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潍坊柴油机厂设计的6160A-17柴油机曲轴强度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计算,对使用不同材料的曲轴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使断轴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CY6102柴油机曲轴疲劳强度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6102BQ型柴油机为重点,介绍了6102柴油机曲轴的计算、试验结果和设计的主要改进。对曲轴断裂作简要分析。对6102柴油机一疲劳强度 和可靠性 评价;对曲轴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及其限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6160柴油机前端传动齿轮点蚀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曲轴扭振载荷计算,发现曲轴扭转振动所形成的冲击负荷远高于齿轮正常值。疲劳强度校核表明,齿轮名义工作应力超过其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值,从而引起齿面点蚀的发生,认为曲轴扭振过大是造成齿轮点蚀的主要原因,加装曲轴扭振减振器是解决点蚀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曲轴静动特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4190柴油机曲轴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维建模,研究了整体曲轴的变形和应力状态,校核了曲轴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强度,探讨了目前曲轴应力有限元计算中广泛采用的单拐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并对曲轴进行了模态分析,为柴油机改进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110/125Z柴油机轴系扭振与减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6110/125Z柴油机飞轮螺栓断裂问题对柴油机轴系进行扭转振动分析,改进扭振减振器设计减小曲轴后端附加扭振力矩,解决了飞轮螺栓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6.
ANSYS环境中柴油机曲轴静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法,对S195柴油机曲轴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Pro/E三维建模,研究了曲轴的变形和应力状态,校核了曲轴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强度,探讨了目前曲轴应力有限元计算中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曲轴进行了模态分析,为柴油机优化、改进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斌  牟恕宽  韦江  徐永绥 《内燃机》2006,(5):16-19,23
重点讨论了内燃机车用16V240ZJ型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曲轴动平衡方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改进的措施。提出曲轴轴系按平衡相位组装和整体进行动平衡的合理建议,并且对柴油机曲轴轴系整体动平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从而对于减小柴油机整机振动,改善柴油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ANSYS有限单元法,对6105柴油机曲轴进行了整体三维建模,就有限元分析中建立模型时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对应力的影响做了分析比较,对整体曲轴进行了静强度、刚度的分析校核,为柴油机曲轴改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柴油机曲轴前端油封和后端油封在台架试验时出现漏机油问题,从设计、安装角度对漏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改进设计。台架试验和实船验证表明:改进设计效果显著,有效解决了曲轴前后端漏机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进气脉动效应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扼要的叙述,介绍了进气脉动效应的一种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对6160A型柴油机利用进气脉动效应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该机采用进气脉动效应的进气管进行设计和计算,对其试验结果作了初步的分析,并指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进气脉动效应,使6160A型柴油机的功率至少提高19%以上,排温降低60~80℃,柴油消耗率也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1.
覃万庆 《内燃机》2001,(1):20-23
通过对R175A柴油机曲轴疲劳强度验算的实例,阐述快速计算法在柴油机曲轴疲劳强度验算中的应用,及其对柴油机曲轴设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惠珍  李君 《内燃机学报》1991,9(3):221-226
本文提出了汽车发动机曲轴多工况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在柯特-多兰模型和海巴赫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堤坝”模型,然后用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和可靠性理论对某柴油机曲轴进行了可靠性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曲轴可靠度大幅度提高,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将6缸280机车柴油机曲轴应用到船舶领域后轴系扭振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为之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计算,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重新设计的6缸280ZC/D船机曲轴无论在结构和性能上均能满足船机规范要求,达到了整机轴系扭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轴系扭振减振器的最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多质量综合分析法结合现代最优化技术对内燃机轴系扭振减振器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减振器参数在可能范围内的优选组合以使整个轴系动态特性达到最优。其中包括发动机在全部运行工况范围内轴系扭振幅值的均方根值最小及各部位间的相对幅值小于许用值。这样既保证了曲轴运转安全可靠,又使轴系转动能量的耗散最小。本文以一台6缸柴油机为例,进行了轴系扭振减振器的最优化设计,装机实验结果表明其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还提出了内燃机轴系扭振减振器最优化设计的全套电算通用程序。该程序可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内燃机轴系扭振减振器的优化设计,也可用于弹性阻尼减振器及动力减振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基于知识的设计理论和灰色模糊方法建立了曲轴设计的专家系统。视该系统为两多维空间灰色映射靶的射靶问题,从而提出了该系统构成及其相应的搜索策略,并以船用6160A型柴油机曲轴设计为实例,建立了6160A曲轴的改型设计6160B曲轴的专家系统,采用了光弹性试验验靶,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曲轴设计提供了一种智能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段晓霞  苏铁熊 《内燃机》2010,(5):11-13,17
在分析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行为和曲轴轴承的动态润滑的基础上,建立该系统的动力学与流体动力润滑耦合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利用AVL Excite Designer动力学分析软件,以WD615柴油机八平衡块曲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主轴承和连杆轴承油膜压力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这种算法对柴油机曲轴轴承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R175小型柴油机曲轴的结构特点及生产线的工艺设计流程。为强化曲轴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其制造质量和效率,本文重点对生产线所采用的新工艺作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曲轴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数字化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ADAMS建立了一种柴油机曲轴系统的刚性体和柔性体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测试,得到柴油机的主轴承载荷,活塞侧向力等仿真数据,并针对两种系统分别对其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为此类型柴油机的曲轴轴系动力学耦合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