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光纤光栅特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介绍了由传输矩阵计算光纤光栅特性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切趾形式的Bragg光纤光栅反射谱,变周期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和色散特性,相移光栅以及取样光栅的反射谱。得出了光栅参量对其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用实验验证了切趾光栅、取样光栅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于多通道色散补偿器的取样啁啾光纤光栅时延抖动问题,分析了产生时延抖动的腔效应及抑制时延抖动的切趾技术,分析、比较了切趾前后取样啁啾光纤光栅的时延抖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取样啁啾光纤光栅的时延抖动与其折射率包络调制形成的外腔效应有关,与取样调制形成的多腔效应无关,对取样啁啾光纤光栅进行包络切趾能够有效地抑制时延抖动.  相似文献   

3.
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的特性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可用于光纤色散的补偿,本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这类色散补偿器的平均色散、时延波动、反射带宽和反射率等重要特性与光栅长度、啁啾系数、耦合系数等参数的关系,并简要讨论了光栅特性受不同变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啁啾光纤光栅补偿光纤色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啁啾光纤光栅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实用价值的色散补偿方案之一。分析了啁啾光纤光栅补偿色散的基本原理,从简单模型出发分析了啁啾光纤光栅的色散补偿能力,用数值法研究了啁啾光纤光栅的时延及色散特性,并比较了变迹型与非变迹型啁啾光纤光栅。结果表明要获得较大的色散,要求光纤光栅有较长的长度和较小的啁啾。同时为了消除色散曲线的振荡还必须采取适当的变迹方法。  相似文献   

5.
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拓宽长周期光纤光栅在光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在长周期光纤光栅中引入纯切趾包络和线性啁啾,构成光谱特性更为丰富的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采用耦合模理论,对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中的模式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耦合系数和耦合模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啁啾和切趾对长周期光纤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纯切趾长周期光纤光栅用作色散补偿器的结构特性和色散补偿机制。最后,设计出一种采用两个相同光栅对称级联的基于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色散补偿器,该器件的3dB带宽为0.16nm,3dB带宽内的色散值约为-1954psnm,时延曲线偏离线性的波动幅度小于±2.5ps。  相似文献   

6.
具有切践包络的的线性啁啾光纤光栅是用于色散补偿的重要源器件。通过切趾的方法可以减少啁啾光纤光栅内的时延振荡,同时减小反射谱中的瓣。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切趾包络函数对光栅特性的影响,得到了色散补偿最佳包络函数及其参数,给出了最佳包络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输色散特性的可调谐色散补偿方案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分析了光纤光栅在禁带附近的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输色散特性和应用变特性的新的色散补偿方案-级联光纤光栅可调谐色散补偿;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它的色散补偿的可调谐性,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这种方案在光纤通信方面特别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徐新华  王青 《激光杂志》2009,30(2):56-58
以经典耦合模理论为基础,结合线性啁啾长周期莫尔光纤光栅的结构特性,给出了线性啁啾长周期莫尔光纤光栅的耦合系数和耦合模方程,并用龙格库塔迭代法数值求解耦合模方程,对该类型光栅的光谱特性和时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线性啁啾长周期莫尔光纤光栅的相移特性和切趾特性,使得该类型光栅在波分复用全光网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如可用作宽阻带带阻滤波器、宽阻带梳状滤波器、色散补偿器等。  相似文献   

9.
用遗传算法从时延特性重构光纤光栅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GA)结合传输矩阵法从需要的时延特性对光纤光栅进行参数重构的方法。该方法以时延为目标函数,由光纤光栅参数,包括光栅长度、折射率调制、光栅周期和光栅啁啾,组成种群中的待优化的个体,经过若干代遗传得到最优结果。用实值编码遗传算法实现了对均匀光纤光栅、啁啾光纤光栅和切趾啁啾光纤光栅参数的重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光纤光栅的时延特性参数重构十分有效。由斜率为100ps/nm,最大时延为300ps,中心波长为1555.2nm的理想线性时延特性重构出切趾啁啾光纤光栅的参数。此方法可以有效地从时延信息中提取光纤光栅参数,能够应用在利用光纤光栅时延特性的光控相控阵天线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平均色散、插入损耗、群时延波动(group delay ripple)的幅度和周期随切趾深度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切趾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切趾深度对其特性的影响。并以补偿100km、光纤色散系数Df为17ps/nm·km(1550nm处)的标准单模光纤的色散为例,定量地分析了切趾深度对光纤光栅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切趾深度的最优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