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将苯乙烯加入到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中,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树脂类纸张透明剂,并用所得透明剂浸溃纸张.结果表明:透明剂成膜折光率和纸张透明度均显著提高.同时还探讨了各工艺条件对反应进程、透明剂性质以及浸溃效果的影响,找出了该透明剂最佳的合成条件:丙烯酸甲酯60g,丙烯酸丁酯40g,苯乙烯30g,O-257g,过硫酸铵0.7g,合成温度60℃,保温时间5h.  相似文献   

2.
提高聚丙烯透明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虽然机械性能较好,但是由于透明性不好,使它在包装、日用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拓展聚丙烯的应用领域,满足市场对透明聚苯乙烯的需求,对聚丙烯进行了透明改性的研究。选用合适的聚丙烯基料,加入合适的透明剂和分散剂,对聚丙烯进行共混改性提高其透明度。经过对比实验,挑选出最优的基础树脂料、透明剂和分散剂,研究和生产出高透明的聚丙烯专用料。以PPR作为聚丙烯透明改性的基础树脂,选择美国产的透明剂,透明剂最佳质量分数为0.31%;加入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0.2%;测试样品厚度为0.5 mm,同时保持压片时的保压稳定性,开发和生产出了与国外相当的透明聚丙烯专用料。  相似文献   

3.
APMP浆细小纤维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打浆度为65°SR的杨木APMP浆为研究对象,通过筛分试验测定了通过200目筛网的细小纤维的含量,考察了细小纤维对纸张强度、紧度和不透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过200目筛网的细小纤维在浆料中约占40%,它的存在可以使成纸的抗张强度提高120.7%,紧度提高32.2%,撕裂度提高12.6%,不透明度降低0.66%.扫描电镜显示,筛分后所成纸页中只有长纤维纵横交错,而未经筛分的纸页中细小纤维填充在长纤维交织所形成的网络空穴里,有利于纤维间的结合.这一研究结果的实际意义是,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成纸性能要求调节工艺参数以控制APMP浆料中过200目筛网细小纤维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对芦苇浆中的纤维与细小纤维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细小纤维对造纸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浆细小纤维的加入可改善填料的留着性能,能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紧度和抗张强度,但纸张的耐折度、耐破度和撕裂指数稍有下降。漂白芦苇浆抄造文化用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打浆度为47°SR时去除一级细小纤维,加入10%的二级细小纤维,同时加入填料(松香胶、硫酸铝、滑石粉)。  相似文献   

5.
采用种子乳液和预乳化工艺,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为单体,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KSP)为引发剂,制备了稳定的苯丙乳液.实验结果表明:当m(St):m (MMA):m (BA):m(AA)=4:10:24:9,复合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时合成的乳液用于纸张浆内施胶得到的纸张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原来的螺钉旋具,多以木柄为主。近年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大量地应用于旋具工业。甩塑料生产的塑柄,许多性能均优于木柄,且色泽鲜艳、透明、美观、耐用。国外的塑柄旋具,多以醋酸纤维素为主,也有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的;国内大多使用聚丙烯和醋酸纤维。醋酸纤维素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在熔融状态不易分解,透明度、流动性好,易于成型加工。但上述两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性能,通过微乳液合成方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杂化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方法对羟基磷灰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含量对于杂化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杂化材料中,羟基磷灰石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包覆;羟基磷灰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材料的热性能明显优于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随着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性能显著提高;当羟基磷灰石含量为5%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加到132℃,而且羟基磷灰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也随着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了一系列阴离子型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及己二酸二酰肼(ADH)交联的聚丙烯酸酯微乳液(AAPA),并深入研究了酮肼交联密度对乳液及纸张性能的影响.通过核磁碳谱(C13 NMR)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所合成的乳液与设计结构相符;采用扫描电镜(SEM)与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施胶纸张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AAPA乳液可在纸张表面和内部进行交联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提高纤维间的结合力和纸张平滑度.当酮肼交联单体AAEM含量为5.28%(摩尔分数,下同),ADH含量为3.24%时,表面施胶后的纸张性能相对淀粉施胶纸样有明显提升,干湿强度分别提高109.09%和277.49%,耐折度提高了208%.  相似文献   

9.
磷石膏晶须在造纸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磷石膏晶须的结构特点,对其在造纸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无论是针叶木浆还是漂白麦草浆,抄纸时加填磷石膏晶须可有效提高纸张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等,尤其是磷石膏晶须添加量为30%时,纸张的物理强度性能和填料留着率最高.白度高、成本低的磷石膏晶须作为填料应用于造纸,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0.
反应性纸张增强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对纸张聚氨酯化处理的方法,通过多媒体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TDI对纸张增强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棉浆打浆度为73°SR,TDI用量10%,反应时间10min,反应温度60℃时,聚氨酯化后纸张的裂断长提高了29.91%,湿强度为干强度的47.81%,耐折度提高了1.36倍,耐破度增加了34.54%。IR光谱分析表明,TDI对纸张的增强作用是由于纸张聚氨酯化后生成了氨基甲酸酯结构,使得纤维之间存在的较多的聚合物起到了架桥作用,将纤维间的氢键结合转化成了化学键结合,从而增强了纤维之间的连接,提高了纸张强度,尤其是湿强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造纸常用填料(滑石粉、碳酸钙)加填量较大时填料留着低、纸张强度严重下降等问题,选用具有较高长径比的矿物纤维为原料,利用淀粉与棕榈酸反应形成疏水复合物包覆在矿物纤维表面的方法对其表面改性,研究改性矿物纤维制备工艺及改性前后矿物纤维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淀粉):m(矿物纤维)为1:1,m(棕榈酸):m(淀粉)为3:10、反应温度80℃时,制得的改性矿物纤维性能相对最好,相同加填量下,加填改性矿物纤维的纸张不仅填料留着高,而且仍具有良好的性能,当加填量为25%时,加填改性矿物纤维纸张的耐破指数和抗张指数分别比加填原矿物纤维的纸张提高了42%和35%,纸页灰分前者比后者高9.9%,且纸张白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PLC在真空压力浸渍设备控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真空压力浸渍设备的现状和传统浸渍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石墨的真空浸渍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石墨电极生产过程控制不够稳定的问题,提出用PLC实现对真空压力浸渍系统的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的改性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甲基蓝属于噻嗪类染料,脱色较难.分别采用普通浸渍法,超声波浸渍法,将硫酸镁负载到活性炭上,以增强其对亚甲基蓝的脱色和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用超声浸渍法处理后的活性炭的脱色效果最佳,普通浸渍法次之,它们的脱色率分别达到62.81%和43.51%,未改性活性炭的脱色率仅为33.29%.实验中还发现,超声波改性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改性前后活性炭均遵循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4.
以杨木P-RC APMP为原料,对其进行筛分,并对P-RC APMP细小纤维与CaCO3进行絮聚,研究了不同P-RC APMP细小纤维筛分组分和打浆产生的二次细小纤维对细小纤维-CaCO3共絮聚工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小纤维筛分目数的增加,共絮聚团尺寸大小逐渐减小,共絮聚团的表面电荷不断增加,加入纤维后,浆料的Zeta电位有所下降,白水阳离子需求量不断的减小;随着磨浆转数的提高,通过P400二次细小纤维-CaCO3共絮聚工艺抄造的纸张,其松厚度不断下降,而白度、不透明度和强度性能均不断上升.当磨浆转数为2 000r时,纸张具有相对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次浸渍法制备了B2O3/HZSM-5催化剂,选择无水液氨和环氧乙烷作为原料,使用固定床进行连续生产合成二乙醇胺.考察了硼酸负载量对催化剂的孔径、孔容的影响,并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B2O3最佳负载量为3%,最佳反应条件为:n(液氨)/n(环氧乙烷)为10:3,温度60℃,压力1.0~3.0 MPa,体...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衣康酸为共聚单体,用具有反应活性的环氧改性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高分子分散剂,以及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水包水乳液.考察了合成AmPAM的DMC含量、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用量、单体浓度、分散剂含量、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DMC的含量为4%,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的用量为0.8%,AM单体的浓度为18.0%,分散剂的含量为13.0%,引发剂的用量为0.35%,聚合温度80℃时聚合物性能较佳,纸张的环压强度和抗张拉力分别可提高38.04%和30.15%.  相似文献   

17.
将某火力发电厂废料粉煤灰作为一种瓦楞原纸填料,通过其在造纸中的应用来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分析粉煤灰微观结构,并对加填了粉煤灰的纸张进行物理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粉煤灰可以作为瓦楞原纸的填料,且在瓦楞原纸中的最大用量为10%,糊化阳离子淀粉溶液的加入量为1.5%.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引发剂及浸渍工艺,强化了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制备出再生混凝土,开展性能研究,同时结合红外、压汞、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微观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强化后的再生粗骨料孔结构得到了改善,致密度增加,吸水率和压碎指标分别降低到8.1%、7.2%,以此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采用PTFE乳液对玄武岩/聚苯硫醚针刺复合滤料进行浸渍后整理,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乳液浓度、浸渍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过滤效率的影响,以获得最佳性能的复合滤料。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复合滤料过滤效率影响排序为乳液浓度浸渍时间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乳液浸渍后复合滤料的平均孔径由33.1μm降低到27.3μm,过滤效率由89.9%提高到97.2%,过滤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建筑木模板用酚醛浸渍树脂的性能,以氢氧化钡为催化剂、三聚氰胺为增强剂、聚乙烯醇为增韧剂,用二次升温缩聚的方法制备了改性钡酚醛浸渍树脂,并且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讨论了浸渍树脂的配方和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在最优合成条件(甲醛/苯酚摩尔比为1.8、三聚氰胺/苯酚摩尔比为0.09、低温(65 ℃)缩聚时间为45 min)下合成的改性钡酚醛树脂的聚合时间、弹性模量、静曲强度、抗冲击强度等性能均显著优于未改性钡酚醛树脂.该实验方法及结果可为提高浸渍树脂的性能和木模板的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