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由多个蓄能器串联安装组成的蓄能器组吸收压力脉动的机理,并结合Helmholtz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和结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液压消声器。建立了蓄能器组和新型液压消声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对单个蓄能器、多个蓄能器和新型液压消声器吸收某液压系统压力脉动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仿真采用特征线法,基于FORTRAN语言编写,将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液压消声器,相比于传统蓄能器,可较好地提高吸收压力脉动的效果,同时相比于蓄能器组,又具有较小的结构参数,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飞机液压系统由于油压脉动引起的管道振动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航空工业界极为重视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某机液压系统泵出口管道的振动进行地面模拟试验研究,应用流体管道动态分析技术和试验模态技术来分析该飞机液压管道的压力脉动、应力脉动和机械振动特性,提出以应变振型和脉动应力强度共同控制飞机液压管道应力水平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液压元件冲击试验的脉冲波形是由液压脉冲系统产生的,脉冲波形的形状及参数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因此,产生的脉冲波形应符合标准要求.根据液压脉冲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特征线法建立了管路系统的压力和速度瞬态模型,结合管路边界条件,得到了液压脉冲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应用该仿真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为液压脉冲系统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液压位置保持系统的控制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万t模锻水压机同步平衡液压控制系统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液压位置保持系统在流量控制和压力控制这2种不同液压控制方式下的系统动态特性,结果表明两者完全可以获得相同的控制效果,但在控制参数上有一定的差异,因而,使实际系统控制方式的设计选择方案增多。  相似文献   

5.
针对倒拉式变频液压电梯的轿厢振动加速度超标现象,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系统中主要激振源对轿厢振动的影响.通过对电梯轿厢的原始振动加速度信号和液压系统的负载压力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初步诊断轿厢测速装置中的啮合振动是引起轿厢振动加速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建立了系统垂直方向上8自由度的集中质量动力学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集中质量模型仅适合于分析低频振动的影响.对整个系统进行试验模态分析,所得低阶固有频率值能与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吻合.分析结果还表明,存在与测速装置中啮合频率相吻合的频带,说明该装置确实是引发轿厢加速度超标的振源.采用相应的隔离方法来消除其影响,并通过试验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取一定工况 ,在液压履带起重机提升机构液压元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 ,得到输入输出传递函数 ,简化传递函数 ,系统仿真采用状态空间法研究其过渡过程品质。仿真过程中确定了各主要参数 ,且通过改变一些参数来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并在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和仿真结果动态曲线比较吻合。因此提升机构液压系统建模、仿真可作为今后液压履带起重机液压系统改进、设计的依据。对提升机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 ,同样也适合履带起重机其它液压系统 ,对其它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取一定工况,在液压履带起重机提升机构液压元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输入输出传递函数,简化传递函数,系统仿真采用状态空间法研究其过渡过程品质,仿真过程中确定了各主要参数,且通过改变一些参数来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并在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和仿真结果动态曲线比较吻合,因此,提升机构液压系统建模,仿真可作为今后液压履带起重机液压系统改进,设计的依据,对提升机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同样也适合履带起重机其它液压系统,对其它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字仿真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入手,论述了在自动化生产中液压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转特性。提出研究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采用古典控制中的传递涵数分析方法和状态空间分析法,对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计算机数字仿真。并系统地介绍了利用计算机对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数字仿真的过程以及动用计算机对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数字仿真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全液压抽油机的典型液压系统 ,建立了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动态特性 ,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针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利用开发的数据采集电控系统试验台,在Codewarrior开发环境下编写测试程序并嵌入系统电子控制单元,进行了系统典型工况的增压、减压和保压特性试验,获得了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压力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系统压力动态响应和可控性良好,能够应用于车辆底盘集成控制系统中,可为理论研究、控制策略开发和实车试验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推导了开度不变、转速不变和出力不变、转速不变两种运行条件下水轮机水力阻抗计算公式,分析了这两种运行条件下机组水力阻抗的差异,指出在混流式水轮机运行范围内,在前者条件下机组水力阻抗大于0,在后者条件下机组水力阻抗小于0.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机组水力阻抗对水电站有压输水系统自激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机组水力阻抗的正负决定了系统衰减因子的正负及大小,对系统频率的奇偶性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机变频控制液压电梯系统的模型结构和模型辨识、最小方差自校正自适应控制器和极点配置自校正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要点及实验结果.作者提出的将参数辨识结构组成常系数多项式控制律在实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及控制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重要概念、定义及术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加以理解,但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数量、时间及复杂程度都将是惊人的,在教学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成.为此,介绍了由伺服阀控制对称液压缸和位移传感器构成的液压位置闭环控制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给出了该系统的频率特性及动态响应数学表达式.以VISUAL BASIC为开发工具,开发出了适用于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及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水轮机调速器的可靠性,对全数字式水轮机调速器进行了研究,它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基础,结合专用集成电路技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进行测频和位移测量,同时采用一个全数字式的液压控制系统--数字阀插装阀并联液压控制系统,从而构成一个真正的全数字式水轮机调速器,即从信号的采集到控制的输出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在水轮机调速器半物理仿真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它的控制性能良好,可以满足水轮机对调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行飞机液压系统的附件强度、气密、流量、流量阻力、性能转换等试验,设计了一套综合试验台.为保证试验台正常运行,试验过程中液压油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按照液压油温控制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本套试验台水冷却系统.首先依据油温控制指标、结合西安地区的天气情况,进行了水冷却装置的方案设计,进而详细进行了试验台液压系统发热功率计算、液压油发热量计算,最终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了冷却系统的设备选型,整个装置经设计组装投入使用后,运行良好.水冷却系统的设计达到了整个系统的使用要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基于AMESim和LMS Virtual.Lab Mo-tion软件建立了装载机全液压转向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并对转向系统转向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模型准确可信,装载机转向多体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系统负载。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轮胎侧偏刚度对转向系统压力振摆具有很大的影响,适当减小该值可以减小压力波动。  相似文献   

17.
液压系统由各种液压元件组成。由于大多数元件的特性是非线性的,因此利用数学方法计算或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特性往往是困难的。本文利用元件特性曲线对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特性进行了图解分析。它与传统的解析分析法相比,具有直观、简捷、物理概念清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某钢铁公司薄板厂近几年在生产过程中下线液压阀较多,由专业厂家进行检测修复,要花费高额的检测费用.针对这一情况,该厂将原有的液压测试台进行了改造.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PCS7系统,提高了数据采集测试精度及响应速度,并实现了动态测试.数据结果采用PDAiba系统进行分析,提高了检测分析能力.升级改造后的测试台能够满足常用高性能阀的测试要求,并为该厂节省了大量的液压阀修复费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液压系统仿真模块问题,结合液压系统数学建模方法,利用Simulink建立液压元件仿真模型。以一缓冲功能液压系统为例,运用建立成功的模型对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测试液压系统原理是否合理,达到提高设计效率和验证设计是否正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It is significant to research the impact 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hydraulic support due to its key support role in th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entire hydraulic support to implement the impact experiment underground and analyz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a dynamic impact experiment for the entire hydraulic support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ere a 1:2 reducedscale model of hydraulic support was designed and its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dynamic impact load were analyzed. Firstly, a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cheme was proposed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monitoring for dynamic response of hydraulic support. Secondly, a multi-scale impac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entire hydraulic support and dynamic behaviors of hydraulic support under the multi-scale impact load were revealed by experimental data. Then a dynamic impact experiment of the entire hydraulic support was simulated in ADAMS with the same experiment conditions, and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data were verified mutually. Fin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conversion and dissipation of the entire experiment system after impact we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mpact 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hydraulic support largely depended on the initial support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vertical rigidities affected energy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of the entire sup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