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加油站排放的油气不仅加重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油气回收技术是减少加油站油气排放最有效的方法。在简要介绍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在整个油气回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三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论述了当前在我国应用的加油站油气排放处理装置主流处理工艺;根据装置的工艺特点,从管道设计和设备布置的角度,针对新建加油站和已建成运营的加油站,均提出了增设三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设计方案,为三次油气回收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地区加油站油气回收后处理装置的技术现状和环保效益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结果表明:已安装运行多年的设备关键部件在达到使用年限后油气回收效率低,故障率增加,油气回收效果难以达到环保要求,万吨加油站的日碳排放量理论上最多仅降低6.5%,若将大量的人工维护所导致的碳排放计入,碳排放量几乎没有减少。为此建议:加油站仅实施卸油及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在严格控制气液比范围的情况下,考虑取消安装后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3.
在调研国内外玻璃态复合膜技术和加油站油气回收工艺的基础上,参与研发了全氟AF玻璃态材料复合膜,参照环氧外壳卷式组件,采用自行设计的测试方案和测试平台,对该复合膜与德国GKSS玻璃态膜进行了分离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对于小处理量、低浓度(入口油气体积浓度仅为10%~30%的情况下)混合气体的处理效果可满足加油站排放指标要求; GKSS膜组件对处理量在2~7m~3/h、入口体积浓度小于20%的混合气体,在入口压力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处理后的排放气体基本稳定达标。研究为油气截留型玻璃态高分子复合膜在加油站油气回收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加油站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排放的油气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详细介绍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探讨了京、津、冀三地部分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在验收和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油站的油气挥发率在千分之七左右,油气混入空气中会形成爆炸气体,污染大气环境。油气回收系统可将油气转变为汽油,对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节能降耗有重要的作用。《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加油站最晚2015年1月对储油、油气排放实行控制。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由一次、二次、三次油气回收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加油站在环境影响评价和大气、废水、固体废物、土壤污染防治等环保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提升加油站环保管理水平;二是深度参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三是按要求安装并做好油气回收设备设施的运行与维护;四是系统梳理并分类管理废水排放;五是实施固废规范化管理;六是认真开展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维民 《石油商技》2006,24(6):82-87
为打造节约、清洁、便捷的加工油站,在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系统是一个必然趋势。本文对目前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建议加油站采用前端二次油气回收系统与后端油气封存冷凝系统组合使用,以取得最好的油气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方面阐述了油气回收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油气排放标准,重点对冷凝与吸附组合法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油气回收技术的适用性建议和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加油站建设应设置油气回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加油站在设置油气回收系统的情况,指出加油站油气产生及分布的主要部位和设置油气回收系统的必要性,建议在新建或改建加油站时,应做好安装油气回收系统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公司加油站一、二、三次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状况调研的结果,在简要介绍了油气回收系统的设置和油气回收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对油气回收系统的密闭性、气液比和液阻不合格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加强施工过程的管控;二是加强加油和卸油操作的监管;三是加强油气回收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油气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部分加油站加油机校验、油罐水杂清理、加油油品应急回收、管线排空、尿素加注以及加油机油气回收检测等非常规作业存在的设备设施分散化、日常监管边缘化、管理效能低效化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对上述非常规作业进行了整合优化,研制出集加油枪准确度校验、油罐水杂清理、加错油品应急回收、管线排空、尿素加注以及加油机油气回收检测功能为一体的加油站非常规作业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作业成本,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油气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2.
郭宏 《石化技术》2020,(4):15-16
西部原油管道主要担负着新疆各大油田和中亚进口原油外输任务。管道沿线设有多个分输、注入站场,服务沿线油田企业和石化企业。这些分输、注入站场均是在西部原油管道投产后建设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诸如内部控制系统(DCS及PLC系统)与外部不再隔离。自控系统和网络通信安全直接影响了生产控制的稳定和安全。如何实现新建站场与西部原油管道既有的控制系统交互连接,确保过程控制系统与ESD(紧急关闭)系统稳定可靠,是新建站场的首要考虑因素。本文介绍了三塘湖原油末站与西部原油管道四堡输油站自控控制系统交互实践,为后期管道工程建设提供范例参考。  相似文献   

13.
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延迟焦化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从减少加热炉、焦炭塔大油气管线和分馏塔结焦方面,分析了制约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如原料性质、加热炉炉管平均表面热强度、加热炉出口温度、焦炭塔冷焦吹气量、焦炭塔操作负荷、急冷油和消泡剂注入方式、分馏塔操作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装置为了延长运转周期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如合理搭配原料;加热炉炉管多点注汽;焦炭塔老塔切换进料后,继续打急冷油20 min,并严格控制吹汽量;将急冷油注入点由焦炭塔顶顶端移到水平大油气管线以下,急冷油由垂直单点注入改为45°三点注入;由塔底循环泵出口引跨线至加热炉出口,以便将分馏塔底沉积焦炭排往焦炭塔;等等.  相似文献   

14.
脱丁烷塔压力热旁路控制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轻烃回收装置自投用以来,脱丁烷塔操作压力一直不稳定。对操作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表明,热旁路控制系统设计不当是造成该塔操作不正常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脱丁烷塔热旁路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的措施主要有:增大了热旁路管道的直径(由DN40mm增大到DN80mm),并降低了热旁路调节阀的压差取值(由50kPa降低到35kPa);增设一条自冷凝器壳程出口至回流罐的不凝气放空管道;对脱丁烷塔分程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即将调节器输出信号的0-45%,55%%~100%分别用于控制热旁路调节阀和放空阀。改造后,脱丁烷塔操作压力稳定,产品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气管道站场信息系统的不断提高,仪表、通信等弱电设备数量也不断增加,站场内自动化、通信系统已成为油气管道的神经中枢。然而,大部分油气管道站场坐落在雷暴活动极其复杂的地区,且设备装置较多,雷击现象时有发生。雷击主要表现为直击雷电与感应雷电,感应雷电通常会危害仪表、通信等弱电设备,导致站场信息系统的中断,影响油气管道监控及信息传输功能。以中缅油气管道(贵州段)为例,由感应雷击入侵弱电设备的表现形式,对成因进行分析,采用全方位防雷设计理念,即屏蔽、均压和接地的方式,提出具体防雷措施,从而降低了感应雷击的危害,取得了较好的防雷效果,提高了油气管道站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海上无人平台在国内的各大海域日益增多,降低了海上设备的操维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无人平台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无人平台的油气生产工艺流程多为简易化,原油自油井开采出来后,不经过处理直接进入外输管道。南海某无人平台较为特殊,需要设置外输泵进行增压方可满足生产要求。此文通过设计研究和方案比选,首次在海洋平台上,创新性地采用柴油置换备用泵中的原油,并增设远程启动信号,当运行的外输泵故障后,操作人员可在其他平台或者终端远程启动备用外输泵,进而保证无人平台的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输油气泵站系统是管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进行输油气管道系统泵站风险评估十分必要。实际工程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既非常重要又相当复杂。绝大多数工程系统目前只有数值解,而找不出解析解。为此,介绍了计算输油气泵站系统可靠性的简单实用方法,并实例运用于秦皇岛-北京输油管道泵站系统。该泵站系统由6个泵站组成,为一个复杂可修系统;以宝坻站为例,并用系统稳态不可用度、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作为可靠性指标,应用网络树分析和可靠性单元法对其进行简化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泵站系统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油气集输管道长期服役于复杂、恶劣的环境,腐蚀导致的壁厚减薄现象日趋严重,已威胁到油气场站的生产安全。普光气田是国内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H2S体积分数平均达到15%,CO2体积分数平均达到9%,具有“三高一深”的特点,集气站集输管道采用湿气混输工艺,输送介质对集输管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为确保集输管道安全运行,在管道重点部位安装超声波壁厚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回波-回波测量方式进行壁厚检测,传感器通过超声波探头定期采集管道壁厚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云端显示,实现管道壁厚的实时在线监测。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监测数据准确率达到99%以上,故障率低,为管道的防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继风险管理之后管理方式的变革,该理念10年前开始在中国传播,引起了中国油气管道管理方式的变革。为此,回顾并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发展历程,详述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各步骤工作内容及技术研究进展,展望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指出:①管道完整性管理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要覆盖管道站场、燃气管网、集输管网、海底管道、储气库设施、LNG接收站等对象;②完整性管理专项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包括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管道内检测技术,有限元模拟技术,泵机组、压缩机组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失效分析技术等;③较之于以前的管理模式,完整性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提前预防,在未出事故前,采取预防性措施进行治理,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为中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ҹ��ܵ��������ۼ����ķ�չս��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在简要介绍国外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油气管道生产管理的现实状况,从采集真实可靠的评价原始数据、风险影响因素的界定、随机因素的概率模型和模糊因素的潜在影响等四方面论述了把国外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用于我国油气管道的风险管理将面临的技术挑战。并认为在消化吸收国外管道风险评价技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我国管道风险评价技术指南,逐步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油气管道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软件,是我国发展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的正确思路。从发挥技术标准的作用、建立全国油气管道信息数据库、加快管道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步伐以及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