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王滨生 《机械制造》2005,43(4):36-38
将六辊HC轧机与普通四辊轧机的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探讨、分析了六辊HC轧机的优缺点,同时重点介绍了六辊HC冷轧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冶新材单机架六辊可逆轧机卷取机外支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测量数据,优化设计单机架六辊可逆轧机卷取机外支撑结构,使其在比较平稳的状态运行。  相似文献   

3.
王旭 《机械工程师》2006,(12):103-105
四辊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有限,边部减薄也很严重。虽然采用了很多方法来改善板形,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在四辊轧机基础上发展的六辊轧机,采用了一个可移动的中间辊,并采用了工作辊弯曲和中间辊弯曲。采用这些技术减少了带钢的边部减薄,带材的精度和板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六辊轧机有着广泛的市场潜力,文中设计的是中间辊移动的HC轧机(MS六辊轧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HC可逆式单机架六辊轧机的液压弯辊控制系统,针对该轧机的弯辊控制系统在投入使用时以及在正、负弯辊切换时容易出现弯辊力瞬间最大而造成带钢断带现象,对比德国某公司五机架六辊连轧机的工作辊液压弯辊控制系统,找出并解决了HC轧机弯辊控制系统设计上存在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间辊横移机构是六辊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位移传感器经常烧毁,而且维修困难.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在设计上改变了原有结构,将横移缸位移传感器远离轧机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6.
自80年代以来六辊轧机在各种金属的精密冷轧薄带材生产中,在提高产品质量、成材率和生产效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国内、外冶金企业的普遍关注。本文概要介绍了MS六辊轧机的突出优点,并着重介绍了由一重集团公司设计、制造的3台国产MS六辊轧机的性能参数和装机水平。其使用效果表明,国产MS六辊轧机的技术含量和制造水平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7.
位移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轧机液压辊缝控制系统的分辨率、控制精度、响应时间和维护。本文探讨了位移传感器几种不同的安装方式,并通过大科六辊轧机位移传感器的安装结构说明了内装位移传感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刘莉 《机械工程师》2012,(5):173-174
在采用四辊轧机生产麻花钻头时,四辊轧机调整难度较大,必须掌握机床设备的结构性能和调整技术.文中重点介绍了轧头位置尺寸的计算和调整方法,以及送料系统及接料系统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9.
冷轧无取向硅钢横向厚差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轧中中低牌号的无取向硅钢多采用万能凸度轧机(Universal crown mill,UCM)生产,其板形好坏受制于UCM轧机板形调节手段的协调使用.为掌握UCM轧机的板形控制特点,建立基于二维变厚度有限元的辊系弹性变形和基于三维差分的轧件塑性变形的六辊轧机耦合模型,对UCM轧机的板形调控性能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工作辊和中间辊弯辊、中间辊窜辊的调控功效、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可用指导生产的板形控制策略,指出UCM轧机在横向厚差控制方面的不足.针对工业生产中UCM轧机轧制无取向硅钢横向厚差大的问题,在大量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开发具有高次曲线函数的边部变凸度(Edge variable crown,EVC)的工作辊.采用该工作辊后,各种品种的无取向硅钢的横向厚差不大于10 μm的百分比由24%提高到99%,横向厚差的均值小于6μm,远小于之前的13μm.  相似文献   

10.
板带轧机的横向刚度对于板形控制十分重要,研究轧机不同状态下的横向刚度变化规律对于实现板形的精确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某厂六辊轧机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9.0建立了三维辊系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分析了不同工作辊窜辊和中间辊窜辊下的轧制力横向刚度和弯辊力横向刚度的变化情况,为轧机板形控制量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12):1850-1854
针对某大型企业2800四辊可逆式轧机出现的严重振动问题,为掌握轧机的振动规律并确定振源,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从实际轧机机组运行中采集多物理过程的表现状态与过程信息,对轧机垂直系统振动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确定了其振动机理和振源。采用六自由度简化弹簧质量系统建模对轧机固有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测试与分析表明:主导振动为轧机垂直系统的自激振动,确认振源在辊缝,确认辊缝多因素耦合导致的轧制过程动力学响应最为突出,得出了工作辊动力学行为的集中频带与核心频率。分析结果和诊断结论对于制定合理的结构动力学修改策略,消除轧机自激振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冷轧机除油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50 mm六辊轧机除油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所采取的集除油辊挤干、多排气刀吹扫、真空抽吸为一体的设计方式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宝钢1 450 mm钛镍不锈钢六辊轧机工艺润滑系统,设计一种反冲洗过滤系统,介绍该反冲洗过滤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的实现。该反冲洗过滤系统在六辊轧机上的应用表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工艺润滑机组稳定可靠,保证了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四辊轧机的六自由度垂直振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四辊轧机工作机座垂直振动的六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机座垂直振动的固有频率进行了数值计算。现场振动测试结果表明,计算结果比较精确。所构建的轧机工作机座垂直振动模型可以用于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和结构动力学修改,对于全面掌握和了解四辊轧机的振动特性、避免轧机产生垂直自激振动和提高轧机的生产效率及轧制产品质量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魏锋涛  宋俐  李言  刘鹏 《中国机械工程》2012,(19):2361-2365
为了获得四辊轧机的合理结构参数与最佳工作性能,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等约束条件下,以机座弹跳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四辊轧机机座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针对常规优化方法和标准粒子群算法求解该类复杂机械系统结构优化设计问题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采用Logistic映射对种群进行混沌初始化、非线性地动态改进惯性权值和非线性地动态调整加速因子三种策略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结合改进的惩罚函数法对四辊轧机机座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求解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文中研究的是一种应用于轧机AGC系统中的直动式伺服阀。在轧机AGC系统中,力马达阀用于控制轧机工作辊的辊缝,在AGC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依据力马达阀结构特征,通过Amesim对力马达阀进行仿真。这为优化力马达阀结构、提高力马达阀静动态性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厚度0.2mm钽带为坯料,采用六辊冷轧机开坯+二十辊轧机冷轧和二十辊轧机直接开坯两种加工工艺方式,并试验选取合适的中间热处理制度,生产出0.008mm微米级钽箔材。通过两种加工工艺对比,得出采用六辊冷轧机开坯+二十辊轧机冷轧轧制方法,坯料的板型、表面质量及横向厚差得到优化,因此可以提高坯料及后续的微米级钽箔材轧制效率,提高成品率。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轧辊设计方法经验化,设计结构体积较大、成本高,且以静态设计为主,忽略了辊系动态特性。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为实现节能减排,以轧机辊系结构轻量化为目标,考虑轧机辊系的动态特性,建立了轧机辊系结构轻量化优化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优化工具箱中的fmincon函数对轧辊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辊系体积降低了38.8%,辊系二阶固有频率提高了2.5%。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轧机辊系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四辊轧机机座垂直振动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云平  刘义伦  周贤 《机械》2008,35(1):17-19
针对某新型铝热连轧机生产实践中因垂直振动影响板带质量的问题,在建立四辊轧机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与ANSYS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垂直振动的固有频率和响应特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构参数对轧机垂直振动特性的影响和垂直振动对板形、板厚的影响,并从改善轧机生产工况和结构参数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轧机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公司六辊冷轧机,采用影响函数法建立了辊系变形计算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所建辊系变形模型结合轧机的板形控制策略,建立了针对轧机的理论和在线两种弯辊力预设定模型。实例计算表明,所开发模型精度符合实际要求,可用于生产实际,为提高轧机板形控制预设定精度,改善轧机产品的板形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