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妍  钟蕾 《包装工程》2021,42(16):339-346
目的 对京津冀历史文化的同源性进行有效梳理,结合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文化旅游过程中共享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为载体,从文旅协同的角度助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思路,探寻与共享发展理念和共享经济中共享资源、合理分配、共同发展等方面的契合点,结合燕赵文化在京津冀地区的历史文化推演,总结出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的文化旅游类共享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结论 总结了京津冀文化协同下的共享与传统、现代、未来的设计方向.以文化旅游为主线,开发出以饮食、民俗、生态设计为思路的共享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侧面分析了协同发展与共享发展的互联关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方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珊珊 《上海包装》2023,(10):157-159
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文创产品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从文创产品出发,概述了文创产品的特点与设计方法,分析了文化符号的意义及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归纳了消费者体验与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框架,旨在将创意和文化符号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季茜  叶鑫  方舟 《包装工程》2020,41(14):295-303
目的积极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刻画出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校园形象,打造校园IP,提升高校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方法通过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对比了国内外各大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特色,汲取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经验,提出校园文创产品设计要素模型。基于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法,了解用户对现有文创产品的态度与建议,运用移情法将用户对文创产品的描述转化为明确的设计要求。广泛搜集具有高度认同感并且容易触发用户情感共鸣的文化元素,根据文化资源的特色提炼出有效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整理出华中科技大学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结论综合用户研究、文创产品设计要素模型与方法,设计出了能与用户产生深层次情感共鸣并且传递高校文化价值与影响力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4.
肖优  王洪亮 《包装工程》2020,41(20):228-233
目的 研究地方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开发地方文化旅游标志,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与品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适合经济欠发达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创产品设计模式。方法 对地方文化元素及旅游文创产品的概念与特征进行综述,分析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的意义,探索产品设计创新的突破口;结合永州地方文化中的自然景观、特色建筑、方言文化、民族文化等元素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文创产品设计的途径与方法。结论 在符合产品设计观赏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将文化元素应用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文创产品传承地方文化和实现区域特色发展的潜力,所提出的产品设计案例为同类型区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田歌  王仲 《包装世界》2022,(1):22-24
本文以唐山皮影戏为例,进行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研究.首先对南部、西部和东部主要区域皮影特点和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学习借鉴优秀的地域文创品牌的成功经验.最终针对于唐山皮影文创产品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即建构区域文化创意产品视觉识别体系,提升区域文化创意产品的辨识度;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技术进行创新和多领域的发展;找到新媒介与文创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点,加强推广.以上三点建议可以为唐山皮影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雯雯 《包装工程》2023,44(16):387-390
目的 探索出提升文创产品包装设计水平的有效路径,丰富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 对文创产品的界定以及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加强用户体验和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2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从而提升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体验感和文化品位。结论 包装设计对产品营销推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包装设计能够直接影响到产品销量,同时其也是企业建立品牌形象、达到商业目的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要不断提升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理念,加强用户体验,提升产品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7.
马瑞果  林伟 《包装工程》2022,43(10):312-318
目的 研究传统文化基因赋能地域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思路,旨在提升文创产品的市场价值与文化品味,使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方法 分析现有文献的研究方向和设计思路,探索和总结地域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的突破口。借用生物学中的遗传基因概念,以生物基因逆转录的过程类比地域文化基因的提取过程,将地域文化基因分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和变异基因4个类别,以此提出典型基因提炼重构、延伸内涵情境共鸣、文化融合创新应用及科技驱动文创升级4个设计思路,并以闽南地域文化为例进行分析验证。结论 在满足用户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将地域文化基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凸显地域特色的同时谋求大众文化认同,以科技助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望所提出的设计思路能为同类地域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朝侠  闫泽学 《包装工程》2019,40(16):249-253
目的 用户共情是目前体验经济下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从用户共情的角度出发,归纳用户共情与文创产品的概念,论述文创产品中基于用户共情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故宫文创产品案例研究,总结出基于用户共情下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一套餐具“福寿盘”的实际设计案例验证了所总结出的创新设计原则的有效性。结论 若想设计创新性文创产品,需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赋予产品故事、文化内涵,使用户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打通情感认知,从而获得深层次的体验与文化共情,引导用户有意识地了解、尊重更多的历史文化及其背后包含的文化心理与人类的文化精神,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  相似文献   

9.
类比故宫博物院等优秀文创产品产业化发展思路对津沽文化脉络进行文化传承元素的有效梳理,结合产业化发展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形式,以文创产品设计为研究载体,带动城市文化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间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通过总结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和产业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不同领域文创产品设计案例。以市场需求定位设计层级,建立在设计层级基础上的产品创新设计理念,从升级保护技术的角度拓展产业化发展思路,结合数字化营销模式,适应现今智能化时代需求。总结了非遗文创产品在层级设计指导下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在现代与未来概念下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方向。进一步带动了天津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为天津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冯思全 《包装工程》2024,(8):367-372, 423
目的 为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种“图像文化”的研究视角,以及“转向”的研究思路,丰富南梁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拓宽艺术设计的研究领域,进而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设计一些兼具文化内涵、审美与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方法 运用事实与事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艺术设计创新的实践经验为依据,通过对南梁红色文化资源及其文创产品设计现状的分析,结合实例,探讨图像文化视角下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转向”的相关问题。结果 提出南梁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视觉形象之具象与抽象的提炼、视觉心理学的应用、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契合、红色精神向应用场景拓展等四个“转向”策略。结论 有利于南梁精神的图像呈现,能够促进红色文创产品的精准定位与多元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造物设计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任莉  陈洁伊 《包装工程》2019,40(24):345-351
目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具有文化地标形象的世界中心城市在旅游文化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这一现象,期望在打造京津冀地区三位一体的旅游文化地标、树立京津冀区域代表性文化符号和专属标签等方面寻求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从而响应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方法通过对京津冀区域文化脉络进行挖掘和梳理,依托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并从天津地域文化创新的优秀案例入手,探究旅游文化地标构建与树立区域文化新格局的内在联系,关注其设计开发潜能和经济价值。结论京津冀旅游文化地标的构建在于从文化性、关联性、全局性等角度出发提升整体区域形象,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强化人们对京津冀城市的识别度,从而搭建三地交流平台,形成优势资源互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侯明明 《包装工程》2023,44(16):340-342, 386
目的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抓住时代发展契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更好地融入地域文化,挖掘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色、文化价值以及与之对应的审美导向。方法 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探索地域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融合的意义,并结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将地域文化恰如其分地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 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是传承地域文化、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民俗性、实用性、时代性、全面性地融入和设计,能够使文创产品设计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振宇 《包装工程》2019,40(20):215-218
目的 探析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方法 首先,从文化的定义着手,延伸至地域文化的特点,再引入地域文化与设计的关系,提出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将焦点锁定于文创产品领域,剖析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的外形、材料和工艺上的具体体现和其当前发展现状。最后,分别从长白山地区、江苏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地域元素及其应用原则,探索文创产品的地域化表达。结论 将每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归纳、凝练,使其转化成可与文创产品共融共生的元素。这样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设计的融合,赋予产品更多的形式和更新的文化生命力,促进文创产品的升级与创新,全面推广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赵沃林  薛拥军 《包装工程》2023,44(10):332-339
目的 归纳总结粤剧文创产品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创新设计策略,以拓宽粤剧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提升粤剧文创产品的竞争力。方法 以地域性文创产品的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粤剧发展现状,探究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粤剧文创产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整体性引入转译理论和文化三层次结构,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运用到增强文创产品的附加值中,以促进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助力优秀地域文化及其产品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结论 挖掘地域文化价值,并将之融合于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是增强传统文化自信的必然手段。在粤剧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对粤剧文化物质、精神、行为层面的典型元素进行设计转译,由外及内地将岭南审美价值、人文意境和文化创新三方面应用到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设计出极具岭南特色的地方性粤剧文创产品,丰富了设计手法,同时也拓宽了粤剧文创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民俗文化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亦敏  李芮 《包装工程》2016,37(18):35-38
目的以保护与传承京津冀地区的民俗文化,深入分析开发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方式。方法以民俗文化的视角,在当前京津冀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战略国策背景下,分析京津冀地区如何保护与传承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结论得出了文化创意是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发掘其在创意产业化过程中的价值所在,归纳并总结出开发京津冀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柏清  任宇翔 《包装工程》2023,44(18):351-353, 384
目的 探索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艺术碰撞和创新路径。方法 基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从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关系出发,总结非遗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向,提出了个性化、互动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应用尝试,并从具体的实践层面分析有效的应用方式方法,结合文创产品在形态、意蕴和实用三方面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探索非遗再设计与利用的新形式,以期弥补当前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不足与局限,实现创新设计。结论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应该从本源出发,回归传统,将非遗文化精髓与文创产品设计实现艺术化的结合,增加非遗文创产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形成符合当前大众审美特点与消费需求的内容,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蓉  赵丽  康华西 《包装工程》2023,44(14):401-410
目的 对巴文化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构建文化要素模型。方法 以巴文化资源为研究基础,从设计出发将巴文化与文创融合,在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分类中进行设计元素提取与转化。提出文创设计载体选择需遵循相似性、相关性、匹配性与融合性原则,基于此进行外部接触层、中间行为层、内部感知层的设计元素转译,并针对不同文化层级的特征提出静态、动态、动静结合的三维度设计表达方式,以此完成文创设计应用。结果 研究发现巴文化要素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地域文化特征提取和原始创新,同时运用文化结构层次更能有效驱动巴地文创产品创新发展,为地域文化相关设计活动提供借鉴。结论 在文化需求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语境下,文化模型构建有利于在最大程度地保留文化底蕴的同时,高效实现文创设计从“文”到“创”的创新性转化,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解春凤 《包装工程》2020,41(8):313-316
目的以地域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特点为引,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及未来发展。方法从文创产品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功能开始,对其地域性元素的缺失展开分析,并以地域文化元素的基本构成及其赋予文创产品的认知、情感、美学、社交等功能为参考,从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具体应用原则和思路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究,结合纹样、色彩、材质、文化等细节进行全面细致的论述,同时列举海南、安徽、江苏等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对特色地域文化符号的有效应用,提出两者融合的发展思路。结论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催发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创意及形式,使文创产品更具识别性、文化性和情感性,从而使人们在购买的过程中享受到一种亲切感和代入感,体会到不同的地域文化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析湛江的地域文化资源,为设计开发具有显著湛江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方法以湛江的地域文化为核心,对湛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研究文创产品的具体属性,对湛江文创产品进行设计梳理;构建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模型,并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展示。结论通过对湛江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归纳,探析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构建设计模型,为湛江地域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有利于提升湛江地域文化和文创产品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郝婷  张振  范斌 《包装工程》2021,42(8):276-279
目的 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在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的借鉴性应用和创新发展.方法 从产业融合大背景下各类商品的日趋丰盛谈起,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受此影响所表现出的诸多特点,并聚焦于地域文化,探索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同时结合当下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提出其几方面的突出问题,如文化元素单一、同质化严重、风格缺乏延续性等,进一步明确地域文化元素在其中的重要性.然后将"以物载道,有效应用"和"以用延意,创新设计"作为基本观点,展开具体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探讨.列举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地域文化元素的几个实例,以此为基础开展后期融合与创新的发展思路探索.结论 将地域文化融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当前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而且能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使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