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添加混合添加剂后溴化锂(LiBr)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试表明,添加混合添加剂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与单独添加异辛醇(C8H18O)后的表面张力接近;在LiBr溶液中添加分散剂和两种表面活性剂时,其表面张力一直低于单独添加一种表面活性剂时的表面张力;在纳米LiBr溶液中添加分散剂和两种表面活性剂可改变溶液表面张力的分段点,并且分散剂对溶液的稳定性有极大促进作用,但表面张力稳定值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
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复配体系形成临界胶束浓度的变化规律和不同价态无机盐对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在降低临界胶束浓度能力方面可以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在LAS与CAB之比为5∶5~2∶8时,协同效应显著,其中LAS与CAB的比为3∶7时,为体系最佳复配比.低浓度的无机盐能使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下降,发泡力上升.无机盐浓度过大时,表面活性剂的稳泡性和发泡力却大幅度下降.不同价态的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泡沫性能影响规律是Na+SN 1671-1513  相似文献   

3.
烷基多苷复配体系在餐具洗涤剂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烷基多苷(APG)与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仲烷基磺酸盐(SAS)的复配实验,研究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粘度、泡沫性能、去污力。实验结果表明,APG与AES、SAS有优异的协同效能;并确定了复配体系的最佳配比。APG适合做餐具洗涤剂的主要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4.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Tween80为典型表面活性剂,通过测定外加硝酸钠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单独或复配存在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研究硝酸钠水质调控与表面活性剂复配的联用降低溶液CMC的可能性及特点。结果表明,两者的联用可使含表面活性剂溶液的CMC明显降低。无论溶液中SDBS与Tween80如何复配,硝酸钠水质调节都可使CMC一定程度降低,但外加硝酸钠浓度较低时降幅更明显,随着硝酸钠浓度的升高,其作用功效的增幅不断减小,即其降低CMC功效的能力存在最大极值。浓度一定条件下,硝酸钠促进表面活性剂复配CMC降低的能力受控于复配的特点。在降低CMC的过程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共混时协同作用的产生及其作用强度,都受控制于硝酸钠浓度。可见,一定条件下,利用水质调控技术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的联用降低CMC是可行的。这为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使用时减少表面活性剂投放量的途径与措施的寻找,提高其使用的经济性,促进其更大范围内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烷基糖苷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不同结构的烷基糖苷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进行性能测定,包括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起泡力,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并与商品AES、LAS进行比较.此外,对这些表面活性剂与AES的复配体系的部分性能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一聚氧丙烯一聚氧乙烯(P123)对气体水合物反应液表面张力影响规律,利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界面张力仪KII测定了其表面张力,考察了浓度、温度对水合反应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均能降低气体水合物反应液表面张力,CTAB、P123、SDBS的CMC分别为300、500、700mg/kg。测试数据表明,CTAB(300mg/kg)降低水合反应液表面张力效果最优,表面张力的降幅最高达79%。实验结果为表面活性剂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邻苯二胺和月桂酸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十一烷基苯并咪唑,进一步与苄基氯反应合成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3-二苄基-2-十一烷基苯并咪唑季铵盐(UBS)。通过IR和1 H-NMR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UBS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35℃下,它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51mmol/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39.6mN/m;随着温度降低,其CMC略有减小,γCMC升高。比较了UBS与常见表面活性剂LAS和OP-10的泡沫性能,UBS的发泡能力强于LAS和OP-10,稳泡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1H,1H,2H,2H-全氟己-1-醇和三氟甲烷磺酸酐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连接基团的短氟碳链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通过FTIR、1 H NMR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表面活性、复配性能及润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以酯基为连接基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小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更低的表面张力,其CMC为0.3mmol/L,γCMC为18.9mN/m,其与SDBS复配后的表面张力最低值为20.5mN/m,而以酰胺基为连接基的表面活性剂则具有更好的润湿性及水溶性,其CMC为1.1mmol/L,γCMC为19.4mN/m。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对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净洗性能.探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皂洗效果的影响,确定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KDA、DL、ZX以11∶5∶4比例复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NP-100以7∶3比例复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IW(B)以9∶1比例复配,各复配体系的净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聚醚改性氟硅表面活性剂和聚醚改性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和红外来表征其结构。对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氟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以及全氟表面活性剂进行溶液性质的研究发现:全氟表面活性剂的最小表面张力最低,聚醚改性氟硅表面活性剂的最小表面张力比聚醚改性的硅氧烷要高;对于相同的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聚醚改性的氟硅氧烷,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比聚醚改性硅氧烷小;聚醚改性硅氧烷亲水链段的长度增加,CMC减少;而聚醚改性氟硅氧烷的疏水链段长度增加,CMC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粗一精正浮选工艺,研究了小分子有机酸(ST-1)、阴离子淀粉(AS)、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FS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4种有机抑制剂对胶磷矿中类型为水云母、褐铁矿的倍半氧化物的抑制性能. 结果表明,NFSC用量为0.35 kg/t时,磷精矿品位达到31.36%,回收率在80.22%,倍半氧化物的质量分数降低到3.48%;CMC用量为0.20 kg/t时,磷精矿中倍半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可以降至3.20%,但磷精矿回收率仅为26.24%;当分别使用AS、ST-1作为抑制剂时,精矿中倍半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变化都不明显. 因此,NFSC在分离倍半氧化物脉石与磷矿物时抑制性能最好;CMC对倍半氧化物脉石有很强的抑制性,但选择性差;ST-1、AS作为抑制剂对倍伴氧化物的抑制作用较弱. 关键词:正浮选;倍半氧化物;有机抑制剂;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二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业品壬基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草酸为催化剂,合成二(2-羟基-5-壬基苯基)甲烷,经环氧乙烷加合合成二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GNP),然后以氨基磺酸为磺化剂,以及氢氧化钠中和合成二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GNPES)。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合成的GNPE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S)的临界胶束浓度、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的胶束聚集数。研究了亲水基团氧乙烯基团单元数变化对GNPES和NPES聚集性质的影响,考察了胶束聚集数的浓度效应。结果发现GNPES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比NPES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低一个数量级,显示了较好的表面活性,但在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方面GNPES表面活性剂相比,没有显著差别,基本上相同。随着亲水基团的增长,GNPES表面活性剂和NPES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聚集数(Nm)明显增大,且GNPES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聚集数(N)的增大趋势要强于NPES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十八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C1 8BE)水溶液在不同 pH值时的表面张力 ,由此得到的CMC和γCMC值在 pH =4.0时低于在 pH =9 0时的相应值 ,而其饱和吸附量在 pH =4 0时较高。这表明C1 8BE在 pH =9 0处于两性时的亲水性较强。还计算得到了相关的胶团化热力学函数。用稀释法测定并计算了C1 8BE 异戊醇 正辛烷 水体系W /O型微乳液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 ,在pH =4 0时 ,反胶团水内核半径、液滴有效半径及反胶团液滴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平均聚集数等值均较在 pH =9 0时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稀溶液粘度法研究不同混合比例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海藻酸钠的相容性,发现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在5~15%范围内时两者是相容的,超出这个范围则是不相容的。通过测定混合溶液的落球粘度,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二者的相容性,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相容性随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钛硅分子筛催化丙烯环氧化是一条生产环氧丙烷的清洁工艺,其多相反应体系的相态研究是优化该反应体系的基础.利用可视相平衡仪在不同条件下测量了丙烯在甲醇-双氧水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体系温度、双氧水有效质量浓度和甲醇含量是影响丙烯溶解度的关键因素.在双氧水∶丙烯∶甲醇摩尔比一定、温度相同且体系均为气-液-液三相平衡的条件下,30%(质量分数)双氧水氧化体系甲醇相中丙烯的溶解度低于50%(质量分数)双氧水氧化体系.在双氧水有效含量不同的两种氧化体系中,当甲醇含量较低时,体系呈现为气-液-液三相平衡,在30~60℃范围内可通过升温提高丙烯的溶解度;提高甲醇含量到一定程度时,体系液相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呈均相,为丙烯环氧化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在288.15-328.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甜菊糖RA40-甲醇溶液的比热,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比热与甲醇中RA40质量浓度和温度的经验方程.把该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平均小于1.5%.该方程可用于溶液结晶提纯RA及相关体系热量平衡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杨梅单宁(bayberry tannin,BT)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杨梅单宁溶液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实验利用pH法测定水溶液中杨梅单宁分子形成胶束形态前后H+浓度的突跃,以pH-CBT做图测定杨梅单宁溶液的CMC值,并且探讨杨梅单宁溶液CMC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03.0 K时杨梅单宁的CMC值为1 067.9 mg/L,且该值受溶液温度、无机离子种类与用量的影响;CMC值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升高的趋势,313.0 K时降低为1062.0 mg/L;Na+和Ca2+的加入使CMC值降低,且由于Ca2+比Na+所带电荷量更大,造成CMC值更低;303.0 K时加入相同用量(10 mmol/L)的Na+和Ca2+,使杨梅单宁溶液的CMC值分别降低为897.5 mg/L和891.4 mg/L。  相似文献   

18.
以废弃鸡蛋壳为原料制得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来制备生物柴油。利用热重分析仪、低温氮气吸附脱附仪等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950℃下焙烧3.0h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佳。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10∶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0%、反应时间3.0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可达98.9%。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做了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在重复使用13次以上,仍保持了较高的催化活性,生物柴油收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导法研究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溴代-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在混合溶剂以及不同温度下的胶团化行为。通过电导率数据计算了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反离子缔合度(g)。应用相平衡模型估算了表面活性剂胶团形成的热力学参数。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Gm)总是负值,表明了胶团化行为的自发性,而且与温度无关。当乙二醇(EG)体积分数在10%、15%的时候,胶团形成是焓一熵补偿效应,相反在乙二醇体积分数20%的时候胶团化行为是焓驱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