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玉 《电工技术》2017,(6):101-103
从低电压产生原因开始,讨论变频器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变频器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技术、改造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改造方案使变频器达到了预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风电场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已成为其并网发电的必要条件,而传统的笼型异步风电机组本身并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了对不同改造方案的基本评价标准,总结并分析了几种笼型异步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并对其中几种可行性较高的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利用动态无功补偿器方案或改进型功率逆变方案都可以实现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功能。最后利用移动式低电压穿越检测设备对改进型功率逆变方案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证明了改造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电网电压短时跌落会造成厂用电压降低,触发变频器的低压保护,使变频器闭锁输出,最终导致非停事故。为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热电厂为给煤机变频器各加装一套抗低电压穿越装置。本文分析了变频器低电压穿越治理原理,比较三种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的性能,根据现场特点选用了"厂用直流220V+隔离功率模块"方案,最后对该方案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火电机组一类辅机变频器在输入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都会触发本身的低电压保护,导致辅机停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火电机组停机。因此,保证火电机组辅机变频器能够实现低电压穿越刻不容缓。本文在全面调查了江苏省内高低压变频器的配置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高低压变频器结构,总结了各种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江苏省内火电厂成功改造的典型案例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麒  刘麟 《电工技术》2016,(5):47-48
针对火电厂给煤机变频器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2套技术改造方案,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确定采用SCS-230微机型变频器低电压穿越装置对给煤机变频器进行改造。性能测试结果验证了改造后的给煤机变频器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6.
周伟  陈亮  杨源 《电工技术》2022,(21):149-151
考虑给电网故障保护切除预留时间、风电场内部故障保护切除预留时间,提出了计及低电压穿越的海上风电场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分析了海上风电机组本体保护和35 kV集电海缆的保护。通过对海上风电机组箱变低压侧故障、海上风电机组低电压保护与低电压穿越的配合、35 kV集电海缆故障等进行保护动作时序的ETAP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以期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文中将风电场接入规范定义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引入到风电场集电线路电流保护的动作特性中,提出了电流保护动作特性等价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评价指标——低电压穿越容量百分比系数,量化分析了工段和Ⅱ段电流保护动作特性等价的低电压穿越容量,提出了提高电流保护等价低电压穿越容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贵溪火电厂给煤机变频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采用"一拖一"控制模式对给煤机组变频器进行技术改造,针对火电机组给煤机变频器发生电压骤降或短时中断造成变频器跳闸保护、给煤机机组停机进而威胁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利用电压跌落测试系统来对给煤机变频器调速系统进行低电压穿越测试的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低电压穿越改造后贵溪火电厂给煤机变频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全面统计分析网内大型火电机组辅机变频器的使用情况,研究变频器的主要参数对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以提高其低电压穿越的能力。统计甘肃电网内大型火电机组辅机主流变频器型号,进行火电厂辅机变频器低电压穿越试验,得到辅机变频器测试结果。针对不同机组辅机特性以及系统设计,量身定做,研究制定辅机变频器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低电压故障时对火电厂给煤机的影响及隐患,介绍了提升给煤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方法,给出了一个在不加装低电压穿越装置的前提下达到有效提升给煤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改造实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双馈风机,对双馈风电机组保护配置进行了研究,指出其与低电压穿越要求不相适应,提出了一种适应于低电压穿越的双馈风电机组电压保护方案。针对目前场内集电线保护存在不足,从故障电流特性出发,详细分析了双馈机故障电流频谱特性,指出集电线路增加方向元件可能存在误动。为了兼顾场内故障时双馈风机不发生脱网,集电线保护应与双馈机组保护协调配合,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集电线路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汤伟  刘路登  殷骏  李刚 《中国电力》2016,49(2):26-30
为了准确分析火电机组变频调速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避免火电机组一类辅机(如给煤机、给粉机、空气预热器等)变频调速系统发生短时(小于5 s)电压暂降或中断供电造成设备损坏、机组停机或机组输出功率大量下降,提出了2种利用电压暂降发生器对火电机组辅机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低电压穿越测试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为变频调速系统改造前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实测和改造后的验收试验提供了理论参考,实践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扩大,大规模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对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要求更高,风力发电机组尤其是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技术改造已成为风电行业的重要工作。文章介绍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LVRT改造中应用的直流母线电阻和撬棒(Crowbar)保护技术,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建模分析,经仿真比较,证明了直流母线电阻保护的有效性。在电压跌落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仅投入直流母线电阻即可实现低电压穿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定速异步风力发电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且技术性能较差、改造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在风机出口串联无功补偿装置(SVG)来提高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改进方法,并将提出的的方法对Fuyu风电场GW50/750定速异步风机进行改造,改造后风机通过了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rowbar投入、退出时间对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性能的影响,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含Crowbar保护电路的DFIG模型,验证了Crowbar投切时间对DFIG低电压穿越的影响,保证故障发生时,Crowbar电路按设定的投切时间工作,短路电流能根据电流的变化规律快速衰减,转子电阻电压不超过直流母线电压;采用阈值投入延时切出的方案,防止Crowbar保护在电网故障时多次投切。仿真结果表明,经过适当的延时切除Crowbar电路可以避免Crowbar电路多次动作和转子再次过电流,能很好地保护风电机组,提高其低电压穿越能力。结果显示,低电压穿越效果很大程度上受退出时间影响。  相似文献   

16.
要保证双馈电机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关键是要限制转子过电流和直流母线过电压。提出了采用转子侧Crowbar保护电路和直流侧卸荷保护电路协调配合的保护方案。用转子侧保护电路来抑制转子过电流,直流侧卸荷保护电路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在此基础上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并从理论仿真和现场实验测试2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提高DFIG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防低电压穿越装置在给煤变频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当前火电厂辅机大多采用变频技术而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故障情况下存在引发系统损失大容量电源的严重安全隐患,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极大威胁。针对我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考虑到发生低电压穿越时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后果,本文介绍了低电压穿越的危害、影响,目前火电厂应对变频防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措施,我厂针对低电压穿越问题采用的方法及采用的防低电压穿越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网中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为确保电网故障时风电机组的不脱网运行,电力系统出台了低电压穿越规范。对各国低电压穿越规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与目前主流风电机型双馈风力发电机相关的低电压穿越热点问题,具体包括电网故障对风电机组的影响和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案两个方面。对低电压穿越技术的未来发展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风电场汇集线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35kV风电场保护定值计算实例,对汇集线路保护配置和定值整定进行分析,给出了汇集线路保护的配置方案、整定原则,以及低电压穿越校验要求和校验原则。  相似文献   

20.
崔柯  居荣  吕进 《电气技术》2014,(6):69-72
本文以国内外电网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双馈感应式风力发电系统为对象来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首先详细分析了双馈感应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转子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改进型矢量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其进行了建模仿真;然后根据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的特性提出低电压穿越方案:电网短路故障期间,通过在风力发电机机端与电网之间串联动态电压调节器(DVR)来实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故障穿越,最终提出了基于定子侧DVR的低电压穿越新型控制方案。通过仿真实验,本文提出的低电压穿越方案能有效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