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电力输变电网络适用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给出了一种基于DSP+FPGA的数字闭环信号检测方法,分析了互感器光路系统主要误差源及其相应抑制措施。依据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标准IEC 60044-8,设计了互感器样机的各种准确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40~60℃范围内,样机对直流和交流电流的测量变比误差均小于±0.2%;室温条件下,直流电流测量变比误差小于0.1%,系统相位延迟约129.6′;工频电流15次以内谐波测量准确度优于0.2%,51次以内优于0.5%。研制的光纤电流互感器样机计量精度已经达到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2.
郭来祥 《电测与仪表》1990,27(12):14-20
本文介绍了一台基于电流比较仪原理的互感器校验仪。该仪器的比差、角差测量范围为±1×10~(-7)~11.10%,测差精度优于±1%。文章除介绍了电流、电压互感器两种基本校验线路外,还提出了一个用电流比较仪作标准校验高精度电流互感器的线路。描述了各重要线路环节的作用原理,推导了各主要线路的测量结果表达式,对电流比较仪式互感器校验仪线路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绝缘复杂、容易磁饱和以及Rogowski线圈测量精度受骨架材料的温度特性和绕制工艺的影响等缺点,研制出一种仅采用一个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实现大动态范围电流测量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LPCT的输出经过A/D转换、电光转换,由光纤将高电位侧的电流信息传输到低电位侧;通过低电位侧的信号处理电路,同时提供测量和保护两种信号。试验表明,整套装置的准确度满足IEC 60044-8对0.2级计量和5P20保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要求。通过对装置的温度试验得出:在-30 ℃~70 ℃温度范围内,系统的比差变化小于±0.1%,角差变化小于±2′,验证了装置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温度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在研制过程中需对其温度影响准确度特性进行分析.根据一种基于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推导出LPCT及高压侧信号处理电路的温度特性表达式.对研制出的220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样机进行了型式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样机满足IEC 0.2级测量准确度要求,在-25~50℃温度变化范围内电流比值误差(简称比差)小于±0.1%,相位误差(简称角差)小于4'.试验结果验证了温度特性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检测有多种方法,但缺乏对各检测方法所得误差结果差异性和准确性的比较分析。采用单相检测法检测电流互感器误差、考虑电压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计算电流误差的综合绝对值、额定电压下检测电流互感器误差3种检测方法分别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开展检测和比较分析,并对其差异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压会使电流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向负方向偏移,当电流较小(特别是20%额定电流以下)时,电压对电流误差影响较大,随着电流增大,其影响逐渐减小直至可以忽略;低压下测得的电流互感器误差在电流较小时不够准确,电流误差的综合绝对值远大于在高压下直接测得的电流误差,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检测宜采用在额定电压状态下直接测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直流比较仪比例误差的测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介绍了4种测量方法及误差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换位式电压比对法适用于测量精度低于1×10~(-5)的直流匝比仪器,电流对按法适用于测量精度低于1×10~(-6)的直流匝比仪器。而小电流测差法、调制电压法适用于测量精度低于1×10~(-7)的直流比较仪,其中调制电压法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营  李岩  张陈啸 《广东电力》2012,(8):27-29,101
为实现高压直流系列产品国产化,从高压直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lectronic current transformer,ECT)的传感部分核心器件——Rogowski线圈的研究着手,分析Rogowski线圈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ECT的Rogowski线圈设计方案,介绍其规格参数、制作及安装等。频率响应试验证明Rogowski线圈对各频率谐波电流的幅值测量误差在0.2%以内,线圈响应灵敏度试验证明Rogowski线圈的相位误差在200μs以内,该线圈的设计性能均满足国际标准要求,验证了Rogowski线圈设计方案具有测量精度高、功率输出低、结构简单、线性良好、测量值易于数字化输出等优良特性,为该产品的国产化实现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胡婷婷  马晓春  张朝阳 《高压电器》2012,48(5):80-83,88
介绍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IEC 60044-8:2002标准,建立了校验系统来校验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在额定电流1%~120%下所测得的比值误差与相位误差均满足要求;-40~80℃的温度范围内,在额定电流下所测得的比值误差在±0.2%之间,相位误差在±10′之间,达到了0.2S级准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电流环境下高精度电流采样的需求,文中设计了一种TMR(隧道磁电阻)抗直流电流传感器。理论分析了传统电流互感器在直流分量下超差的原因,给出了比差和角差与直流分量的关系。阐述了TMR抗直流电流传感器反馈工作原理,推导了输出电流Is和输入电流Ip的关系。测试表明:在半波整流负荷条件下,TMR电流传感器的最大比差为-0.23%、最大角差为+4.92′,TMR电流传感器用于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在(0.5~60)A测量范围内,最大误差为-1.77%,误差为采用传统抗直流电流互感器的三相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计量误差的9.4%。该电流传感器在直流配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计量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高准确度的自补偿小电流互感器 ,对其线性度、比差与角差进行了测定 ,特别关注了 - 30℃~ +5 0℃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和环境温度对互感器准确度的影响 ,提出了用于修正温度变化造成误差漂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适用于变电站集中式直流采样“变电站微机保护及监控系统”的双功能电流变送器,该变送器用于提供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和故障时电流量的数据采集;将正常电流的测量和故障电流的测量集于一体。该变送器主要特点是电路简单可靠、测量范围宽、响应速度快、精度高,既满足正常电流测量精度的要求,又满足故障时电流测量的灵敏度和快速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电网短路电流的特点,结合10kV配网特点,介绍了根据电网短路容量校核及选择电流互感器额定动稳定电流和短时热稳定电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短路限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路电流限制技术是电力系统故障保护的一个研究热点。介绍了短路限流技术的应用现状,论述了故障电流限制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的应用要求、优点和实现方案,并对限流器在电网中实际应用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固态限流器作为一种新型限流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空间矢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和分离负载电流中的有功、无功、谐波电流的新方法以及由此构成的检测电路。经过计算机仿真及在有源滤波装置上试验,得到了令人十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几种不同类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介绍并分析比较了IEC6 0 0 4 4 8《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定义的 3种不同类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即光学电流互感器、低功耗电流互感器及空芯电流互感器 )的基本原理、性能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力有源滤波器控制回路补偿参考电流的一种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电力有源滤波器控制回路补偿参考电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所用乘法器少,电路实现简单,适用于单相、三相有源滤波器补偿参考电流的检测。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IEC60598—1:2008《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中新增了保护争体电流和接触电流的测试要求,对其中的测试方法及要求进行分析,明确了试验条件、仪器设备、操作方法及限值的选取方法,可以为使用标准的相关企业、质检机构及设备制造商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广域电流差动保护受电容电流影响而误动的情况发生,通过对传统电流差动保护进行改进,提出一种不受电容电流影响的广域电流差动保护算法。利用微分方程计算出各线路上的电容电流,采用修正的差动电流对暂态和稳态电容电流进行有效补偿,即在传统差动电流基础上减去计算出的电容电流以使电流差动保护不再受电容电流的影响。利用PSCAD仿真实验将改进的广域电流差动保护与传统原理的电流差动保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保护不受电容电流影响,外部故障时可靠不动作,验证了此保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金属消雷器在云南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为探索消雷机理用体积电荷雷云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消散电流对雷云净起电电流的削减将减缓雷云电压的上升速度并减低雷云电压数值,从而实现消雷。雷云参数及其与消雷器的相对位置对消雷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凤杰 《高压电器》2005,41(4):313-314,320
简要阐述了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