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烧结余热回收是节约能源、加强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烧结工序余热特点和余热品位分析,提出了环冷机废气余热与烧结机尾中温烟气余热集成回收,环冷机余热三段回收梯级利用发电的优化用能方案,并介绍了为开发该技术进行的基础研究,包括热源参数调控、发电系统火用分析和蒸汽参数优化、以及气体循环与动力循环协同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是钢铁工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烧结余热资源品质较低、波动大等特点,提出并分析了余热回收与烟气处理、热源参数预测、余热回收工艺与废气温度调节、废气循环与烧结矿冷却制度优化、余热锅炉与发电系统选型优化等关键技术,认为:烧结余热回收应以冷却机废气余热回收为主,并重点保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3.
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烧结烟气和冷却机热废气含有大量显热,回收利用这些显热,对节能减排、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烧结废气回收余热的四种形式、国内外烧结厂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现状与发展.各烧结厂余热回收利用的实践,可供烧结厂进行节能降耗改造时加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烧结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通过烧结环冷废气和烧结机尾部烟气余热回收发电技术,利用安钢内部余热进行回收发电,使烧结生产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产生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减少了高温废气的排放,保护了环境.指出烧结余热回收发电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烧结工序中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及其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烧结机尾烟气与冷却废气余热联合回收发电技术,并分析和研究了其技术优势和瓶颈,提出了烧结余热发电系统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济钢烧结余热回收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勇  胡攀 《南方金属》2011,(1):30-33
烧结余热废气回收发电,将废气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钢厂能源转化、资源再利用功能.本文简要介绍了济钢320 m2烧结机余热发电现状,探讨了烧结余热发电的发展前景和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7.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九菊  董辉  杜涛  徐春柏  周节旺  林科 《钢铁》2011,46(4):88-92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利用是目前钢铁企业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措施之一.从热工角度总结分析了中国烧结余热回收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根据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提出了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即在优先考虑改善烧结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将温度较高的余热实施动力回收,将温度较中和较低的余热实施直接热回...  相似文献   

8.
莱钢3×265m^2烧结机成功设计安装以热管为主要传热元件的余热回收装置,将环冷高温段废气转化为热蒸汽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温段热废气通过热风罩引入烧结料面,采用环冷机安装平料器、改进密封方式、改造烧结机布料系统、优化工艺操作参数以改善料层透气性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利用烧结矿显热资源实现了热风烧结。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烧结工序能耗,减少了热源排放,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烧结工序余热资源回收率低,主要因为烧结有大量低于300℃冷却废气低温余热资源难以回收。文章利用ORC发电技术回收烧结冷却机低温段废气余热以及放散的余热锅炉低压蒸汽,对烧结冷却机的热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梯级利用,进一步降低冷却机的废气排放温度,提高余热回收率。分析表明,通过烧结冷却机低温段余热回收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烧结系统是冶金企业的耗能大户,大烟道余热热源丰富,回收热量大,对于节能降耗极为显著.2013年承钢在确保烧结主体生产的前提下,对2#、3#烧结机进行了余热回收改造.安装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对废气进行余热回收,2台烧结机日均增加发电量9.6万kW·h.  相似文献   

11.
烧结工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结工艺生产过程生成大量的中低温余热资源。它们部分是烧结主抽废气,其风箱尾部平均温度可达到400℃;另一部分是环冷机或带冷机废气,其Ⅰ段、Ⅱ段平均温度可达到350℃和300℃。本文针对这部分余热资源的回收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回收利用这部分中低温余热资源的基本技术和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2.
提高烧结余热回收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烧结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效率低,以及烧结余热回收设备能力未完全释放的问题,唐钢对烧结机机尾废气温度控制系统和环冷机烟气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实施精细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BRP控制模型、投入环冷与烧结机联调控制等系列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实现了吨矿余热回收发电量增加13%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许相波  陈小芸 《冶金能源》2012,31(3):46-48,52
介绍了梅钢4号烧结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依据传热学理论分析了余热锅炉实际蒸汽发生量低的现象。结果表明,产汽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余热锅炉热风流速低与受热面积灰严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方案有效,为其他钢铁企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烧结余热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率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为此国家制定烧结余热回收相关标准和给予经济政策支持非常重要。分析了国内烧结余热利用现状及其回收方法,并把余热回收发电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济钢烧结采用分段回收的节能技术组合,即同时采用余热发电、余热锅炉和热风点火、热风烧结以及混合料预热等多种有效的回收形式对烧结余热加以全面利用,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福建三钢180 m^2烧结机主抽烟道余热回收的工艺流程、实际应用、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及经济评价,为今后烧结主抽烟道余热回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过程余热回收与利用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手段之一。概述了国内外烧结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发展状况,指出了中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的角度重点阐述了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和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给出了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基本思路。提出应积极推广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加快开发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深入倡导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理念,为中国烧结工序的节能减排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鞍钢新烧结分厂实现了对冷却废气废热的全面加嘏利用,一段中温废气用于余热锅炉生产蒸气,二段低温废气在解冻期用于解冻原料外,还用于循环烧结工艺。重点介绍了低温气废热回收技术的开发。工业生产表明,该技术具有秀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烧结余热梯级利用及脱硫脱硝一站式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钢铁厂430 m2烧结机及环冷机的烟气气氛和温度分布情况,提出烧结烟气的脱硝-余热利用-脱硫一站式解决方案。根据烧结烟气的气氛和温度将烧结烟气划分成3部分:非脱硫脱硝系烟气(115℃)、脱硫脱硝系烟气(86℃)和脱硫系烟气(360℃)。其工艺流程为,首先利用冷却机中温段热空气(150℃)和脱硫系烟气以及其他外部热源对脱硫脱硝系烟气进行加热,使脱硫脱硝系温度达到270~320℃后进入脱硝装置,采用低温NH3-SCR法进行脱硝;其次将270~320℃已脱硝的烟气通入余热锅炉内生产蒸汽,产生的蒸汽一部分用于烧结矿料的预热,其余部分并入蒸汽管网;然后将160℃的锅炉尾部烟气与换热后的脱硫系烟气通入浓缩塔中,与来自脱硫塔的硫酸铵溶液接触换热,烟气冷却至最佳脱硫温度70~80℃后进入脱硫塔内,采用湿式氨法脱硫技术进行脱硫,与此同时硫酸铵溶液因水分的蒸发而浓缩,烟气的余热进一步得到有效利用。本工艺可使烧结系统烟气的余热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以及烟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