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圈地圈向最后一片“处女地” 如今的城市如同一个大的建筑工地,为兴建商厦、饭店、开发区、度假村、别墅群、高尔夫球场等,“圈地运动”一浪高于一浪,市区每一寸土地都被激烈争夺,地价扶摇直上。当所有的空间都被分割完毕时,就把目光投向最后一片“处土地”一公共绿地。  相似文献   

2.
地产市场“原罪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猛 《城市开发》2004,(3):46-47
从第三次“圈地运动”背后的失地调查,到提出国土“失控”封杀“政绩工程”的口号;从圈地“高压线”为何没有电?到开发商会不会一起把“高压线”干掉?从当今紧缺的土地资源疯狂追逐,到废除土地出让金制度呼声!从“圈地潮”圈出的黑市,到房地产业畸形膨胀;从“圈地”过程中隐藏着种种猫腻,到谁在管理这些土地?从大面积屯地、大手笔造镇、大规模开发,到突然进入“大盘时代”;从占地几千亩到上万亩,到投资动辄几亿甚至数十亿;从非得把子孙饭也吃光的反思,到跑马圈地之后的终结者……所有这一切告诉我们——都是土地惹的祸。  相似文献   

3.
<正> 从第三次“固地运动”背后的失地调查,到提出国土“失控”封杀“政绩工程”的口号;从圈地“高压线”为何没有电?到开发商会不会一起把“高压线”干掉?从当今紧缺的土地资源疯狂追逐,到废除土地出让金制度呼声!从“圈地潮”圈出的黑市,到房地产业畸形膨胀;从“圈地”过程中隐藏着种种猫腻,到谁在管理这些土地?从大面积屯地、大手笔造镇、大规模开发,到突然进入“大盘时代”;从占地几千亩到上万亩,到投资动辄几亿甚至数十亿;从非得把子孙饭也吃光的反思,到跑马圈地之后的终结者…… 所有这一切告诉我们——都是土地惹的祸。  相似文献   

4.
顾海波 《城市开发》2009,(10):44-45
进入2009年下半年,土地市场不断发出一些新信号:一边是“新地王”频出,一边是“老地王”长满杂草;一边是各地不断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一边是大量闲置土地未被开发。针对这一轮土地怪象,2009年8月24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禁令”:在确保拉动内需项目和民生项目的情况下,要加强土地的批后监管,防止趁机搭车圈地造成住宅市场供应紧张和“地荒”现象。人们不禁要问:开发商为何热哀囤地?圈地会对楼市有哪些危害?严查囤地能否抑制高房价?  相似文献   

5.
从“圈地运动”谈加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5月,国家宣布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房地产市场上更是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圈地”热潮。这场规模浩大的“圈地”运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及专家的重视,提出要谨防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和“虚热”苗头。本文试从“圈地”现象产生的背景及引发的负面效应出发,从而探寻整顿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地产聚焦     
《时代建筑》2008,(4):146-147
“狂飙”与“流拍”土地市场演绎冰火两重天 2007年,全国土地市场经历了一场疯狂的拿地狂飙。许多开发商都纷纷倾囊卷入到圈地大潮中,各地“地王”频现,土地楼面价超越周边房价的“面粉贵过面包”现象比比皆是。然而,2007年10月以来,土地流拍在全国蔓延。  相似文献   

7.
至今为止,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走过三十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期,中国数千年以来的空间政治结构被改变。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扩张,而城市人群的住房问题日益突显成为一个政治问题。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把房屋与土地使用权推向了市场,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化。而地方政府的垄断城市用地,追逐土地暴利,直导致城市化成为一场城市“圈地运动”。  相似文献   

8.
城市拆迁呼唤项目社会评价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圈地风”引致城市拆迁冲突 如何确保弱势群体利益在城市开发中不受侵犯、使得他们不会“发展引致贫困”是值得研究的。而城市开发“圈地风”,引致众多拆迁冲突,其中不乏城市弱势群体,部分居民因这种城市发展而引致贫困,甚至出现冲突激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楼市的红火,北京新一轮“圈地”热也悄然兴起,开发商不仅忙着盖房、卖房,还忙着圈地。据了解,首创集团与朝阳区签下呼家楼中央商业区120万平方米的土地后,其拥有的短线或中长线的储备土地已达到6200亩;华远房地产在大兴黄村启动华远“新市镇”计划的第一个项目——120万平方米的“翡翠城”后,城东、城西、城北的“新市镇”也在运作当中,每个“新市镇”的规模都要超过“翡翠城”;在阳关曼哈顿项目附近,天鸿集团与朝阳长营乡240万平方米的土地协议即将达成……除了这些较有名气的房地产公司外,北京楼市的一些第二集团军也纷纷出动,争相加入“圈地”队列。据报道,李嘉诚先生也看上了北京的周边,将投资100亿人民币开发朝阳区东坝约350公顷土地。可以说,偌大一个北京城即将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有人大叫——北京的新“圈地时代”来了!  相似文献   

10.
一、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矛盾。 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矛盾,归根结缔是小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合理用地的矛盾,其实质是吃饭与建设、粗放与集约、计划与市场的矛盾。从小城镇建设的实践来看,土地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片面强调以地生财,造成大量农田抛荒,建设与保护耕地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进,有地就有钱的思想成为许多领导“解放思想”的着落点。在城镇建设中热衷于“圈地运动”,用廉价的土地换取城市建设的资金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小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领导“政绩”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大余县古时称南安,是举世闻名的“钨都”。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有一支队伍建队40多年来,驻地从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它就是被当地父老乡亲赞誉为“钨都铁军”的大余县公安消防大队。  相似文献   

12.
原本是人工制造的,现在采用机械设备替代体能,我们称之为机械化。在没有电的地方通上了电,生活生产都用了电,就是电气化.这样的理解如果不错的话,那么,“郊区化”一词却使我大为纳闷。 所谓“郊区化”,指的是人们从城区迁往郊区居住这么回事。《辞海》“郊区化”条给的定义是“城市范围向郊区扩展,城市人口迁往郊区的过程”。这里指的不是一家两家的迁居,少数人们的搬迁不可能会引起社会和学术上的关注,由于这一过程的出现,其结果是:人们迁居到郊区的这一片土地原本是田野,被建成了城市型的居住区。这也就使城市范围扩展,成…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城新圈地运动看土地管理法规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润敏 《规划师》2005,21(3):45-48
随着近年来新圈地运动的兴起,各地大学城建设被视为种“时尚”,甚至成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土地管理法制建设如何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发展高等教育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探讨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高等教育并举的策略已成为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毅  应生伟 《小城镇建设》2006,(9):103-104,102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瑞安市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在造就一片片新小区、新景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房屋产权证的确定、拆迁安置、土地权属处置、规划建设的标准、村级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政策的处理等问题,但其关键是如何调整好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分配。“城中村”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由于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中村”的土地升值,另一方面也由于土地、计划生育、经济等优惠政策在“城中村”的实施。围绕…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小城镇建设》2003,(11):78-79
县城作为是我国城镇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两类社区的纽带。从各地城镇化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大小被简单用来作为衡量城镇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认为“城市化”就是要建“大城市”的错误观念,进行大规模的扩城圈地运动,致使各地城镇建设用地盲目扩张,所带来的耕地减少、土地浪费严重、投入产出效益低下等一系列土地利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能否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规划管理关系到我国“十五”城市发展计划能否顺利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山东省城镇用地现状,进行关于县城建设用地规划…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家居企业圈地扩张、原材料涨价,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供销两地物流上涨,一系列因素都给家居产品的成本加上了厚厚的重量,对家居企业是一个不那么容易跨越的坎儿。四起的“涨”声在一片沸沸扬扬中陷于“涨或不涨两难”的尴尬境地,涨价也演变成一种危机,在“涨”声中成为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7.
杨旭 《世界建筑》2007,(2):132-137
中国经济及城市化发展呈现出高强度的震荡和覆盖,在上海以环线圈地的城市化进程迅速蔓延至郊区农业结构的村镇,失去耕地的原住民成为“都市村民”,他们通过出租多余房屋来维持生活平衡。原有村庄在都市化及消费主义的影响下逐步丧失地域传统特征,成为“都市村庄”。然而缺乏城市生活技能的“新市民”,面对着最终被拆迁的命运,又如何融入高成本的城市生活呢?城市蔓延不囿于对农田的侵占,这些村庄的传统骨架的价值被漠视,难道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与这些具有区域特征的传统村庄相抵牾?这些村庄的骨架作为城市的有机单位,向城市输送血液,它们应被视做与城市具有同等价值的共生体。城市和村庄都需要一种滋生在它们传统骨架上的未来,来激发我们城市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城市现实”都是一个多面现象。在一个国家中,城市的居民集中居住在大型而紧凑的住区,占据着广阔的土地,这不能单纯被视为一种抽象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李莉 《中州建设》2011,(2):68-71
鸡公山给人的印象是灿烂的,一如最温暖的色彩,可以任你为一草一树、一人一歌去畅想,让你的心绪得到最美的释放;可以在炎炎夏日中逃离闷热的城市,在这里尽情享受清凉舒心的痛快。这里,每一丝风的悸动,每一片云的飘过,都是心间的浪奔浪涌,都是山高水远的路程;心灵也仿佛被清泉洗过一般,变得清澈而明亮,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有种被白纱轻拂。被美玉滋润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规划课(二)     
第三课圈地 土地,城市要利用、发展、控制、保护,它有政治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技艺术价值,为此建设者、发展者必然在城市一定的土地上"圈"、"划".土地是资源,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用以使用和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