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微波辐照方法将碳微球(CMSs)接枝在羊毛纤维表面。研究了CMSs悬浮液的制备工艺对羊毛纤维接枝率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炭化残渣量转换极限氧指数(LOI)的方法测试阻燃羊毛纤维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CMSs的接枝率达到6%时制得的阻燃羊毛纤维的LOI值可以达到29.5%,使羊毛的阻燃性能提高了17%,洗涤30次后L...  相似文献   

2.
宋英豪  薛宝霞  彭云  杨雅茹  白洁  牛梅 《材料导报》2018,32(22):3961-3966
结合阻燃剂复配技术,以碳微球(CMSs)与聚磷酸铵(APP)为添加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CMSs/APP/PET复合材料。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扫描电镜(SEM)等对CMSs/APP/PE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CMSs与APP的配比及含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单独添加3%CMSs可使PET的LOI值提高到25.1%,释热速率峰值(PHRR)从513.22 kW/m2下降到382.51 kW/m2,但该复合材料不能通过UL-94的测试;单独添加3%APP仅可使PET的LOI值提高到21.9%,但其UL-94可达到V-0级。通过探讨不同配比的CMSs/APP对PET阻燃性能的研究发现,在CMSs/APP的添加量为2%,质量比为1∶2时,CMSs/APP/PET复合材料的阻燃效应最佳,其LOI值可达27.5%, PHRR值下降了45.4%,总产烟量(TSP)由14.4 m2下降到12.4 m2,残炭量由13.2%增加到17.3%,且UL-94可达到V-0级,可满足PET在不同燃烧方向的阻燃要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具有绿色环保、高比模量和低成本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关注,改善其易燃和易吸水特性成为这些年的研究热点。为研究阻燃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吸水特性,以亚麻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Flax/Phenolic,FP)为研究对象,利用甲基膦酸二甲酯(Dimethyl methylphosphonate,DMMP)接枝的方法对亚麻纤维进行阻燃处理,探索最佳处理工艺。研究DMMP接枝阻燃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及吸水对于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并与物理浸渍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MMP接枝法具有更高的阻燃效率和更好的抗吸水性能。相较于DMMP物理浸渍,由DMMP接枝亚麻纤维所形成的化学键难以被水分子所破坏,吸水30天后,DMMP接枝的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性能、放热和烟雾释放相较于吸水前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吸水后阻燃性能保持良好。另一方面,接枝法对于吸水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的负面影响也低于物理浸渍法。  相似文献   

4.
赵盼盼  李丽萍 《材料导报》2017,31(6):115-119
以聚磷酸铵(APP)和次磷酸铝(AHP)为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g-PP)为界面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丙烯(PP)/木粉(WF)复合材料。采用UL-94垂直燃烧、氧指数(LOI)、热重分析(TGA)探究了阻燃PP/W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和热分解过程。实验表明,当APP与AHP质量比为9∶1时,LOI值为28.3%,垂直燃烧UL-94达到V-0级。TGA和DTG测试表明,APP与AHP复配能降低木纤维的分解温度,使复合材料提前成炭,达到阻燃作用;加入APP与AHP的PP/WF复合材料的成炭率提高了141%,其高温稳定性也得到提高。通过SEM观察到,当m(APP)∶m(AHP)=9∶1时,木塑复合材料可形成致密的炭层,具有更好的隔热、隔氧作用,从而提高了阻燃性。结果表明在聚磷酸铵中加入少量的协效剂次磷酸铝可明显提高PP/W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5.
牛梅  杨雅茹  王欣  薛宝霞  张莹  戴晋明 《材料导报》2015,29(8):7-10, 15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碳微球(Carbon microspheres,CMSs)为囊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囊壁的胶囊碳微球(PCMSs),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CMSs/PET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PCMSs形貌、包覆率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TA与EG质量比为1∶10,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7h,催化剂含量2%,乳化剂用量1%时,PCMSs的包覆率及PCMSs/PET复合材料的LOI值均达到最大,其包覆率为36.2%,PCMSs/PET复合材料的LOI值提高到29.8%。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制的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BDP)及其复配体系制备了阻燃ABS,研究了阻燃ABS的物理机械性能、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测试性能(UL94)、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烟气释放。试验结果显示:酚醛树脂(NP)的加入可提高BDP阻燃体系的成炭效果,采用BDP/NP=20%/5%的体系阻燃ABS,材料的冲击性能下降了12.00%,LOI达到29.50%,UL94阻燃性能达到V-0级,av-HRR和pkHRR分别下降了46.40%和40.45%,TTI延长30 s,FGI下降了50.75%,6 min内的SEA上升了31.30%,600℃时成炭率为7.19%;采用BDP/NP/APP=20%/5%/5%时,材料的冲击性能降幅为36.00%,LOI最大可达30.10%,UL94阻燃性能为V-0级,av-HRR和pkHRR最大分别下降50.11%和55.58%,TTI延长35 s,FGI最大降幅为64.32%,6 min内的SEA升幅为20.52%,600℃时成炭率为11.15%;采用BDP/NP/纳米SiO2=20%/5%/7%时,材料的冲击性能上升了20.00%,LOI达到31.20%,UL94阻燃性能达到V-0级,av-HRR和pkHRR分别下降了49.45%和58.09%,TTI延长45 s,FGI降幅为68.34%,6 min内av-SEA升幅为13.00%,600℃时成炭率为16.37%,阻燃ABS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碳微球(CMSs)、碳纳米管(MWNTs)、碳微球(CMSs)与碳纳米管(MWNTs)复配的3种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分别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阻燃改性,制备出不同纳米碳材料阻燃PET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垂直燃烧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和表征了CMSs/PET、MWNTs/PET、CMSs/MWNTs/PE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分散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的CMSs可使PET的LOI明显提高到28.9%,但对其抗熔滴性能的改善并不明显;同质量分数的MWNTs的添加,可有效提高PET的抗熔滴性能,其熔滴数由原PET的24d/min减少为6d/min;且CMSs与MWNTs具有协同阻燃效应,当两者的质量比为1∶2时,CMSs/MWNTs/PET的LOI为27.3%,且其熔滴数仅为4d/min;三者的垂直燃烧级别都由原PET的V-2级上升为V-0级,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但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纤维名称LOI纤维名称LOI18以始2719邪37 21 2890{万纶锦纶睛纶阻燃睛纶维纶阻燃维纶犯醋酸纤维聚碳酸脂聚甲醛聚乙烯聚苯乙烯 棉阻燃棉羊毛阻燃羊毛预氧丝20251547l8183024一253255一60纶纶纶给氯涤芳各种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 ~~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子束辐照接枝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亚麻织物的表面。研究了单体浓度、浸泡时间、辐照剂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改性前后的亚麻织物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酰胺(AM)被成功地接枝到了亚麻织物表面。热重分析表明接枝以后的亚麻织物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实验结果显示当接枝率达到36.78%时,其LOI值可达23.69%,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分别为5.2和1.7s,表明接枝以后的亚麻织物的耐燃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共混法与阻燃剂复配法制备了MWNTs/CMSs/PET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极限氧指数法(LOI)、UL94垂直燃烧法、锥形量热仪(Cone)及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TG-IR)表征了样品的结构、阻燃性能及热降解行为,分析了MWNTs/CMSs阻燃PET材料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当MWNTs/CMSs添加量为1%(质量分数),MWNTs与CMSs质量比为1:1/2时,二者可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有利于MWNTs/CMSs在PET基材中发挥协同阻燃作用。与纯PET及CMSs/PET相比,MWNTs/CMSs/PET能有效降低火灾危险性。MWNTs/CMSs阻燃PET主要是通过MWNT与CMSs两者的协同作用延缓PET热裂解行为,一方面MWNTs在其燃烧时可在PET表面形成致密的网络状炭层结构,减少了熔滴的产生;另一方面CMSs其燃烧时在PET表面形成湍流炭,以此阻止氧气和热量进入PET内部,同时释放出不燃气体CO2以降低周围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阻止燃烧的继续进行,最终实现了MWNTs/CMSs/PET材料的良好阻燃。  相似文献   

11.
聚磷酸铵及季戊四醇膨胀型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阻燃环氧树脂的氧指数(LOI)随AP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APP添加量达到20%时,阻燃环氧树脂的垂直燃烧性能达到V-0级。在APP阻燃环氧树脂中引入成炭剂PER使得体系的LOI值有所降低,但适量PER的引入使得阻燃体系的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热失重(TG)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阻燃的环氧树脂相比,阻燃环氧树脂的初始分解温度有所降低,但在高温下阻燃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好。此外,还采用了激光拉曼光谱对阻燃环氧树脂燃烧后的炭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阻燃环氧树脂的氧指数(LOI)随AP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APP添加量达到20%时,阻燃环氧树脂的垂直燃烧性能达到V-0级。在APP阻燃环氧树脂中引入成炭剂PER使得体系的LOI值有所降低,但适量PER的引入使得阻燃体系的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热失重(TG)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阻燃的环氧树脂相比,阻燃环氧树脂的初始分解温度有所降低,但在高温下阻燃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好。此外,还采用了激光拉曼光谱对阻燃环氧树脂燃烧后的炭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极限氧指(LOI)、水平垂直燃烧(UL-94)、热重分析法(TGA)、锥形量热(CONE)等方法研究了新型膨胀型阻燃剂(SNP)对聚碳酸酯(PC)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PC的SNP最佳添加量为0.075%(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LOI达到34.75%、UL-94 V-0级别,其点燃时间(TTI)减少40%、烟热释放量的峰值(PSPR)降低16.7%、火势增长指数(FIGRA)降低56%、峰值热释放速率时间(TPK-HRR)是原料PC的1.6倍,呈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抑烟效果。SEM研究表明,SNP阻燃PC存在凝聚相和气相双重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六氯环三磷腈的苯胺氨基化,合成出了六-苯胺基-环三磷腈(HACTP)。将HACTP作为阻燃剂加入聚乙烯醇中进行共混纺丝,制得具有良好阻燃效果的聚乙烯醇纤维。通过各种表征手段研究了阻燃纤维的阻燃性能、热分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ACTP含量增加,阻燃PVA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和残炭率随之增加,而其拉伸强度却呈下降趋势。当HACTP的质量百分数在10%~15%,PVA纤维的拉伸强度≥3.2 cN/dtex,其极限氧指数≥28%,PVA纤维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阻燃处理对瓦楞纸板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磷酸胍、纳米二氧化硅、NH_4Cl改性4A分子筛、甲基纤维素、Cu(NO_3)_2改性4A分子筛共混制备无机无卤复合阻燃剂,利用超声波浸渍的方法制备阻燃型瓦楞纸板,根据国标对瓦楞纸板的主要物理性能进行测量,采用垂直燃烧实验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瓦楞纸板的阻燃效果,采用热重分析(TG)、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阻燃前后瓦楞纸热稳定性、残炭率、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剂含量以及化学官能团的变化。结果经阻燃处理后,瓦楞纸板的吸水性、边压强度和耐破度分别提高了33.3%,53.7%,14.5%,剥离强度下降了4.5%;阻燃瓦楞纸板的炭化长度为20.3 mm,达到了GB/T 14656—2009中的阻燃纸板技术性能指标,氧指数达到28%(比对照样提高了47.4%);TG分析显示阻燃瓦楞纸板的成炭率提高了111.09%;FE-SEM、EDS和FTIR分析结果显示,阻燃瓦楞纸板的纤维表面存在微米级粒子,这些粒子中的元素除C和O外,还有N,P,Cu等阻燃剂成分。结论复合阻燃剂的施加可提高瓦楞纸板的阻燃性能和物理强度,阻燃剂的覆盖和燃烧时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均对抑制燃烧起到了重要的凝固相阻燃和气相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次磷酸铝(AHP)为阻燃剂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改性。采用锥形量热、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LOI)系统评价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拉伸强度、无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测试,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对AHP阻燃木粉/HDPE(WF/HDPE)复合材料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HP、木粉(WF)及WF中的结合水构成膨胀阻燃体系,AHP质量分数为30%时,WF/HDPE复合材料达到垂直燃烧V-0级别,LOI值达到25.5%,阻燃性能显著提高。AHP的加入使WF/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先用酸氧化法修饰碳微球(CMSs)的表面,再用化学合成法将苯胺(An)接枝在CMSs上制备CMSs-An复合物,最后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CMSs-An/PET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TG)、氧指数仪和垂直燃烧仪等手段对其形貌结构、分散性、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原始CMSs相比,苯胺修饰后的CMSs-An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性提高了,使CMSs-An/PET的抗拉强度比CMSs/PET提高了20.8%;与纯PET相比,CMSsAn/PE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其极限氧指数提高了7.5达到29.2,垂直燃烧级别由V-2级上升到V-0级。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膨胀型阻燃剂(IFR)为主阻燃剂、有机蒙脱土(OMMT)为协效阻燃剂,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采用UL-94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LOI)、热失重(TG)及拉伸等测试分别表征PP/IFR/OMM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了IFR和OMMT对PP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线光谱仪分析了试样物质组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试样的外观形貌。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使PP/IFR复合材料体系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得到极大提高。当添加2%(质量分数)OMMT,PP/IFR/OMMT复合材料的LOI值从18%上升到23%,阻燃级别从NR提升到V-0,并且无熔滴滴落,同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较好,拉伸强度达到34.46MPa,断裂伸长率能达到107.19%。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光辐照法制备抗菌羊毛纤维,主要研究了抗菌功能母液的制备工艺对抗菌羊毛纤维接枝吸附率和抗菌率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观察抗菌羊毛纤维的形貌及其结构。结果表明,抗菌剂的质量分数为1%,溶液的pH值为10,在70℃条件下,利用超声分散20min制得的抗菌功能母液制备抗菌羊毛纤维,可以获得抗菌率达98%、洗涤30次后抗菌率仍在55%以上的抗菌羊毛纤维。  相似文献   

20.
表面接枝是解决黄麻纤维与树脂不相容关键技术之一。采用高活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将腰果酚(CNSL)接枝于黄麻纤维。通过接枝前后黄麻纤维的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吸水率、接枝率、热分析的表征。研究表明,CNSL-TDI接枝到黄麻纤维上,接枝率为15.27%;吸水性能得到改善,吸水2d后的吸水率最大值为17.7%;耐热性得到提高,在350℃时,未经CNSL-TDI接枝的黄麻纤维失重率为61.27%;而经CNSL-TDI接枝的黄麻纤维失重率为27.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