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矿区煤质与选煤综合信息集成平台采用模式集成和数据复制法相结合的综合型集成方法,通过标准字典统一共有的数据名称和编码,实现了多类型、多系统、多层次选煤煤质数据的集成,集成了生产、管理、离线、在线等不同类型数据;集成了选煤、煤质、煤销、采煤等多生产系统数据,集成了选煤厂、矿、集团公司、国家和行业不同管理层次数据,实现了跨ORACLE、SQLSERVER、ACCESS以及DCS系统组态软件自带等多数据库平台、跨CAD图形系统多媒体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解决了常见的"信息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井工煤矿各系统数据分散、无法基于三维GIS进行数据融合展示和应急辅助决策实时分析等问题,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业务情况,构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架构的关键基础设施和应急可视化指挥应用,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详细阐述了数据采集与存储、三维井巷工程数字模型、基于图计算的空间集成分析等关键技术。通过在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能够实现井工煤矿多维数据的综合查询和多维展示,既可提升矿山应急处置能力,又可为对其他井工煤矿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VRGIS三维可视化煤矿安全数据集成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基于VRGIS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煤矿安全数据集成系统的集成流程和数据挖掘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Skyline为开发平台,利用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方法建立了煤矿安全数据集成系统.该系统同时集成地理信息数据、实时安全数据、卫星遥感影像等资料.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数据管理、三维巷道建模以及实体模型实时属性调取功能,还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设计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矿超深井安全集控的需求,为快速掌握井下生产环境和安全隐患,构建了一套多源信息集成的二维、三维一体化平台.该平台以 Unity3D为基础,以数据中心为核心,构建了井下真三维场景,同时,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库集成等技术将引起深井岩爆、围岩变形、突水等灾害的安全监测监控数据集成至数据中心,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实现了井下生产安全动态管理.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该矿超深井地质、结构、水文、微震、围岩变形、现场检查等多源信息的可视化集成管理,减少了系统维护人员,可在地表办公室实时远程监控井下生产状况,综合分析生产安全影响因素,为超深井安全管控与快速决策提供辅助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煤矿企业综合自动化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服务总线和插件技术的综合自动化平台集成框架。该框架提供了规范统一的企业服务总线与插件管理方案,实现了异构系统间的实时交互和数据集成。框架立足于煤矿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与融合、集成应用和决策分析等高级应用的开发提供基础平台服务,有效推动了煤矿企业异构系统的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6.
按照煤矿的自身特点,研究了大型矿区煤质与选煤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首次建成了包括集团公司、矿井、选煤厂三个层次的煤质选煤信息标准化集成平台;实现了选煤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控制信息及离线生产信息的W eb实时查询;实现了整个集团公司的选煤、煤质管理信息的动态和静态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在重选过程的实时分析与在线预测、井下煤质分析预测、跨多个数据库平台资源共享等方面有原始创新,并已在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5座选煤厂和6座矿井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GIS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方案,并利用Mapinfo软件平台实现被测点地理信息、实时测量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的集成,实现了矿井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控与远程管理,提供了GIS技术在安全监控、管理、处理工作中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技术的选煤生产过程信息实时查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选煤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在分析远程监控系统和实时数据传递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技术的矿区选煤生产过程信息实时查询系统的体系结构。从系统开发角度出发,研究了煤炭企业内部Intranet网络上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及发布的全过程信息流,设计了Web实时查询系统的工作构架,研制了安全隔离式生产控制网向管理网单向数据传递接口,由此实现了集团公司多家选煤厂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与控制信息的Web实时查询。通过实际应用和长时间的运行表明,本系统具有系统安全可靠、数据传送实时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枣矿集团的网络通讯环境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开发了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煤矿应急救援平台,分析了该救援平台的"1139"结构模式,详细介绍了多源数据统一集成与共享服务、多源数据统一集成平台逻辑结构和多源数据统一集成的实现方式。通过对不同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初步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统一监测监控、预警预测、综合研判、信息共享、多级联动、协同救援和应急调度管理。枣矿集团通过应急救援平台的建设,提高了企业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决策指挥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矿生产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异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可视化信息系统。该系统在基于物联网体系结构下,采用SOA架构和OPC技术,使煤炭生产的各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解决了现有煤矿信息系统中不同系统之间信息交互困难的问题。从物联网的应用层出发,设计了一个可视化的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将井下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OPC功能模块和以太网传输至三维功能模块,进行数据挖掘、态势分析和三维展示,从而实现对煤矿生产系统的可视化集成和管理。此外,本文采用TCP/IP网络技术,在已有平台上构建了煤矿井下广播系统。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11):330-333
为了研究水分对褐煤微观特性的影响,采用低温真空干燥的方式对褐煤进行处理得到水分含量不同的褐煤,并对实验的3种煤样进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自燃倾向性分析、原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最可几孔径逐渐增大,煤样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微分孔体积等表征煤样孔隙特征的参数与最可几孔径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物理吸氧量逐渐减小,减缓程度逐渐降低,煤样自燃倾向性加强,由Ⅱ类转向Ⅰ类;煤样中羟基、羧基及醚键会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转弯段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这一实际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19—3号桥基的变形和受力性态以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量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研究表明,施工期间桥幕没有工程安全隐患,既有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CFD技术,对矿用小型轴流式通风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与后导叶之间的轴向间隙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减小,使风机流量和全压均增大,全压效率有所提升,有利于提高通风机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水难以沉降的问题,进行了絮凝剂与复配药剂制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药剂制度相比,复配药剂制度可以获得较好的煤泥水沉降效果,絮凝剂与凝聚剂的最佳药剂量配比为1∶10。  相似文献   

15.
依据作者设计的试验,研究了淋滤液在淋滤过程中对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MSW)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试验数据的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垂直有效应力沿深度方向的衰减规律。试验数据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试验发现,淋滤作用有利于垂直有效应力的传递;淋滤液的自重和浸润作用都将影响MSW的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16.
铁矾类沉淀物的形成对细菌浸矿以及后续的浸出液净化除铁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考察了细菌作用下,不同初始pH值、亚铁的初始量等因素对铁矾类沉淀物形成速率及产物组成的影响,并与无菌条件铁矾类沉淀进行对比,总结了细菌作用下,铁矾类沉淀物的形成动力学规律及产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细菌作用下,铁矾类沉淀物形成速率明显加快,并且产物组成与无菌时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6,(1):260-262
神华神东布尔台煤矿改变开采工艺后,需要对液压支架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理论分析综放端面煤岩体片帮冒落与支架参数支架关系,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综放端面煤体片帮冒顶模型,对液压支架参数与端面煤岩体片帮冒落相互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支架工作阻力与梁端距是影响支架控制效果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8.
《煤矿机械》2019,(2):163-165
主要研究缓冲托辊数量对输送带受冲击区域的峰值压力和压力能的影响。通过测量输送带样品参数建立输送带和托辊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完成对冲击区域的压力峰值和压力能的仿真,确定增加缓冲托辊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输送带的峰值压力和压力能,从而优化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减少输送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水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水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以及现阶段尾矿坝研究中所存在的岩土力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粒径分布、SEM和XRD分析为主要表征方法,从片层疏离程度和团聚体颗粒大小这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水、异丙醇和二甲苯等6种溶剂对膨润土微纳米化的影响。实验表明,质量分数对水相膨润土的粒度分布影响显著,膨润土质量分数从5%下降到0.5%时,其最大粒径分布从4310nm快速下降到712nm,但即使质量分数低至0.1%,膨润土仍难以达到单片层的理想分布。不同溶剂对膨润土分散作用差别较大,水分散的膨润土颗粒结构致密,片层间隙不明显;乙醇、二甲苯、丙酮以及异丙醇分散的膨润土颗粒粒径均一,分别集中在380 nm、390nm、530nm和650 nm,且颗粒片层边缘剥离,片层间距明显,颗粒疏松;小角度XRD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乙醇和异丙醇对膨润土有一定的插层作用。乙醇、二甲苯、丙酮及异丙醇对膨润土会产生明显的微纳米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