证,保证了排水模型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利用Infoworks ICM模拟和分析,可全面反映研究区域排水系统的服务性能,为区域防洪排涝和管网改造与维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市政排水改造要按新标准建设,满足当前发展需求。以娄底市中心城区市政排水改造为研究对象,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提出更为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即雨污分流,保留原有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道,新建雨水管道。践行海绵城市理念,采用透水铺装路面、生态树池及环保型雨水口等低影响设施。  相似文献   

19.
李学文 《广东建材》2012,28(7):35-37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管网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城市都存在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的问题,所以每到汛季,“水浸街”的情况时有发生。据广州市水务部门统计,广州中心城区现有排水管网6000多公里,达到一年一遇标准排水管网数占总量的83%,达到两年一遇标准的排水管网仅占总数的9%,全市雨污分流任务仅完成9%,一旦发生强降雨就容易出现中心城区大面积水浸。为此,广州修编了污水治理的总体规划,加大了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建设的力度。但是排水管道由于处于地下,具有隐蔽性,不便进行检测,因此如何开展对排水管道的检测,及时监测管道施工质量,掌握管道结构和功能安全情况,运用科学手段指导养护维修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杜念 《安徽建筑》2005,12(6):111-112
通过宣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设计,对城市排水管网改 造过程中管网现状调查、输水能力校核、排水体制的选择、管径管材的 选用、合流制管道的改造及管道过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