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景观变化视角出发,运用蒂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方法,以连云港港湾区域为例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规划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最新遥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RS/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破碎度指标进行空间量化和表达,进而将两者叠加后生成景观生态规划分区图,将连云港市区划分为重点生态维护区、重点生态修复区、一般生态维护区、一般生态修复区、城市扩展重点开发区和城市扩展优化开发区,并提出相应分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校园景观是校园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生态校园,体现地域特色,传承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以原阳一中为例,是在对现状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以"人文校园、美丽校园、生态校园"为设计理念,将历史文化与生态理念相结合,规划为"一轴、二环、七区"为空间布局,并设计了蟾宫折桂、思乐泮水、桃坞烘霞等九个景点,营造出人文化、生态化的美丽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3.
空间永远是都市人的主题,渴望新鲜,拒绝单纯的居住模式,已成为时代的焦点。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结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如何创造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呢?本文拟从居住区景观规划空间运作方面作为突破点,对理想的人居环境进行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生态园林和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净能力及自动调节能力,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子系统,被称为"城市之肺"。其在保护和恢复绿色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着其他基础设施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营造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生态园林景观环境的关键,也是现代生态设计的新的发展趋势。聊城市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以"锦绣江南"为主题,在生态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居住区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出广场景观区、滨水景观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生态保健区6大功能区,打造中心水景景观带,设计江南水田、绿上心头、绿之舟、绿影长廊、绿野仙踪、落樱花园、绿之源泉7大主要景点,形成"一轴六区七景"的空间格局,营建一个具有聊城江北水城特色并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融其一身的现代生态型居住区。  相似文献   

5.
景观格局分析在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园林树木是构成城市绿地的主要植物材料,也是发挥城市绿地功能效益的主要植物群落体,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强调了乔木在城市绿地中的骨架和主体地位,它不仅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而且对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森林规划中,景观格局分析是优化城市森林空间结构和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章分析了城市森林的内涵;阐述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城市森林规划的过程,探讨了城市森林的景观分类、景观指数的选取要点及景观格局的优化重点;展望了城市森林规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开放空间的格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是由各类建筑物构成的非开放空间与建筑物之外的开敞空间组成的开放空间综合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优化城市地域格局,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由于其弹性较大,因而成为城市景观格局规划的主要对象。揭示了城市开放空间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而基于景观生态规划最优化原则,立足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基本构型,对开放空间的景观总体格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态公园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优美、生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老龙湾生态公园的建设对修复城市受损生态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高城市品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节约为重,生物多样性与地方特色的设计原则;以"一心、二轴、四区"为空间布局结构,对临朐老龙湾公园进行生态规划设计,规划形成了休闲娱乐、历史文化、湿地生态、滨水景观四大功能分区,提出了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植物景观规划,力求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8.
乡村康养是以乡村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利用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提供回归自然、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等生活方式和活动,开展乡村康养景观规划设计可为居民提供舒缓心情、健康身心的自然环境,建立新的康养生活方式。文章以泰安市北石槽村为研究对象,以"康养"为主题进行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按照"一轴、六区、多景点"进行空间布局,遵循生态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地域特色原则以及可持续性原则,将乡村康养景观划分为入口服务区、农耕体验区、健身活动区、养老居住区、配套服务区、水库景观区6大功能区,营造宜人安居的康养环境,拓宽乡村景观的发展领域,强化乡村多元化开发,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模式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景观可持续发展规划,使郑州黄河滩地成为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促进郑州黄河滩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提高郑州黄河滩地的景观多样性。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注重生态保护和游憩开发之间的平衡为基本指导思想。在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即空间规划中,选取关键生态因子进行生态适宜性分以确定立地的适宜功能;以Forman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格局理论为基础重构郑州黄河滩地的景观结构。进行了郑州黄河滩地景观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业景观、林业景观、旅游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景观专项规划,通过景观可持续发展规划可以促进黄河滩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提高景观多样性。对河流滩地进行多目标、多功能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土地匮乏的制约,高层住宅将是我国未来城市居住区的必然选择之一。消防功能与景观功能作为高层居住区两个重要的基本功能,它们在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冲突,景观与消防整合设计是高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课题。在分析高层居住区景观与消防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景观与消防协调设计的程序、原则,总结出弱化消防车道、复合利用消防操作场地以及加强屋顶花园疏散功能等设计方法,并以杭州金鸿嘉园景观设计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公园是以生态学为指导思想,以传统城市公园与主题公园为基础,建立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公园以"景观生态"为设计理念,以生态优先、群众参与性以及体现地域特色为设计原则,以"一轴两线、三区"为总体规划布局,对济南市彩虹湖公园进行生态规划设计,规划形成了一条环湖文化景观轴,两个休息娱乐广场,以及体育健身区、娱乐活动区、休闲体验区三大功能区域,提出了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植物景观规划,营造一个功能全面、生态良好、具有浓厚地域文化氛围的城市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东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东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生命之源"为主题,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法,将自然文化资源与生态要求相结合,规划出中心景观区、文化教育区、生态休闲区、植物观赏区和体育健身区五个功能分区,形成"一轴、两环、五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和生态特色的城市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生态城市,体现地域特色,传承校园文脉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景色优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生态环境,已成为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高校校园园林景观总体规划概念设计——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是在对场地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背景,以“承传校园文脉、交融学府情景”及“建设生态校园”为设计理念,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要求相结合,规划为“八大功能分区及一山、六园、十二景”的空间布局结构,从而营造一个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的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居民的各项活动需求,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城市景观美、居民的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经济效益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涿州人才家园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以"凝固的音乐"为主题,以生态优先、功能为主、景观资源均好及安全性为原则,结合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将小区规划为"二条轴线、三大区块、六个功能分区、八个主要景点"的总体布局,创造了亲切宜人的休憩、交流、活动空间及生态宜居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生态科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城市景观的特性和结构,并探讨了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模式,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活力,与其滨水景观带上的生态环境、人性化设计及艺术品位是分不开的,清雅园作为张家口市清水河北部滨水景观带上重要的一段,对其环境的改造是必要且重要的.试从功能、生态、美学等角度论述清雅园滨水特点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其过程多以定性分析的图示为主,缺乏定量分析的低碳生态技术支撑.利用生态学相关原理,通过数据计算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出了3条量化的规划策略:借助生态足迹法探讨碳排放水平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耦合关系,明确几种典型的城市空间形态对碳耗量的影响;通过GIS法划定生态敏感区,建立城市碳汇系统,确定城市的景观格局;采用瓶颈指数法,找到制约城市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低碳生态理论引入到城市规划,将会从一个新的角度为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使一些定性的规划意向转化成为切实可操作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湖泊以其独特的生态及景观功能,成为新型社区与公共绿地设计的首选.针对城市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质脆弱容易污染的缺点,提出建立"封闭区"、选择合理水源、创建水质净化系统等方式,保障人工湖泊的水质,有利于改善当地居住环境、丰富市民的精神家园,进而构建和谐的人水关系.并以浙江省上虞市虞滨海新城规划人工湖为例,提出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宜居型社区建设是我国近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以新农村宜居型社区住宅设计为切入点,从社区选址、平面形式、绿色能源3个方面分析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社区选址上可以创造出一种现代"负阴抱阳"的模式;住宅的平面应完整、紧凑;正方形或长宽比接近的矩形平面是较有利的节能平面形式;在门窗、外墙上要充分利用绿色资源,并把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新农村宜居型社区住宅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我国协调城乡关系,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原则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针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意义,从生态学的角态来探讨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目前城市滨水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