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人们欢庆我国第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鑫诺2号于2006年10月29日凌晨发射升入太空,即将实现人们盼望已久的卫星电视直播到户之后不久,却传来了意想不到的坏消息:鑫诺2号卫星出故障了。此后一些新闻机构、网站众说纷纭,使人们因直播卫星升空而激发出来的兴奋心情  相似文献   

2.
(上接2008年第08期) 1 "村村通"卫星电视直播系统 利用通信卫星鑫诺1号的Ku频段转发器建立卫星直播到户(DTH)的"村村通"卫星直播系统,"村村通"卫星电视直播系统方框图示于图1.  相似文献   

3.
本介绍了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我国实施卫星电视直播方案应考虑的几方面问题,以及目前可以用于数字电视直播卫星鑫诺1号卫星的总体性能和将来可以用于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的鑫诺2号卫星及中星8号卫星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4.
卫视传媒的全体读者:您们好!对于中国卫星电视业界而言,2006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划,我国将于2006年中期发射自己的第一颗直播卫星——鑫诺2号。直播星的发射势必会大大推进我国卫星电视产业的发展,也会令每一位关注这一事业发展的朋友神清  相似文献   

5.
走近鑫诺2号     
临近去年底的一天,我们有幸走进了位于北京西北郊中国航天城内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3号总装大厅,计划2006年发射升空的我国第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鑫诺2号(Sinosat-2)卫星正在这里完成最后的总装、测试,而后将待命出厂。按照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鑫诺卫星公司)卫星工程部总经理罗亦绍的话说,我们一行很幸运,因为鑫诺2号卫星即将进入卫星天线紧缩场完成最终的测试,所以我们看到了正处于装配和检测状态中的鑫诺2号以及已经展开的鑫诺2号用太阳能电池板,当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卫星天线测试紧缩场。  相似文献   

6.
2006、2007年,“鑫诺2号”和“中星9号”两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先后发射升空后,将陆续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就此,中国第一代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将宣告建成。然而,由于直播卫星系统的建设将涉及到政策、技术、业务模式、运营管理、利益分配等诸多环节,其中很多关键“部位”的运作,我们还缺乏经验,因而提早准备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线电视》2007,(19):1924-1925
“如果去年发射的鑫诺2号卫星没有失败,今年早就开始为中国千家万户提供卫星直播服务了。”9月21日,国家广电总局广科院院长马炬对记者说。 他同时透露,2007年,中国将再次发射第二颗数字电视直播卫星——中星9号,“两到三年后,中国还要再发射第三颗”。  相似文献   

8.
我们期待着“鑫诺2号”卫星今年能够按时发射,因为它一推再推的太久了,留给人们的期待也太久了。其实,与其说是对“鑫诺2号”发射的期待,倒不如说是对国家直播卫星收视政策改变的期待。如果直播卫星政策不改变,那发射多少个直播卫星也只是个数字而已,对广大卫视爱好者来说,仍是隔靴搔痒。希望这次直播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9.
10月29日临晨,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直播卫星“鑫诺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尽管一推再推,我国的直播卫星终于还是来了!在直播星发射前,笔者拜访了鑫诺公司的副总裁兼总工程师闵长宁先生,据介绍,鑫诺二号采用东方红4号系统,其中包含了12项关键技术的创新,是我国卫星技术的一个飞跃。虽然技术水准大约只能与美国90年代中期相当,但功能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直播卫星标准体系即将出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将是继CMMB之后又一令人鼓舞的消息。从…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与格兰研究11月29日举行《中国直播卫星产业报告》发布会时称,“鑫诺2号”卫星由于在定点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致使太阳帆板二次展开和通信天线展开未能完成,卫星无法提供通信广播电视服务这一事件将使直播卫星产业的时间表有所延迟,但不会动摇我国广播电  相似文献   

11.
经过各部门多方深入细致研究,明年上半年即将发射的我国自行研制直播卫星(鑫诺2 号)已确定将采用圆极化波方式。另据2004年6月11日法国阿尔卡特宇航公司(Alcatel Space)发布的消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ChinaSat)与阿尔卡特宇航公司草签合同,向法方订购的中星9号(ChinaSat-9)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也是采用圆极化工作方式(该星计划2007年由中国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当年投入使用,定点轨位是92.2°E,并称该星将和我国鑫诺2号(SinaSat-2)一超构成中国第一代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同时也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广播电视转播)。现就卫星工作的极化问题进行一些技术性讨论,尤其重点讨论圆极化问题, 可供今后接收我国直播卫星信号和商界研制产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鑫诺2号”直播卫星在西昌卫星基地发射成功,这是所有参与和关心卫星电视的人都非常关注的事情。一般的新闻报道把比较多的注意力放在把卫星送入太空的长征系列火箭的成功或者卫星升空之后的一系列政策的开放等方面,而对卫星平台的发展关注的比较少。实际上,这次发射上天的鑫诺2号卫星采用了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在卫星技术的发展上是一次非常重大的进步。可以讲不亚于长征系列火箭的成功,值得为属于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平台技术的进步喝彩。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中国广播电视(CBTV)卫星直播平台 中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平台(简称CBTV平台),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通过快捷优越的卫星传输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将众多的广播电视节目及其它信息直接传送到用户。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直播到户方式建立的卫星数字广播电视平台。CBTV平台使用赤道上空东经110.5°E的“鑫诺”一号卫星,其技术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4.
直播星,全称是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它以大功率辐射地面某一区域,能将电视信号直接传送到户,而不必再经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中转传送。中国的第一颗直播星本应是鑫诺2号,但鑫诺2号在2006年10月发射时出现技术故障,最终报废成为太空垃圾。第一颗成功投入使用的直播星是2008年6月发射的中星9号,它也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的直播星。  相似文献   

15.
1 鑫诺 2号广播卫星简介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即将推出的鑫诺 2号(SINOSAT - 2 )广播卫星旨在发展我国卫星广播电视事业 ,加快推进我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 ,保护我国广播卫星轨道资源的一项新举措。SINOSAT - 2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进行设计并总承研制 ,它是基于我国新一代卫星“东方红四号”平台而研制的一颗满足国内用户需求的高性能广播电视专用直播卫星。SINOSAT - 2广播卫星按照国际电信联盟 (ITU)AP30和AP30A文件所规定的各项系统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卫星使用的是广播专用频段 ,因此更具有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刚刚落幕的2006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获悉,我们期待已久的我国第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鑫诺2号已于9月18日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前的最后准备。按计划,鑫诺2号卫星将于10月25日左右发射升空,年底投入运营。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也是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的首发卫星,从立项、研制到最后发射的整个过程,在见证我国卫星直播产业形成与发展最初历程的同时,也融进了几代人的心血与众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7.
3月22日下午,《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社与鑫诺卫星有限公司共同组织部分作者和读者参观了位于北京北郊沙河地区的鑫诺卫星地面测控站,测控站毗邻国际移动通信卫星公司北京地球站。鑫诺卫星测控站总工程师吴风雷为我们介绍了目前鑫诺1号(Sinosat-1)卫星的运行状况以及即将升空的鑫诺2号(Sinosat-2)卫星的准备情况,并带我们参观了测控机房。不过测控机房、测控设备以及测控中心内的工作间因未被允许拍照,故而没能留下照片。遗憾之至。目前,鑫诺卫星地面测控站的主要任务是对Sinosat-1卫星进行定点测控、在轨测试以及日常测控管理,包括…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卫星电视直播的发展过程,通过与有线电视的比较,体现出了卫星电视直播的优势所在,同时阐述了目前可以用于卫星电视直播鑫诺一号卫星和中星八号卫星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信息》2006,(12):31-31
11月28日,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消息:“鑫诺二号卫星由于定点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致使太阳帆板二次展开和通信天线展开未能完成,卫星无法提供通信广播传输服务。”这一事件将使直播卫星产业的时间表有所延迟,但不会动摇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产业的总体进程。11月29日,由本刊下属的“广电研究”与格兰研究联合举办的《中国直播卫星产业报告》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如期召开。“我们广电研究和格兰研究共同合作,对我国直播卫星产业的政策、技术、运营模式、发展前景进行了近半年的深入调查研究,相信这一报告对于我国直播卫星产业链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近邻日本国,是卫星电视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由于相对于卫星电视,它的有线电视系统差得多,因而日本也是亚洲地区卫星直播电视运营最成功的国家,拥有亚洲最大的卫星直播系统,也是亚洲最早进行卫星高清晰电视频道放送的国家。它的SkyPerfecTV卫星电视直播系统是亚洲最完美的卫星电视直播系统之一,频道丰富,分类详细,是卫星电视直播系统成功的典范,对于我国即将开播的卫星电视直播系统的频道安排,也是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