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地层切片相比时间切片、沿层切片更接近等时界面,更具有等时沉积意义,因此能更真实地反映储层沉积特征X区块U层段为辫状河平原沉积,沉积微相类型主要包括辫状分支河道、泛滥平原等分支河道微相往往沉积交互叠置厚层砂岩储层,形成有利的储集体基于人工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对U层段沉积微相进行了识别和分析,指出了有利的沉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该法主要是先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地层速度,然后预测地层孔隙压力,在此基础上按一定的模式进行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该方法在塔里木和吐哈油田两个构造上应用,预测精度达90%以上,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连续性和速度三个参数,在常规地震剖面和G-LOG剖面上对磨溪──龙女寺地区寒武系洗象池地层进行微地震相的划分,结合测并、地质、微地震相和模型正演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该地区风化壳上含油气有利的微地震相及最有利的含油气地区。进一步充实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下古生界风化壳地区的地震地层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 ,在对北部湾等含油气盆地层序地层、沉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论述了低水位斜坡扇体的沉积特征、测井与地震反射特征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认为斜坡扇中的砂体往往处于非常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之中 ,物性一般较好 ,有利于油气的聚集 ,通常可形成地层圈闭或构造 -地层复合圈闭油气藏。  相似文献   

5.
低水位斜坡扇的特征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对北部湾等含油气盆地层序地层、沉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低水位斜坡扇体的沉积特征、测井与地震反射特征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认为斜坡扇中的砂体往往处于非常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之中,物性一般较好,有利于油气的聚集,通常可形成地层圈闭或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该法主要是先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地层速度 ,然后预测地层孔隙压力 ,在此基础上按一定的模式进行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该方法在塔里木和吐哈油田两个构造上应用 ,预测精度达 90 %以上 ,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7.
地震属性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地震属性技术的特点和专业术语 ,阐述了同相轴属性和数据体属性参数的提取方法 .利用实例说明了该技术在识别断层及其它构造、解释煤层厚度变化、预测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等的具体应用情况 .认为在煤田地震勘探中 ,利用地震属性信息有助于解释人员了解地下构造、地层和岩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微地震相分析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岩地区,总是以一种独特的地震响应为特征的。从地震反射中可以提取相应的地层和岩性信息。本文根据地震反射波的振幅信息,频率信息及波形信息的组合关系,提出了以微地震相分析方法来预测地层的岩性,从宏观上来说明岩相的化规律,最终结合地质手段来达到划分和描述沉积相的目的。实例表明此方法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建模思路与流程的不足,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研究中采用"关键构造面+层序节点控制技术"定义骨架三维模型,对区域构造及旋回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建立起地层构造模型;利用"层序格架内地震约束+井控沉积微相"建立沉积微相精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控+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建立储层属性模型。所建模型能够对地层构造形态加以准确刻画,可展现出复杂礁滩纵向多旋回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利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在建立基本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地震层序、体系域、地震相、沉积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研究区内侏罗系有利的储集体发育体系域、有利相带及平面展布。最终,针对出油目标层,应用几种有效的反演方法完成岩性圈闭的识别,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After corrosion and pitting corrosion, the wire nanometer phases are observed using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in C + Ti dual implanted H13 steel. The property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dual-implanted (C + Ti) H13 steel is studied using multi-sweep cyclic voltammetry. TEM images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an implanted sample reveal plenty of circular nanometer structures with diameters of 10-30 nm. The phases are densely embedded in the implanted layer. The embedded structure improves the surface corrosion resistance, as can be observed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phases with the shape of a tiny wire in nanometer size are formed. The nanometer phases, consisting of TiC, FeTi and FeTi2, are formed in dual implanted layer. The corrosion current peak density decreases to 1/16-1/10 that of the unimplanted H13 steel.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nanometer phases and their effects are investigated. The passivation layer consists of nanometer phase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V带的各种成型工艺进行分析对比,指出了传统成型工艺的不足之处,分析了新式V带的成型工艺过程,提出合适的线绳排列位置和定量的定向短纤维是提高V带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正向构造成因、发育史与含油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向局部构造是油气勘探中的重要钻探目标 .通过分析局部构造成因类型、构造发育史 ,并结合石油地质特征 ,阐述了研究区内不同类型、不同时期构造带的含油气性 .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正向局部构造是基底隆起、扭动反转、岩浆底辟作用和差异压实多种机制下形成的 .将局部构造分为长期、中期和晚期 3种发育类型 .基底长期隆起区具有多层位含油气构造 ,断裂扭动形成的反转构造部位是油气富集较有利区  相似文献   

14.
帕米尔东北缘冲断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表构造解析和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帕米尔东北缘冲断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提出作为冲断带前锋断层的乌泊尔断裂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底部滑脱层.地表踏勘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证实:乌泊尔断裂在波孜塔格附近以西沿古新统膏泥岩层滑脱,而以东则沿上白垩统泥灰岩和古新统膏泥岩层滑脱;其控制了深部隐伏冲断体系和浅部第四纪背驮盆地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帕米尔北缘冲断带新生代构造变形活动开始于中新世末期—上新世早期,并持续至今,对油气聚集和晚期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水三角洲沉积亚相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浅水三角洲亚相间存在渐变带,难以准确标定分界线位置,无法满足油田开发需求的问题,在浅水三角洲沉积水动力研究理论的指导下,以达到明确区分各沉积亚相为目的,充分利用取心井岩心资料及密井网测井资料,并进行指相标志平面演变分析,建立了沉积亚相识别标志。分流平原表现为陆上河流作用沉积特征,内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与席状砂组合为沉积特征,外前缘以连片薄层席状砂为特征。制定了“岩心定区、微相定位”的亚相分界线标定方法,实现了沉积亚相的合理界定,为油层分类、储量计算及开发规划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对深井采煤工作面的冲击地压灾害预防,采用微震走时成像技术,监测采煤工作面的应力异常.根据系统要求布置传感器台网,实现工作面全覆盖;采用层状模型分析地震波传播路径,计算地震波传播速度,利用子空间分阶段求解的方法进行反演,实现对监测区域的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结合地震波速度和岩石所受应力的关系,达到研究采煤工作面应力异常的动态分布及变化特征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时,煤层顶板高应力异常达到最大,工作面前方的高应力异常区动态变化范围较大,工作面后方存在较稳定的地震波低速异常,利用微震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地震波速度异常区域的范围及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3维、实时的监测手段,微震监测通过分析岩体破裂产生的微震信号,评估工程岩体的稳定性,为工程建设和人员安全提供预警。然而,工程现场情况复杂,采集微震信号时通常会混入一定程度的噪声,影响后续微震信号的分析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LMD-SVD联合降噪法以降低噪声干扰。该方法首先使用LMD分解,获得一系列由高频到低频分布的乘积函数(product functions,PF);通过计算原始信号与各个PF分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含噪信号与有效信号之间的分界位置,将分界分量之前的分量剔除,实现初步降噪。然后,针对LMD分解结果中的残留噪声,使用SVD法,以加权能量贡献率(percent of contribution to total energy,PCTE)作为奇异值阶数的确定方法,对分界PF分量进行降噪处理,实现二次滤波。通过上述处理,最终实现微震信号降噪。在仿真实验中,对于同一带噪的Ricker子波,分别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LMD、LMD-SVD这3种方法进行降噪处理。其降噪前后信号的信噪比、波形图及频谱图对比结果表明LMD-SVD是一种更好的降噪方法。此外,对于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的微震监测系统所采集的信号,运用LMD-SVD对含噪微震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微震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为后续微震分析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闵桥油田是在断层复杂化的断背构造背景上形成的断块、断鼻油藏。针对闵桥地区油藏复杂的特点,运用新的断层转换带理论、依据具体的油藏构造模式、通过构造精细解释和关键井的实施等。进行滚动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北祁连四段朱家大山-大长乾铜多金属成矿带,是北祁连重要的铜多金融成矿带,带内出露出层为奥陶系,火山岩十分发育,铜矿化和铜化探异常十分普遍,带内典型矿床九个泉铜矿床,产于奥陶系基性火山岩,凝灰岩中,矿区内断裂,节理构造发育,可分东,西2个矿带,共有地表及盲矿体11条,矿床成因属火山喷气(流)沉积改造型,其物质来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