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峰 《煤炭工程》2006,(10):114-116
文章研究了计算分形维数的盒维数算法和绘制等值线的三角网方法,编制了分形程序,包括分形维数计算及等维线绘制两个模块,并结合实例,对矿井内断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程序为分形理论在瓦斯地质中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应用提供了一个快捷、方便的工具,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维激光探测技术能有效探测并获取采空区复杂形态的点云数据,进而可构建采空区三角网模型。采空区三角网模型及其剖面能够在空区相邻采场设计、周围构筑物安全分析等方面提供依据。由于采空区实际形态复杂,如何精确生成其剖面轮廓线并有效封闭模型断面成为基于复杂采空区三角网模型任意方向剖面生成技术研究的关键。研究形成了一种新的复杂采空区三角网模型任意方向剖面生成算法,实现了确定任意剖切平面的多种交互方式、基于简化判据的相交判断和交线的提取、交线首尾相邻判断的剖面轮廓线生成,以及结合切耳法、插值和线圈间三角剖分的模型断面封闭等主要功能。实际应用表明:所建立的算法剖面生成效率及生成剖面轮廓线精度高,模型断面封闭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3.
文中比较了传统的几种三角网的生成算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加以讨论,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凸包算法建立等高线离散数据点的无约束三角网,最后提出了基于影响城的对角线交换循环算法以及加入特征点的方法来消除平三角形,生成描述地形更为准确的不规则三角网(TIN).  相似文献   

4.
介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存储、建立及等值线的绘制,对传统等值点追踪算法进行改进,并与传统算法对比,发现改进后的等值点追踪算法简洁易懂,易于实现,同时在建立不规则三角网的时候,减少了存储空间和判断条件。  相似文献   

5.
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与边界线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出发,提出了数字地面模型边界线的自动搜索和不规则三角网生成的算法,以及地性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构建Delaunay三角网的三种方法,将分治法与三角形生长法相结合,利用四叉树模型对离散点集实行含有重叠区域的划分,子区域运用三角形生长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合并时剔除重叠的Delaunay线,从而避免了常规算法建立凸壳和Lop优化的过程,最后结合GDI+接口将高程数据转化为颜色代码,以体现离散点集高程的起伏变化。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利用断面法和Delaunay三角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2种算法思想,重点论述了利用Delaunay三角网中的三角形计算土方的算法思想。首先根据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3个顶点的高程判断此三角形区域是填方、挖方还是填挖方都有。然后根据情况利用合适算法计算三角形区域填挖方量。最后利用Java 3D语言编程开发了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小软件,结合实例计算证明此软件所涉及的算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露天矿土石方量的计算精度,在研究分析方格网法和三角网法2种常用方法的计算原理、适用条件的基础上,以准东地区某露天工程为研究背景,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不同测点间距、不同方格网宽度等条件对土石方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点间距和方格网宽度与计算结果偏差呈正向相关性;方格网法适用于地形地貌变化不大的测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各种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采用基于三角网生长算法的约束三角网进行地形的几何建模。基于Visual C++6.0、Access数据库及OpenGL技术,共同实现离散点的管理和三角网的生成。并在"第三点"的搜索中采用了格网索引,有效的提高了构网速度。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及程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武百超  吴捷  崔继宪 《矿山测量》2010,(1):41-43,47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二叉树的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采用分割合并的思想,将离散点集进行划分,通过对各个所分小块子网的合并,完成三角网的构建。同时,分析了该算法涉及的相邻子网公切线查找、凸壳生成,分层等关键问题,最后依据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分类,结合多种品牌型号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技术参数对比分析,及对准东地区某露天煤矿的实际情况描述,得出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露天煤矿使用中的应用优势和选型考虑的因素。针对目前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提高有效扫描半径、实现仪器的全球视角、软件统一化、数据共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选取矿区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资料,在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对其进行几何处理和主成分分析,并按照原地貌、采掘区、剥离区和复垦区4大类型建立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图。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得到研究区详细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数据,依据数据建立了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线性回归方程以及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3个分析模型,进而为大型露天矿区的生态重建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拉斗铲倒堆工艺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外发达国家已经使用很多年,而在我国尚属首次引进。该技术的引进对丰富我国露天开采工艺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3年多的运行,该工艺系统在黑岱沟露天煤矿的使用逐步成熟。文中将结合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生产实际,分析拉斗铲倒堆工艺在该矿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李志平 《能源科技》2020,18(4):84-86
随着露天矿产量及规模不断加大,矿用卡车也越来越大型化,卡车运行管理已成为露天矿生产安全主要方面。由于卡车行驶中盲区较大,且车体较大,尤其夜间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对矿用卡车夜间作业状态分析,提出矿用卡车示宽灯改造方案,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应用实施,有效降低了卡车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及维护成本,也为露天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单一巨厚煤层露天矿土-岩复合边坡稳定性及空间形态问题,以新疆准东露天矿为工程背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露天矿复合边坡的稳定性及空间形态,分析了复合边坡的潜在滑动模式及稳定性规律,确定了采场与排土场的最大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准东露天矿采场最终边坡角为34°,排土场边坡角为23°,排土场与采场安全距离为150 m时满足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单一巨厚煤层露天矿土-岩复合边坡的滑坡模式为沿排弃物内部的圆弧滑动和以坡体出露弱层面为底界面的组合滑动;在岩体自身重力作用下,单一巨厚煤层露天矿土—岩复合边坡破坏形式为拉张—剪切复合型。  相似文献   

16.
露天边坡的监测与滑坡的预报,一直是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针对中小露天煤矿边坡监测技术水平不高,专项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新邱露天煤矿采用简易的边坡监测技术对其矿坑边坡进行监测。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新邱露天煤矿的边坡监测技术是比较有效实用的。这对其他中小露天矿的边坡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清海 《矿冶工程》2008,28(6):22-23
介绍了露天矿区地形数据采集的方法, 提出了利用南方CASS绘图软件进行露天矿采剥工程量计算的新方法, 并对计算采剥工程量的DTM法和方格网法进行了实例精度分析, 认为DTM法计算方便, 精度高, 适于露天矿采剥工程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basic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rtiary (T) and Quaternary (Q) aquifers near the Piaseczno opencast sulphur mine and the water in the open pit, along with the stratigraphy and hydrogeology of the area, were characterized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inundating the mine with ground water. Ground water quality varied markedly in the opencast area. A distinct stratification was noted in the pit water; total dissolved solids, calcium, chloride, hardness, and hydrogen sulphide increased from the top water level to the bottom of the pit lake.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42- and Cl- in the opencast water were very high, especially in the hypolimnion zone. Based on our preliminary analysis, it appears that an artificial lake formed in the Piaseczno open pit could be used in the future as a fish and wildlife habitat as well as for recreational purposes.  相似文献   

19.
准东煤中钠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向飞  王越  丁华  朱川  张宇宏 《煤炭学报》2015,40(12):2909-2915
利用准东煤田 4个矿区的600余组钻孔煤样和100多个商品煤样的煤质数据,分析了准东煤中钠与灰分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关系;采集了准东煤田部分代表性井田煤层煤样、分层煤样和商品煤样,以及矿区表土样品、矿井水、煤层上覆岩层、煤层夹矸和煤层裂隙中矿物样品,利用煤岩分析、筛分试验、浮沉试验、逐级化学提取等手段,分析了钠在不同煤岩组分、不同矿物、不同粒级和密度级分选产物中的含量分布,以及钠可能的化学形态。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认为准东煤中钠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水溶态,并且最可能的形态为水合离子态。今后准东煤中钠分布赋存特性的研究,应该重点从水文地球化学和表生风化作用角度出发,结合准东煤低煤化程度、高惰质组、低矿物含量的成因特性,建立钠从表土层随地下水逐步进入煤层的模式,科学认识准东煤中钠的成因和富集机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VBA的GPS在露天铀矿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边坡变形是最突出、最直接产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原因。如果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滑坡的发生,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损失。结合某大型露天铀矿边坡的实际情况,对GPS在露天矿山边坡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运用AutoCAD的内嵌编程语言VBA开发边坡安全位移监测曲线自动绘制系统,实现边坡位移监测曲线的自动绘制,取得提高露天矿边坡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