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渗透率不断升高,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对设备和人身安全以及电网稳定的影响日趋严峻。但是,由于光伏短路电流受限、故障行为受控、输出特性耦合造成配电网故障过程具有多态性,可能使得中性点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单相故障选线准确度进一步降低。文中提出了基于光伏自适应注入附加特征信号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法。兼顾光伏低电压穿越要求、故障识别需求和设备安全,提出了光伏自适应特征频率电流注入策略,解析了配电网中特征频率电流的分布,分析了馈线的特征频率电流的幅值特征和相位特征,提出了基于特征频率电流特征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保护方法。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实现不同故障位置,以及不同过渡电阻下含光伏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选线。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二次融合成套化柱上断路器的单相接地故障处置准确率低,亟需开展单相接地故障处置考核验证。在运行现场开展单相接地试验受制于安全风险和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不易多次开展。通过建立10 kV真型配电网试验平台,实现了被试品快速接入,灵活复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提出了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单相接地故障处置真型试验方法,有效验证了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单相接地故障处置功能与处置准确率,发现了9项不合格原因。通过真型配电网试验平台的建立,提高了配电网设备入网质量,有效支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和方法难以快速准确检测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电压差值极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压幅值特征,考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区别,揭示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的电压幅值关系。利用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的电压幅值特性,定义线路的电压差值极性系数,建立相应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判据,实现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检测结果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负荷波动和故障角度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抗高阻故障能力。现场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可在3 ms内检测线路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可有效检测2.5 k过渡电阻的单相接地故障,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10kV配电网系统线路故障的判断方法,对故障寻找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推荐使用基于信号注入法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等新技术、新设备,缩短单相接地故障查找时间,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10kV配电网系统线路故障的判断方法,对故障寻找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推荐使用基于信号注入法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等新技术、新设备,缩短单相接地故障查找时间,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配电网中,发生最多的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所以如何快速、正确地确定单相接地故障位置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配电网故障主要有2大类:单相接地故障和相间故障.  相似文献   

7.
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最常发生的故障,准确而快速地确定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位置对排除系统故障,减少事故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精确定位问题,通过采用网络故障时测量点处的电压预存信息,同时利用故障中馈线出口处测得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信号,提出了一种采用差分进化算法的基于阻抗模型故障特征匹配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系统阻抗模型定义了系统故障特征适应度指标,利用枚举法确定故障分支线路,并采用差分进化算法精确定位故障位置。中石化西北油田艾丁变10 k V线路配电网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火彬 《电力设备》2005,6(3):62-64
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发生原因、危害和影响情况,对故障寻测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提出了预防措施,如加强巡视、提高配电网绝缘强度、提高防雷水平和加装分段开关等,并推荐使用“S注入法”TY型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与定位装置等新技术、新设备,以减少单相接地故障的发生率,缩短故障点寻测时间,确保配电网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流微弱、电弧不稳定等原因,解决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故障定位问题存在很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重点研究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及其自动化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电流接地系统具有供电可靠性高、故障时对设备冲击小的优点,但单相接地是长期困扰配电网稳定运行的主要故障之一。通过研究目前配电网现状及接地故障现象,提出解决方案,使配电网更加安全可靠运行,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供电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不同接地方式分布式电源(DG)并网将影响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特征,对于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DG接地方式选择较为灵活,对接地故障电流的影响尤为复杂。针对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建立了旋转型DG并网后的接地故障分析模型,分析了并网DG采用不同接地方式时接地故障点电流、线路三相故障电流与线路正序、负序、零序电流的特征。结果表明,不接地方式DG对接地故障电流基本无影响;但DG采用直接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时,各故障电流将明显增大或减小,甚至从无到数百安培,将会影响系统原有接地保护与三相保护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含DG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的保护配置与DG接地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晶 《广东电力》2008,21(11):9-12
将二维小波分析应用于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中,通过构造零序电流的解析信号,实现了对故障暂态信号幅值和相位相结合的分析.是一种接地选线的新方法。相对于单纯考虑幅值或相位的方法,这种结合分析能够更充分地提取丰富的故障暂态量特征信息.从而更加准确有效地实现故障选线。  相似文献   

13.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探索了单相接地定位现场测试技术。分析了采用二次模拟测试法进行单相接地定位能力现场测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弧光放电装置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测试方法,其能够在现场方便地发生直接接地、稳定电弧接地、间歇性电弧接地、金属性接地、经各种过渡电阻接地、永久性接地、瞬时性接地等各种单相接地现象。论述了基于可控弧光放电装置的移动式单相接地现场测试成套设备的组成,介绍了其应用和现场测试情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现场测试方法和所研制的测试设备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4.
由于雷击等原因,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时有发生。为了避免断线故障导致电机损坏等事故,文章基于相电流特征提出了一种断线故障区段定位新方法。首先利用序网络分析了配电网发生断线故障后的相电压、电流特征,然后根据相电压特征构造了启动判据和故障选相判据,根据相电流相关系数构造了区段定位识别判据。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通信量小的优点,PSCAD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直流偏磁式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点小电流接地系统在我国配电网中占有重要地位 ,消弧线圈的使用是减小单相接地电流 ,消除接地故障和保证系统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一种新型直流偏磁式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 ,可供同行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单一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准确性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并对6种典型故障进行仿真,得到各故障情况下线路的故障测度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证据理论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可以正确选出故障线路,适用面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零序有功电流选线的新型漏电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中压电网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分布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 89C51为核心 ,以直接检测零序有功电流峰值为选线依据的新型漏电保护方案。提高了漏电保护的灵敏性和选线的准确性。系统简单、高效、易实现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电容电流的准确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网电容电流的准确测量是消弧线圈调节、补偿消弧的前提。本文分析了现有电网电容电流检测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单相附加电阻预测故障接地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单相附加电阻后的电网零序电压和接地电阻上的电压,就能在电网正常运行时准确预测出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容电流。设计了基于此新方法,利用DSP实现的智能型电容电流预测装置方案;利用模拟电网对装置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准确预测电网发生单线接地故障时的电容电流、对地绝缘电阻电流、接地点的残流等影响熄弧的关键参数,还能检测谐振电网的补偿状态,且操作安全、测量迅速、简便易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系统可以带电运行两小时。本文针对以上现状,补足之前关注上的缺失,专门研究了该情况对配电网负荷侧和电源侧电能计量回路的影响。本文推导了电能计量装置分别装设在负荷侧和电源侧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能计量回路的数学物理模型,以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前后配电线路有功损耗变化的表达式,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得出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对负荷侧电能计量回路无影响但对电源侧电能计量回路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The compensation of MV distribution systems improves on the one hand the supply quality and imposes on the other hand higher constraints on earth fault detection and location strategies. Three new algorithms for the detection of permanent, resistive single phase earth faults are discussed. After a first implementation in the network, model testing showed the influence of important parameters on the algorithms accuracy, also for transient earth faults. Finally a novel strategy for fault location in compensated systems with a complex radial structure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