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帮浦铜钼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带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根据野外调查以及室内分析工作总结,从矿区相关地层、岩浆岩、断裂构造及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等方面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西藏帮浦矿床属斑岩型—矽卡岩型复合矿床,由斑岩体内接触带细脉浸染型铜钼矿化体和接触带外侧灰岩地层中脉状铜铅锌矿化体构成。中二叠统洛巴堆组地层(P1l)是矿区内的主要赋矿层位。F1断裂是矿区的主要控矿容矿构造。在中新世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帮浦一带大量的二长花岗斑岩、闪长玢岩侵入及后期构造作用和岩浆期后含矿热液作用是成矿关键。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宁夏铜矿资源相对贫乏,现已基本查明铜矿产地15处,其中做过勘查工作的矿床有6个,累计查明铜金属量29 210.71 t。铜矿床类型有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和砂矿型矿床两类,成矿作用为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含矿流体作用(非岩浆-非变质作用)。铜矿产地主要分布于卫宁北山地区、香山地区、南西华山地区及六盘山南部地区,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其中以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为主。根据对现有矿床(点)的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将岩浆热液型和陆相沉积型作为重点预测类型。依据矿床成矿系列的物质组成,厘定出5个与铜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铜矿成矿谱系,提升了铜矿成矿规律研究的程度,为宁夏铜矿资源的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布伦口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甜水海地体,属于布伦口—桑株塔格铁铜金成矿带。区内已发现20多处铁—铜—金矿床及矿化点,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矿床赋存于碳酸盐岩建造内,后期受构造热液叠加改造,为沉积变质加后期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矿床整体上体现出地层含矿、构造控矿、热液改造及多期成矿的特点。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矿体特征的综合分析,并类比典型矿床,总结成矿规律,分析找矿潜力,提出层位岩性、地质构造、热液蚀变及化探异常等找矿标志,初步认为本区具有寻找大型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铜矿床和超大型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扬子北缘震旦系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扬子北缘已发现的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震旦系地层中,新近发现的多个大、中型铅锌矿床表明区域找矿潜力巨大.通过对扬子北缘震旦系中铅锌矿形成的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岩相古地理、地质流体等成矿条件的系统研究,分析区域成矿的特点,认为区域含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矿金属来源于震旦纪-寒武纪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海水,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矿床形成受背斜(穹窿)构造控制.初步建立铅锌矿的成矿模式,以期服务于本区铅锌矿床的勘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铜陵市荷花山矿床的成矿条件,给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以铜陵市荷花山为例,对金银铅锌矿床展开深入地质调研。结合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经济条件分析矿区概况,发现该地区水资源充沛、采矿业发达,以矿立市。研究发现铜陵市荷花山金银铅锌矿床地表层出露现象较为显著,从志留系层间厚度、泥盆系、石炭系三方面获取金银铅锌矿床地层特征;根据矿区褶皱带、断裂带分布情况,获取区域构造特征;铜、金、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作用为岩浆侵入包括热液型铅锌矿(荷花山式)、沉积热液叠改型铜多金属矿(新桥式)、斑岩型铜矿(舒家店式)和矽卡岩型铜矿(凤凰山式)4种类型。根据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了矿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辽宁滑石矿床集中分布于营口一宽甸地区。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的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大理岩夹于母片岩是滑石的主要含矿层位和容矿岩石,矿床受控于区域东西向的营口草河口复向斜两翼的层间挤压破碎带,其成矿与区域变质作用关系密切,矿床属镁质碳酸盐岩热液交代成因。依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划分五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王彦君 《矿冶》2020,29(4):23-28
通过对紫金山东南矿段铜钼(金)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分析,指出铜钼矿化带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处于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的上部,金矿化带赋存在表生氧化带的英安玢岩、隐爆角砾岩中。经过对矿石的组构特征、矿物生成顺序等特征分析,将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分为斑岩热液期、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期、表生氧化期三个主要矿化期次,进一步将斑岩热液期分为黑云母-钾长石化阶段、石英-绢云母化阶段、碳酸盐化阶段三个阶段;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期分为地开石化阶段、明矾石化阶段、硅化阶段三个阶段。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运清  王立发 《采矿技术》2011,11(6):112-115
黄沙坪矿区内隐伏的铅锌银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系石磴子组灰岩中,矿床受4个呈"#"字形圈闭构造的断层及复式背斜控制,属于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所有矿床划分为301矿带和304矿带,其中301矿带位于F1断层上盘,F2断层以下;304矿带位于F1断层下盘,上银山背斜西翼测水组以下。两矿带均存在从铁钨钼到铅锌铜银的矿化分带,同时也存在从矽卡岩矿床到热液型矿床到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素以“有色金属之乡”著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钨、锑、铋矿的探明储量排名全国第一,锡、铅、汞矿的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分析了湖南省9种有色金属优势矿产的主要矿床类型,即层控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汝阳县上寨铅锌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隆起区与台缘坳陷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在成矿带上位于白土—西灶沟钼铅锌银铜成矿带东段府店钼铅锌银多金属矿田北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初步评价为一小型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但矿区内成矿构造较多,工程控制程度相对较低,矿体深部延伸情况未控制,有进一步勘查的必要。加强对上寨矿区铅锌矿成矿类型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该区找矿,也有在该区或邻区发现大中型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La Yesca银多金属矿区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带的科迪勒拉褶皱带上,处于西马德雷火山岩带南部与墨西哥中部火山岩带西段北部的交汇部位。该矿位于墨西哥块状硫化物型Cu Pb Zn Au Ag成矿带北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查明该地区银多金属矿床资源潜力及其成矿规律,相继开展了1∶25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 000地质简测、1∶2 000地质简测、槽探、钻探施工等。研究表明:①新近系Tm组地层为主要的含矿层,矿床在空间上都与破火山口构造边缘同心状切向断裂、断裂带关系密切;②矿床工业类型为银锰铅锌型,矿床成矿元素分带展布,深部为铅锌银矿床,含少量锰,中上部及周边为银锰伴生铅锌矿床,顶部为锰银铅锌矿床;③矿区内共圈出了27条矿化蚀变带(矿带),33条矿体,矿床Ag平均品位为243.18×10-6,Ag金属量4 416 t;④La Yesca银多金属矿为一大型蚀变岩型低温热液银锰多金属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银多金属矿区的成矿规律,探讨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东昆仑索拉吉尔铜钼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矿床,其特征为含矿热液沿构造贯入矽卡岩和大理岩地层中成矿。笔者总结了索拉吉尔铜钼矿的成矿系统,认为昆北早古生代中期(奥陶-志留纪)弧后裂陷,热水沉积了滩间山群岩系,成为初始矿源层,印支期岩浆活动为该区带来了强大的热动力条件,热液交代作用重塑了层矽卡岩。成矿元素沿构造薄弱的破碎矽卡岩以及大理岩中发生矿化富集,叠加成矿。论文对该成矿带的开发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在肯德可克建设矿城的充要条件。   相似文献   

13.
丁头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威宁-六盘水Pb-Zn-Ag成矿带,丁头山短轴背斜近轴部,是贵州省重要的铅锌金属资源地之一。丁头山地区先后发现有丁头山、双凤山、冷饭田、电水河等铅锌矿床(点),丁头山短轴背斜控制了矿床(点)的分布。近年来,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以"构造控矿"新思路开展新一轮找矿,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综合分析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认为丁头山铅锌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并指出了丁头山矿区及外围具有形成大中型矿床的找矿前景,应该加强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矿区位于北祁连西段铜铅锌金铁钨锰铬多金属成矿带中,奥陶纪岛弧型蛇绿岩套出露的较为完整.矿区可划分为两个成矿系列,即蛇绿岩同生矿化系列和蛇绿岩后生矿化系列.蛇绿岩同生矿化系列为岩套底部的变质超基性岩(蛇纹岩)的岩浆成因的铬铁矿;蛇绿岩后生矿化系列为岩套形成后经后期岩浆活动提供热源和大量的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形成破碎带蚀变岩型的中低温热液铜矿化.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矿石特征、矿化阶段的系统阐述,揭示了该矿床的成因,明确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冶铁矿主要产于燕山期闪长岩体南缘与三叠系灰岩的接触带上。通过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的研究探讨,建立了3种矿床模式,即矿浆贯入式、热液交代式及矿浆贯入—热液交代过渡式,并列举分析了3种模式分布的代表性区域。通过对大冶铁矿矿床成因模式的探讨,指导其后期外围及深部找矿勘查工作和区域找矿勘查部置。  相似文献   

16.
古伦沟铅锌铁矿大地构造位置为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沟弧带金、铅、锌、铜、钼成矿带与巩乃斯石炭纪裂谷带,南邻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晚古生代弧后盆地金、铜、铁成矿带。古伦沟铁铜多金属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灰白色薄层状微晶灰岩裂隙中及花岗闪长岩中,成因类型为后期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东谷水—歪脑地区铜铅锌矿床位于太行山东麓铁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带南端,结合区内找矿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矿体受NNE、NWW向断裂、层间顺层破碎带及喀斯特古岩溶的控制,喀斯特古岩溶中的铅矿体呈视层状、透镜状、豆荚状展布,陡倾的NNE向断裂中铅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及囊状展布;2东谷水—歪脑一带铜铅锌矿区含矿岩系为寒武纪碳酸盐岩或藻礁碳酸盐岩、含海相蒸发岩及含油气地层,矿床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3矿石以角砾状、块状为主,仅在断裂带重晶石脉中可见脉状、侵染状方铅矿矿石,矿石类型以角砾状、块状、重晶石铅矿为主;4矿区内矿化与岩浆岩无直接联系,铜铅锌矿床附近可能并不存在同成矿期的局部高地热梯度场;5矿区内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均与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相似。根据矿床产出、分布特征,讨论了成矿规律,系统总结了找矿标志,构建了矿区综合找矿模型,并划分了5处找矿靶区。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铜铅锌矿床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国铅锌矿床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类型较齐全、成矿作用复杂多样,但成矿地质时代及成矿期相对集中,研究矿石矿物特征对分析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以及找矿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荒田铅锌矿矿石矿物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硫化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及白云石;氧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菱锌矿、白铅矿及异极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矿物穿插交代关系等,确定了主要矿物的生成顺序,并将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期、热液硫化物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硫化物期为主要成矿期,此外闪锌矿-方铅矿阶段的成矿温度为226~290℃之间,属中温热液成矿。因此,荒田铅锌矿床属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19.
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豫南—鄂北萤石矿矿集区华家河一带,属于其中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之一,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主要受北东—南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主要为新元古界武当(岩)群一岩组的白云斜长片麻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随州吴山铜钼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以及成矿要素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与花岗(斑)岩体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岩体的侵位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矿源和热动力源,可能是Mo矿富集成矿的主要供给源,但不排除围岩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属岩浆热液型铜钼矿床,并建立了矿区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