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的虚拟实验,采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方法进行心电图虚拟实验的建模仿真及交互控制,结合VRML与JavaScript、VRML与3Ds Max之问的接口技术,按照VRML结构设计方法完成虚拟心电图机实验的设计及制作过程;运用VRML技术实现了虚拟心电图机的典型实验;所开发的虚拟实验提高了教学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虚拟实验软件的建模方法与实现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虚拟现实型实验教学软件从真实实验抽象出场景、仪器对象及元器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它们进行数值建模与图像建模,完成物理实验的虚拟、本文总结了该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仿真建模方法和实现技术,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静态和动态三维图像模型的建立、数学模型与图像模型的协调工作等。该虚拟物理实验实现了可设计性、操作的任意性和具有真实感的交互功能,使学生能像操作真实实验一样操作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虚拟实验环境中的实体及其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实验的元器件模型通过用数学模型来代替物理上存在的具体的物理器件,这种数学模型应该能够正确的反映器件的物理特性和电学特性,且便于在计算机上作数值计算。文章分析了虚拟实验环境中的虚拟实体的特性和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种虚拟实验的建模分类方法与虚拟元件的建模方法,将元器件的建模分为基于正向操作模型建立和基于逆向操作的模型建立,并通过分析电子实验的特点,探讨了电子实验的元件建模方法和元件的模型的类结构图,建立了电子实验的元件的模型类体系结构,并分析了这种建模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虚拟环境中虚拟角色行为表现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从虚拟角色不确定性行为的相关概念入手,系统地研究了虚拟角色的不确定性行为及其建模的基本问题.指出并证明了个体与群体不确定性行为的关系,基于不确定性函数证明了虚拟角色不确定性行为建模的3种途径一不确定性决策、规划和动作建模,分析了不确定性行为建模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基于坦克群对战仿真实验,说明了相关概念的合理性,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正确性,实验表明,虚拟角色不确定性行为对仿真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章文分析了虚拟实验环境中的虚拟电路实验元器件的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路元器件建模方法,将元器件的建模分为三部分构成,即几何建模,行为建模,物理建模,并分析了这种建模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虚拟校园的建模优化及Web3D交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校园建设是虚拟现实在场景虚拟中的重要应用领域,目前相关的研究多数是基于单机系统。为了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交互能力,提出了基于Web3D国际标准的虚拟校园技术。从校园场景的建模与整合、用户与场景的交互几个方面探讨虚拟校园设计的过程,重点讨论了建模与整合过程中的优化方法和交互技术,验证了校园场景的实验结果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实验也相应地产生并发展起来。该文以虚拟实验场景的建模设计为主题。首先给出了虚拟网络实验系统的3D建模总体设计;然后介绍了网络虚拟实验建模的实现;最后给出了网络虚拟实验的优化。虚拟化学实验场景的建模实现,为通用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结构化综合布线实验教学需要,研究实现了结构化综合布线虚拟实验平台。根据海南师范大学的具体应用环境和虚拟实验室的要求,利用三维虚拟建模、网络虚拟交互、数据优化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交互式虚拟实验室系统。  相似文献   

9.
提出利用桌面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演示实验以克服传统教学演示实验的缺点,讨论了虚拟演示实验的主要特点和类型,探讨了虚拟演示实验系统的逻辑结构、建模方法与实现技术,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演示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现有传统的建模软件可以进行三维建模,但是这种模型缺乏实时交互性能,即模型动作是预先设定好的,用户不能够实时的和模型进行交互.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虚拟三维模型重建的方法,采用插帧和顶点变换等算法,有效地实现了用户和虚拟三维模型间的实时交互,并以人手骨骼结构为例进行建模,实现了各关节和真实人手具有相似的自由度.实验结果表明,虚拟人手系统增强了虚拟人手的真实感和交互性,实现了虚拟人手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1.
Virtual Symposium on Virtual Mind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When certain formal symbol systems (e.g., computer programs) are implemented as dynamic physical symbol systems (e.g., when they are run on a computer) their activity can be interpreted at higher levels (e.g., binary code can be interpreted as LISP, LISP code can be interpreted as English, and English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meaninguful conversation). These higher levels of interpretability are called ‘virtual’ systems. If such a virtual system is interpretable as if it had a mind, is such a ‘virtual mind’ real? This is the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virtual’ symposium, originally conducted electronically among four cognitive scientists. Donald Perlis, a computer scientist, argues that according to the computationalist thesis, virtual minds are real and hence Searle's Chinese Room Argument fails, because if Searle memorized and executed a program that could pass the Turing Test in Chinese he would have a second, virtual, Chinese-understanding mind of which he was unaware (as in multiple personality). Stevan Harnad, a psychologist, argues that Searle's Argument is valid, virtual minds are just hermeneutic overinterpretations, and symbols must be grounded in the real world of objects, not just the virtual world of interpretations. Computer scientist Patrick Hayes argues that Searle's Argument fails, but because Searle does not really implement the program: a real implementation must not be homuncular but mindless and mechanical, like a computer. Only then can it give rise to a mind at the virtual level. Philosopher Ned Block suggests that there is no reason a mindful implementation would not be a real one.  相似文献   

12.
虚拟计算环境中的虚拟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计算环境是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热点,而虚拟网络是构成虚拟计算环境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主流的虚拟网络构成原理和虚拟网络实现技术,分析了虚拟计算环境中虚拟网络的特点,总结并提出了虚拟网络的性能开销、QoS、自适应和安全性等开放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虚拟仪器到虚拟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虚拟仪器和虚拟系统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从虚拟仪器发展到虚拟系统的过程.同时,文章介绍了基于虚拟系统的通用测试软件平台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组成,讨论了该平台设计上的易用性、通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和可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机的虚拟实验网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讲述了一个虚拟实验网络构建的全过程,探讨了虚拟实验网络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原型技术的虚拟网络实验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建立虚拟网络实验室,是当前网络研究与设计的先进方法。该文将虚拟原型技术应用到网络的学习和研究中,给出了虚拟网络实验室的架构及网络实验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最后,演示了一个实例,说明数据如何传送到以太网的用户。  相似文献   

16.
戴小鹏  黄璜 《计算机工程》2007,33(23):215-217
虚拟植物技术对作物产量预测、土地生产力评价、资源环境分析、作物栽培指导、作物生长机理研究以及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的反应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虚拟植物普遍使用的玉米叶脉曲线拟合曲线函数在叶尖坐标Y不是最大坐标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描述叶曲线。该文以玉米叶子的中脉为轴线,贴合玉米叶子的平面纹理图像。将玉米叶子中脉表达成3次B样条曲线,实施空间变形,再将纹理图像嵌入到变形后玉米叶脉曲线的局部标架中。该方法在叶尖坐标是否最大坐标时都适用,直接进行曲线拟合,而不必进行叶片角度旋转,绘制出的玉米叶子具有叶子的脉络细节,真实感较强。  相似文献   

17.
Virtual Memory     
Doran  R.W. 《Computer》1976,9(10):27-37
"Virtual memory" is a computing term which has come into increasing use in recent years. Unfortunately, like other new expressions, its use often causes controversy and misunderstanding, for it is used to mean different things by different people. Not long ago when one major computer vendor announce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technique of 'virtual storage,' other manufacturers complained that they had been doing the same thing for years under a different name (see Figure 1).  相似文献   

18.
Virtual Senses     
Products-to-be include Touch Color, a thermal digital device that lets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visualize works of art by touch; Smart Cane, which combines with an ultrasonic sensor to help blind people navigate paths; glasses that measure time between blinks; virtual pets; and a device that uses sensors to smell.  相似文献   

19.
Virtual Communiti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虚拟计算:对计算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清 《计算机科学》2000,27(3):7-11
1 引言目前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实践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新的理论不断涌现,新的应用层出不穷。计算机应用从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到互联网应用,又从互联网发展到内部网、虚拟网络、虚拟企业应用;数据库系统技术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发展到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如何更好地理解当前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将来的发展方向,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和应用领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学科分支,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等。另外,为了解决一些特殊领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与这些领域相关的理论。例如,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