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乳液自1943年由Hour和Schulman[1]发现以来,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乳液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展,目前已渗透到日用化工、精细化工、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成为当今国际上热门的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领域[2]。纳米微粒是一种粒径极小而比表面积极大的粒子。因其具有这种特殊的特点,纳米微粒表现出新的光、电、磁性质和化学性质[3]。随着纳米技术方面的重视,由纳米微粒组成的新型材料在催化、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及精细陶瓷材料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微粒的性状能够通过其制备的条件改变而产生不同,因此,为了得到理想值高的目标纳米微粒,人们开始了对纳米微粒制备方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原子力显微镜的轻敲模式对采用特殊复型技术制备的平滑水泥基材料试样中水化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 hydrate,C-S-H)的纳米尺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水泥水化产物C-S-H形态呈凝胶状,是由一种基本的结构单元--粒径约为5nm的纳米颗粒组成,这些纳米颗粒相互之间会凝聚和自组装成不同的微米构造,微米构造的特征与生长空间有关.纳米微粒表面吸附水后在微粒之间产生一种聚凝连结,随着龄期的增长,纳米微粒的粒径逐渐增大,聚羧酸减水剂的掺入也促进了纳米微粒的长大,这主要是由于纳米微粒之间形成更多较强的结构连结所致.经过溶蚀处理后的C-S-H凝胶样品表面的纳米颗粒粒径明显减小并接近了基本结构单元的尺寸,其主要原因是NH4NO3使C-S-H凝胶体系中的一些未与[SiO4]四面体结合的Ca(OH)2溶解,因此,可以认为纳米颗粒之间主要的结构连结是Ca-O假六方体的共晶连结.  相似文献   

3.
生物体的骨骼、牙齿、筋、腿等都是由纳米微粒形成的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另外,由于纳米微粒的尺寸一般比生物体内的细胞、红细胞小得多,这就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即利用纳米微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细胞分离、细胞染色及利用纳米微粒制成特殊药物或新型抗体进行局部定向治疗等等。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米氧化锌由于其尺寸介于分子、原子和宏观微粒之间,具有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等许多宏观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综述了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橡胶、涂料、陶瓷、防晒化妆品等领域展示出的引人注目的广泛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高分子微粒的合成方法日本神户大学工学部的大久保研究室开发了高分子微粒的合成方法,并且最近设立了生产纳米-微米尺寸的功能性高分子微粒的风险企业“智能颗粒创造工作室”,以有偿方式向开展应用研究的企业供货。纳米-微米尺寸的高分子微粒可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间隙调整用材料、电子文件的显示材料及临床检验试剂等的尖端科学领域,但目前尚处于期待赋予高性能的阶段,以使应用领域得到扩大。神户大学开发的高分子微粒的合成方法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该方法的开发使空心结构微粒、外壳层具有开口的空心微粒、异形微粒、洋葱状多层结构微粒、具…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纯净单相钙钛矿型BiFeO3纳米微粒.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BiFeO3纳米微粒仍为菱方结构,但晶格畸变随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 磁测量显示,BiFeO3纳米微粒具有明显弱铁磁性,且弱铁磁性随温度升高显著降低. 弱铁磁性的自发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呈线性下降,磁化强度和磁化率均随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 穆斯堡尔谱分析揭示,颗粒愈小,自旋倾角愈大,其分布也愈宽. 从纳米微粒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入手,讨论了BiFeO3纳米微粒结构与磁结构和弱铁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纳米SiO_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前,在上海橡胶工业同业公会召开纳米硅应用交流会上,浙江明日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介绍了他们研制开发纳米(nm为10-9m)材料的情况。1.纳米SiO2的基本性质纳米SiO2可作为橡胶制品改性剂。任何SiO2进入纳米尺寸(1~100nm)时都具有神奇的特性,如: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纳米微粒结构非常特殊地表现出奇异的物理、化学特征,具有卓越的光、力、电、热、放射、吸收等特殊功能。作为改性剂的纳米SiO2是无定型白色粉末(指团聚体),表面存在不饱和残键及不同键合状态的…  相似文献   

8.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是当前学术界的新型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纳米材料是指晶粒或微粒尺寸为纳米级的材料,广义地说是材料晶粒或微粒三维尺度中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当粒子尺度进入纳米级时,其本身便拥有了特殊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电、光、热性能和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特性,  相似文献   

9.
引言 一维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寸产生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导致与常规金属及合金材料迥然不同的热、磁、光、电、敏感特性和表面稳定性,有望在纳机电系统(NEMS)、光吸收过滤器和调制器、垂直磁记录材料和巨磁阻材料、催化剂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人们采取许多种方法进行一维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很多研究者以含有纳米微孔的聚碳酸酯过滤膜或多孔氧化铝膜为模板合成了Au[1]、Cu[2]、Pd[2]、Ag[3]、Fe[4]、Co[5]、CoFe[5]、Ni[6]等一维纳米线,Liu[7]在钼网上气相沉积了Cu纳米棒和纳米线,Xiong等[8]利用二茂铁的夹层结构,还原制备了银纳米线,Yen[9]利用氯化亚铜与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胶囊材料合成了铜纳米线等,姚素薇等[10]在单晶硅上脉冲电沉积制备了Cu/Co纳米多层膜.相对于单一金属而言,合金由两种及两种以上金属组成而具有多种金属复合性能,因此更具有研究与应用价值,但目前对合金类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聚碳酸酯膜为模板,利用直流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出二元合金Co55Ni45纳米棒阵列结构材料,实验在双电极体系下进行,方法简单,所制备的Co55Ni45合金纳米棒阵列呈锥状结构且整齐排列,可用作垂直磁记录材料及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材料.  相似文献   

10.
纳米为长度单位 ,1个纳米长度单位等于 1/ 10 0 0微米。 1/ 10nm等于 1 A。一个氢原子长径为 1 A ,那么 10个氢原子长度为 1纳米长度单位。把组成晶粒结构控制在 10 0nm以下的长度尺寸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也可以说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或结构畴 (晶粒或相 )尺寸在 10 0nm以下。当超微颗粒尺寸不断减小 ,在一定条件下 ,会引起材料宏观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变化 ,称为小尺寸效应。我们对物质的认识分为 2个层次 :一是宏观 ,二是微观 ,而纳米材料属于宏观与微观之间该领域称之为介观体系。由于纳米材料处于这个特殊领域就体现出许多常规材…  相似文献   

11.
微乳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乳法作为制备纳米微粒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粒子尺寸均匀、颗粒大小及形状可控等优点,在纳米催化剂制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采用微乳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研究状况,尤其是对利用微乳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及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一、概论 纳米塑料是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即由纳米尺寸的超细微无机:粒子填充到聚合物基体中的复合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将有机聚合物的柔韧性好、密度低、易于加工等优点与无机填料的强度和较高硬度颗粒复合后得到具有高抗冲高强度的PVC树脂。由于有一种组分是以纳米量级的微粒参与复合,以接近分子水平的微粒复合于基质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纳米结构SnO2的制备及其作为气敏材料的研究现状.通过改进合成方法与控制合成条件均可以获得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特殊形貌包括纳米球,纳米棒,纳米薄膜,多孔结构等SnO2,从而提高SnO2气敏元件灵敏度和选择性.并分析了微波加热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纳米SnO2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气相蒸发法,在氢气与氮气混合气氛中蒸发块体Ti金属制备TiN单晶纳米颗粒,以此纳米颗粒为添加粒子,利用电刷镀方法制备出(Ni-P)-TiN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对纳米颗粒及其复合镀层进行了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微观组织分析,并测试了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iN纳米颗粒具有立方晶体结构,(Ni-P)-TiN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硬度较普通Ni-P合金镀层提高近3倍,耐磨性能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氯金酸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金纳米复合微粒用作载体材料,再采用浸渍离心法负载姜黄素,得到负载姜黄素的金纳米复合微粒。采用粒度分析仪、XRD、红外、热重等方法,对金纳米复合微粒进行形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为表面聚集微小孔隙、平均粒径为250nm左右的微小Au复合颗粒。当料液比为1∶1、姜黄素的质量浓度为3mg·m L-1、载药时间为6h时,金纳米复合微粒对姜黄素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最大,分别为11.01%和35.48%。体外缓释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原料在6h的释放率为64%,而金纳米复合微粒在6h的药物释放率仅为4.9%,可见用水热法制备的纳米金复合微粒具有较好的载药及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6.
《无机化工信息》2001,(3):19-21
纳米粉体是指粒径为1~100nm的微小固体颗粒,随着物质的超细化,其表面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纳米粉体与常规颗粒材料相比较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TiO2由于其在精细陶瓷,屏蔽紫外线、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材料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已成为超细无机粉体合成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在复合电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辉  戴俊 《电镀与环保》2004,24(1):20-21
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纳米微粒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纳米微粒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能[1,2],包括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一些奇异的光、电、磁等性质[3].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KBH4为还原剂、PVP为分散剂,在纯水溶液中制备出纳米Co-B,Co-Fe-B和Co-Cu-B合金粉体材料,运用XRD,TEM,SEM,EDS,VSM等分析方法进行物相、结构形貌、成分和磁学性能的表征,研究Fe,Cu对纳米Co-B合金粉体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还原剂浓度和金属盐溶液浓度条件下,采用液相还原法可以制备出非晶态的纳米Co-B,Co-Fe-B合金粉末和具有特殊结构的非晶-纳米晶相Co-Cu-B固溶体,并发现Co-B纳米粉末团聚倾向较重,颗粒易长大;Co-Cu-B合金的纳米粉末的团聚倾向减弱,颗粒尺寸明显细化;Co-Fe-B合金纳米粉末的分散性显著提高,颗粒粒度的均匀性最好,尺寸也最细小,约为10 nm。磁学性能也以Co-Fe-B系合金更为优良。纳米粉末产物的磁学性能是由颗粒原子本身的磁性和表面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Py DDP表面修饰的二硫化钼纳米微粒。采用FT-IR、TEM、元素分析对产物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所得表面修饰Mo S2纳米微粒尺寸在30nm~50nm之间,其在氯仿、丙酮和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利用四球极压抗磨试验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表面修饰的Mo S2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20.
<正>纳米银颗粒(AgNPs)可广泛用作催化剂材料[1]、防静电材料、低温超导材料[2]、电子浆料[3]。此外,纳米银颗粒还具有抗菌、除臭、吸收紫外线等功能,纳米银颗粒的合成和应用研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纳米银颗粒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光化学法、超声波法、电化学法等。其中的化学还原法使用较为广泛,常用的还原剂有水合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