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平面排列的多根垂直地极接地电阻解析公式,导出了直线排列的多根垂直地极接地电阻通用公式。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新公式与计算机数值算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浅析垂直接地极对地网的降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多根垂直接地极之间的电流屏蔽效应,给出了均质土壤中垂直接地极对正方形接地网接地电阻的降阻率公式,得出了垂直接地板对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效果并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双层土壤中组合接地棒接地电阻的新解释公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等值土壤电阻率的概念和已提出的双层土壤中单根接地棒接地电阻的解析公式,导出了双层土壤中N根组合接地棒接地电阻的解析公式。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新公式与计算机数值算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层土壤中单根垂直接地棒的接地电阻公式,导出了任意布置的N根垂直接地棒组的接地电阻公式,与国外的Schwarz半解析公式,Nahman半解析公式以及Chow等人的解析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文提出的新公式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和更好的计算精确度,可供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5.
单根垂直接地极在均匀土壤冰冻前后工频接地电阻值的变化会影响防雷接地检测的误差和防雷接地的效果。鉴于此,利用CDEGS软件对单根垂直接地极在均匀土壤产生冻土前、后的接地电阻值R1、R2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数据得出:影响该接地电阻值的主要因素有反射系数、冻土厚度和垂直接地极的长度;当垂直接地极在冻土层时,R1与R2之间满足线性变化的关系式;当垂直接地极穿过冻土层时,R1与R2之间满足非线性变化的关系式;与CDEGS的仿真值相比,垂直接地极在冻土层时,采用提出的拟合公式得到接地电阻的相对误差在±5%左右;垂直接地极穿过冻土层时,采用提出的拟合公式得到接地电阻相对误差绝对值在5%~1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两层土壤任意形状接地网电阻的解析公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等值土壤电阻率的概念,以已提出的两层土壤中正方形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公式为基本数学模型,导出了两层土壤中任意形状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解析公式,与计算机数值算法比较,所提出的新公式的计算误差通常小于10%。  相似文献   

7.
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对保障人员、设备安全特别重要,敷设斜接地极是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重要措施。为确定斜接地极降阻效果,采用CDEG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斜接地极布置位置、角度、长度、根数等对不同面积接地网的降阻效果和特征,进而确定了斜接地极的布置方式,并将斜接地极与垂直接地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敷设斜接地极能够有效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特别是对100 m×100 m以下地网降阻效果较好;均匀土壤中斜接地极降阻效果优于垂直接地极;分层土壤结构中,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取决于实际土壤结构。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降阻措施。  相似文献   

8.
垂直接地极对发电厂、变电所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直接地极对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电阻的影响并不是随着垂直接地极数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多根垂直接地体之间因屏蔽作用而不能发挥有效的降阻作用。接地网外缘装设垂直接地极、且垂直接地极之间的间距大于其长度的2倍时,对整个接地网才有降阻作用。同时,在主变压器、避雷针、避雷器下面的集中接地装置装设垂直接地极可以加强冲击电流的扩散。  相似文献   

9.
接地网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的重要设施,垂直接地极是变电站降低接地电阻的常用措施之一。文章选取110kV、220kV、500kV和1000kV电压等级变电站中的典型接地网进行仿真研究。对于均匀土壤,从接地网面积、垂直接地极长度、根数3方面研究了垂直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并引入了垂直接地极长度与接地网对角线长度的比值来描述不同面积接地网中垂直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对于双层土壤,将接地网分为大面积和小面积两类,研究了反射系数和上层土壤厚度对垂直接地极降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垂直接地极对于所在土壤存在下层低电阻率的接地系统尤其有效。  相似文献   

10.
接地网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的重要设施,垂直接地极是变电站降低接地电阻的常用措施之一。文章选取110 kV、220 kV、500 kV和1 000 kV电压等级变电站中的典型接地网进行仿真研究。对于均匀土壤,从接地网面积、垂直接地极长度、根数3方面研究了垂直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并引入了垂直接地极长度与接地网对角线长度的比值来描述不同面积接地网中垂直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对于双层土壤,将接地网分为大面积和小面积两类,研究了反射系数和上层土壤厚度对垂直接地极降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垂直接地极对于所在土壤存在下层低电阻率的接地系统尤其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等值半球变换法,以双层土壤中半球电极接地电阻的简化公式为基本数学模型,导出了双层土壤中埋入上层土壤内的垂直电极接地电阻的简化计算公式。与垂直电极接地电阻的无穷级数理论公式以及计算机数值算法比较,所提出的简化公式的计算误差通常小于3%。  相似文献   

12.
韩志萍  袁泉  朱江 《陕西电力》2005,33(1):33-35
垂直接地极对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电阻的影响并不是随着垂直接地极数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多根垂直接地体之间因屏蔽作用而不能发挥有效的降阻作用.接地网外缘装设垂直接地极、且垂直接地极之间的间距大于其长度的2倍时,对整个接地网才有降阻作用.同时,在主变压器、避雷针、避雷器下面的集中接地装置装设垂直接地极可以加强冲击电流的扩散.  相似文献   

13.
王洪泽 《广西电力》2002,25(1):27-29
基于等值半球变换法 ,以双层土壤中半球电极接地电阻的简化公式为基本数学模型 ,导出了双层土壤中埋入上层土壤内的垂直电极接地电阻的简化计算公式。与垂直电极接地电阻的无穷级数理论公式以及计算机数值算法比较 ,所提出的简化公式的计算误差通常小于 3%。  相似文献   

14.
基于等值半球变换法,以双层土壤中半球电极接地电阻的简化公式为基本数学模型,导出了双层土壤中埋入上层土壤内的垂直电极接地电阻的简化计算公式。与垂直电极接地电阻的无穷级数理论公式以及计算机数值算法比较,所提出的简化公式的计算误差通常小于3%。  相似文献   

15.
三层土壤中垂直棒接地电阻的解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洪泽 《广东电力》2006,19(11):10-14
基于等值土壤电阻率的概念,导出了三层土壤中垂直棒接地电阻解析计算公式。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解析公式与计算机数值计算法结果相比较,计算误差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剑刚 《上海电力》2010,23(1):59-61
复合接地网是现今变电站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接地技术。文章以10/0.4kV配电站接地网设计为例,介绍了接地装置的设计和计算公式。文章认为,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值的有效方法是增加接地面积、增加垂直接地极长度和降低土壤电阻率,并提出了采用垂直接地极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国外学者提出的“等值镜象法”为基础,给出了双层土壤中圆环接地极接地电阻的简化计算公式,并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编制的接地参数通用计算程序(CGP3)为基准,对该简化计算公式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公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8.
王洪泽 《广西电力》2001,24(2):7-10
基于等值土壤电阻率的概念 ,以已提出的两层土壤中正方形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公式为基本数学模型 ,导出了两层土壤中任意形状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解析公式 ,与计算机数值算法比较 ,所提出的新公式的计算误差通常小于 10 %。  相似文献   

19.
斜接地极对改善接地网接地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对接地网增加不同形式接地极的效果,分析了斜接地极对改善接地网接地性能的作用及其优点。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斜接地极不仅可以起到深井接地极的作用,在无需征地的情况下还可以起到等效扩大接地网面积的作用。且斜接地极相互之间的屏蔽作用比垂直接地极的屏蔽作用小得多,因而在均匀土壤中使用斜接地极比使用相同长度的垂直接地极更有效。当深层土壤电阻率高于表层土壤电阻率时,使用斜接地极的均压降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UHVDC垂直接地极技术经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800 kV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的备选极址概况,选取理论上适合采用垂直型电极的极址,设计了几种垂直接地极的不同布置形式,在子电极长度不变其它参数改变和子电极根数不变其它参数改变2种情况下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性能的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几种方案中跨步电压和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但都存在接地极附近土壤温升过高的现象。几种垂直接地极布置形式中各项技术指标相对最优的方案与双圆环水平布置接地极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表明,水平双圆环接地极较垂直接地极在现场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