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欣  刘畅 《中华建设》2013,(2):87-89
一、新时期下劳务分包企业与施工班组管控关系现状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中规定:"从2005年7月1日起,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基本被禁止。"这项规定对近年来实现规范建筑市场管理秩序,建立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和制度,起  相似文献   

2.
张力文 《云南水力发电》2012,(5):130-131,139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不利局面将继续困扰电力企业尤其是发电企业。通过大量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来控制人工成本,使正式员工与派遣劳各工之间存在身份差异和利益分配悬殊,长期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势必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深刻分析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弊端基础上,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和办法,能够有效解决劳务派遣用工弊端问题,对于促进电力企业平稳健康安全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期问直接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通过对东、中线典型工地劳务用工情况调查,南水北调在建设用工方面基本上能够遵照法律规定和要求,与所聘用的劳务人员签订合同、支付工资报酬、缴纳社会保险,重视劳动保护和生产安全,用工管理比较规范。但也存在着施工单位管理还不能全到位、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够等问题,文章对此提出了如何规范建设用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英 《西北水电》2010,(5):85-87
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一直是用工单位所面对的棘手问题。作者通过参与和负责管理此项工作的切身体会,对如何调动劳务派遣用工人员劳动积极性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有益地探讨和总结,供有关单位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制度是我国现行基本用工制度的一种补充,一般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本文重点阐述劳务派遣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特点、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风祥 《海河水利》2006,(3):25-25,27
劳务承包特别是农民工用工问题是当前建筑业企业的新课题,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同样也存在此类问题.列举了农民工使用的4种方式,并对每一种方式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劳务承包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华建设》2006,(2):48-49
近年来,湖南省在对农民工的培训上,创新思路,提高培训质量,促进了建筑劳务经济的较大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建设系统共培训和鉴定农民工 15万人次,占全省农民工培训总量的 16%,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万人以上,占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人数的 17%;建筑劳务收入100亿元,占全省农村劳务总收入的18%,在劳务经济按产业划分中仅次于工业制造业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深入研究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的劳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探索劳务实名制在项目现场的贯彻落实。劳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现场劳务人员的管理,进一步提升现场劳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凌丽娅 《四川水力发电》2009,28(6):144-145,152
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要达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积极性的目的,取决于企业文化、体制、制度等一系列软件和硬件设施的综合。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通过对人员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以及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这样,就能降低劳务人员的流失,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筑企业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关系到人员的生命与家庭幸福,关系到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是建筑安全管理系统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本文浅要分析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时本强 《中华建设》2014,(4):114-115
正建筑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建筑施工是整个建设中的核心环节,建筑产品由建筑施工人员从建筑设计到实体建筑进行转化才可实现其应该具备的价值,而在我国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很多,人员数量庞大。相关统计显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及综合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很大的差异,与其他行业比较,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即便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域也是如此,因此研究常见建筑管理中的人员问题及对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劳务分包正成为建筑行业一种普遍的用工模式,其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建筑劳务分包管理的现状及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现今,建筑业处于蓬勃发展当中,建筑劳务分包制度越来越被国家与社会重视,各地大力发展与培育建筑劳务分包  相似文献   

13.
李孝彬 《河北水利》2010,(11):47-47
<正>1.抓住学习载体,搭建全员创新平台企业应搭建学习创新平台,全方位提高员工学习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员工思维创新。把先进文化理念、新技术、新知识、创新理念与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全面对接。建立企业内部员工动态管理,让肯动脑、懂管理、勇创新的人员凸现出来。用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创新的热情。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观念的背后就是利益,只有把观念与利益有效  相似文献   

14.
正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项目成本科学化管理对于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撑以及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等起着关键的作用。项目成本管理涉及到工程施工建设的间接管理和直接管理,具体而言,则涉及到项目工程材料引进使用、人员劳务费用、施工设备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方面,涉及层面较多,且面对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工程,对于项目成本管理人员来讲,  相似文献   

15.
正武汉聚建星建筑咨询有限公司经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批准注册成立,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建筑企业管理咨询、建筑行业人才培训、继续教育、各类建筑人员考试咨询以及建造师等建筑专业人才挂靠与猎头服务,建筑企业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咨询服务等业务的专业公司。公司聘请了一批曾在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和市建设局相关部门及建筑业协会、装饰协会、市政协会等工作的离、退休资深专家。在本公司从事各类资质资料的审查顾问工作:也有来自武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我国建筑业事故频繁发生,所以,建筑企业要根据我国现在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地考虑建筑事故发生的因素,运用先进的技术及仪器来提前预警建筑事故,尽量减少因建筑安全事故而带来的人员死亡和财产安全。建筑企业要加大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完善建筑施工预警体系的及时性,促进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一、分析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预警的及时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在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例如: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农民工业余学校平台作用,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有理想、讲文明、懂技术、会操作、出业绩的新一代建筑产业工人,引导一线建筑业农民工向建筑产业工人转型。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只有把企业文化作为全体员工奋斗的目标去实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协调地、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发展创新的必备条件。企业文化不仅关系到企业管理的好坏,而且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加强企业管理的问题,对工会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工会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发挥好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行效率,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对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目前施工企业资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措施,希望对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一、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概述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的资质根据施工过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和劳务承包资质。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资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施工企业面临的  相似文献   

20.
正武汉聚建星建筑咨询有限公司经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批准注册成立,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建筑企业管理咨询、建筑行业人才培训、继续教育、各类建筑人员考试咨询以及建造师等建筑专业人才挂靠与猎头服务,建筑企业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咨询服务等业务的专业公司。公司聘请了一批曾在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和市建设局相关部门及建筑业协会、装饰协会、市政协会等工作的离、退休资深专家,在本公司从事各类资质资料的审查顾问工作;也有来自武大、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工程大学及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建、工民建院系的教授和学者,在公司负责建筑行业人才培训、继续教育、考证注册及人才挂靠、猎头的策划、指导与实施服务。武汉聚建星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将以完善的组织机构、丰富的实践经验、真诚踏实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