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醇烯比是MTBE生产中的重要控制指标。针对MTBE装置进料C_4中不同异丁烯含量,分析了工业装置醇烯比的取值,提出了最大醇烯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用不同企业MTBE装置实际烯醇比数据,得到了最大醇烯比与装置最可几醇烯比的关联方程式,为确定进料C_4中不同异丁烯含量对醇烯比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MTBE产品的特性和用途、装置的发展和改造过程、生产过程、反应原理;分析影响MTBE收率的因素。提出提高MTBE收率的方法,通过操作数据的对比,得出提高MTBE收率的途径:提高MTBE原料的iC4^-的含量,用好醇烯比在线色谱仪,在开工过程中适时更换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冯书毅 《齐鲁石油化工》2011,39(4):335-338,366
根据生产实际,对装置控制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外界蒸汽压力波动对装置的影响,保证共沸蒸馏塔和甲醇回收塔的灵敏板温度稳定,塔顶和塔底产品合格;在线近红外光谱醇烯比分析及闭环控制系统投用后,提高了MTBE产量,降低了甲醇、C4和蒸汽单耗。  相似文献   

4.
分析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MTBE合成装置醚后C4中甲醇及二甲醚含量高的原因,通过采取更换甲醇萃取塔、用MTBE裂解装置甲醇回收塔替代MTBE合成装置的甲醇回收塔、提高催化剂活性、用近红外在线分析仪准确控制反应的进料醇烯比等措施,醚后C4中甲醇及二甲醚含量从1 000μg/g以上分别降低到甲醇含量不大于50μg/g、二甲醚含量不大于500μg/g,可满足下游装置烷基化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探讨影响MTBE催化精馏过程的因素,分析操作过程中压力、回流比、醇烯比等对实际操作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合理调整压力、醇烯比、回流比等,对稳定操作、提高异丁烯转化率、提高MTBE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甲基叔丁基醚含量对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洁  王艳斌  袁洪福  陆婉珍 《石油化工》2005,34(12):1208-1211
建立了快速分析汽油族组成的近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汽油近红外光谱随甲基叔丁基醚(MTBE)含量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不含MTBE汽油和含MTBE汽油的混合校正模型,评价了MTBE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校正模型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TBE含量对汽油的近红外光谱的影响较大,随着MTBE含量的增加,汽油试样的近红外光谱向短波方向平移。混合校正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不受MTBE含量的影响。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的结果与GB/T 11132—200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的结果一致。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7.
选用60 kt/a MTBE装置一段时间的生产和分析数据,讨论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C_4处理量、醇烯比、反应温度和压力等操作条件对DIB生成量的影响,进而提出了降低MTBE中DIB含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MTBE装置醇烯比关系到整个生产装置的平稳操作、产品质量、优化生产的一个关键。着重讨论了利用C_4馏分原料流量控制、甲醇原料流量控制以及醇烯比色谱分析仪进行复杂控制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影响甲基叔丁基醚(MTBE)装置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因素,从C4原料含游离水、甲醇原料水含量大于0.5%,醇烯比过大、过小,尤其是C4原料中C5含量大于1%等方面进行分析。采取上游液化气精制装置和气分装置加强原料罐脱水,MTBE装置加强C4原料罐脱水,并增加脱水频次。加强外购甲醇化验分析准确率,不合格品拒收,根据装置运行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醇烯比在合理的范围,优化上游装置操作降低C5含量小于1%等一系列措施,使MTBE产品质量合格,为后续油品调和提供了保证,实现了装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工业色谱用于MTBE装置醇烯比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龙 《炼油与化工》2000,11(2):13-15
论述了将工业色谱同控制系统相结合应用于甲基叔丁基醚装置中的可行性与方法,对比了两种醇烯比控制方案。实现了对醇烯比的实时计算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用于富集NO2的固体吸收管和氧化NO的专用氧化管,利用动态法配制的痕量NOx为模拟评价气体,离子色谱(IC)为评价手段,在考察各项定量参数以及共存组分干扰的基础上建立了固体吸收管富集-IC法检测的成套分析方法,可用于炼油厂烯烃资源气中NO和NO2含量的检测。当采样量为25L时,NO和NO2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nL/L和2nL/L。采用该方法测定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干气提浓乙烯装置和高温蒸汽裂解装置中NOx的分布情况,方法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甲醇气相羰化合成醋酸甲酯的产物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热导池为检测器,分别采用8/100间苯二甲酸+GDX-103、Porapak-Q分析甲醇气相羰化的液相产物和气相产物,确定了气相色谱分析的操作条件,测定了各组分的校正因子,并应用于甲醇绿色羰化合成醋酸甲酯的催化剂评选,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形成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GC-FPD法)在线检测总硫含量的技术。 方法比选仪器分析流程和优化分析参数,配置在线取样的降压装置和防爆外壳,并应用脱除颗粒物和液烃的集成化样品预处理技术,建立了GC-FPD法在线检测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方法的有效性、检出限、重复性和准确性等技术指标。 结果采用测定各种硫化合物含量的加和法,得到总硫含量,其中,单一硫化合物检出限为0.10 mg/m3,测量总硫含量相对标准偏差≤3%,与分析气体标准物质的比对偏差≤7%,不同方法的比对偏差≤13%。 结论采用GC-FPD技术,首次实现了天然气中13种硫化合物的在线检测,能同时检测出单一硫化合物含量和总硫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为在线监测天然气中总硫含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乙烯装置裂解气试样预处理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试样突然带水、带油及采样器工作紊乱对在线色谱分析系统产生的影响,通过采用在试样预处理系统顶端加装压力控制阀、优化试样输出流量、过滤器回流入口端加装蒸汽输入口及做好保温拌热等措施,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明显改善,保障了在线色谱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探索地震参数与页岩气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对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石物理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岩心总有机碳(TOC)含量和岩心总含气量与纵横波速度比的相关性相对最好。当纵横波速度比逐渐增大时,岩心TOC含量和岩心总含气量整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这一结果可以指导页岩气储层TOC含量和总含气量的预测。结合测井评价对多种岩石物理参数开展页岩气储层的敏感性分析认为,纵横波速度比是识别页岩气储层最有效的参数。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建立页岩气储层TOC含量、总含气量与纵横波速度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叠前反演技术和岩石力学脆性评价方法对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W4井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厚度、TOC含量、总含气量和脆性指数等评价参数进行定量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研究区页岩气储层开展综合评价,可为确定页岩气核心建产区及其开发方案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探索地震参数与页岩气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对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石物理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岩心总有机碳(TOC)含量和岩心总含气量与纵横波速度比的相关性相对最好。当纵横波速度比逐渐增大时,岩心TOC含量和岩心总含气量整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这一结果可以指导页岩气储层TOC含量和总含气量的预测。结合测井评价对多种岩石物理参数开展页岩气储层的敏感性分析认为,纵横波速度比是识别页岩气储层最有效的参数。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建立页岩气储层TOC含量、总含气量与纵横波速度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叠前反演技术和岩石力学脆性评价方法对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W4井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厚度、TOC含量、总含气量和脆性指数等评价参数进行定量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研究区页岩气储层开展综合评价,可为确定页岩气核心建产区及其开发方案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李长秀  孔翠萍 《石油化工》2012,41(10):1196-1200
建立了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微量甲醇的方法。确定了合适的顶空条件,即顶空进样器中试样温度70~80℃,平衡时间15~30 min。考察了不同类型色谱柱分离生物柴油中甲醇的情况。对于新制备的生物柴油,采用厚液膜非极性OV-1色谱柱或强极性CP-Wax色谱柱,可满足甲醇分离的要求;对于长久储存的生物柴油,采用强极性CP-Lowox色谱柱,甲醇可与其中的轻组分分离从而有效消除轻组分的干扰;CP-Lowox色谱柱还可用于B-5混合生物柴油中微量甲醇的测定。建立了采用CP-Lowox色谱柱外标法定量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测定甲醇的回收率为106%~124%,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可满足一般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应用色谱指纹技术研究孤东油田六区块油层连通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色谱指纹技术可用于油藏的油层连通性研究。对胜利油区孤东油田六区块8口井分别取自3个主力生产小层的油样进行全烃色谱分析,通过对比单层油样的色谱指纹特征,判断井间小层的流体连通性。油藏地质研究结果验证了根据油样色谱指纹特征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图3参7  相似文献   

19.
甲醇装置预精馏塔排放的不凝气大部分没有得到利用而是直接放空,存在安全隐患、污染环境的问题。在一个天然气甲醇厂中将该主要含二氧化碳的不凝气循环回天然气转化炉作为原料,提高所得合成气的氢碳比,讨论了该循环利用技术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该不凝气的利用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了甲醇产量。  相似文献   

20.
毫秒炉裂解气经二级冰水冷却分为气相和液相,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裂解气相和液相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定性、定量,通过计算得到热裂解产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以及重均分子质量、数均分子质量。对乙烯装置石油热裂解气中的组分进行连续5天的分析,结果表明裂解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