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如何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协助设计室外热环境、风环境如何通过模拟分析完善建筑采光,如何优化室外绿化等。最后指出,只有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就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逐一解决,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2.
钱明一  张燕 《华中建筑》2014,(2):128-132
文章介绍了杭州职业技术学校总体规划设计理念:通过萃取构成基地的三个主要景观元素——丘陵、河流(冲沟)、水塘,组织和利用丘陵、建筑与水体的互相关系来取得生态化、诗意般的山地校园空间;通过建筑单体设计实现室内空间到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过渡,通过校园共享空间的组织,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满足现代化校园开放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商业建筑中的室外环境是建筑与城市其他规划设计的过渡空间,设计这个过渡空间是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津德域大厦四周的室外空间,要有效地完成这个空间的设计,在建筑四周的环境空间设计上采用了一些设计手法。首先,场地与城市空间的分隔:将人车分流,地面没有设计停车场,使得速度较快的汽车不会进入到建筑的四周场地中,不会引起购物人群对汽车的避让而产生的不安全心理。人车分流的设计,保证了人群  相似文献   

4.
金方  刘飞 《建筑与文化》2016,(7):148-150
杭州良渚文化村艺术中心是安藤忠雄在中国最新落成的作品。本文以该建筑的半室外空间为核心,从建筑的构成要素和组织步骤入手,分析其空间序列,并联系安藤以往的作品探讨半室外空间的意义,从而深入解析艺术中心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对室内外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文章从光污染的控制、室外风环境的控制、立体绿化、空中室外平台、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简要分析超高层建筑室外环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日照阴影辅助建筑环境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阴影是建筑诗意表达的活跃因素,它的生态功能也正在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本文从提高室外活动空间舒适度、改善建筑区域微气候以及建筑节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南方建筑环境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3)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首次提出了"灰空间"理论。"灰空间"指的是建筑的一种过渡空间,存在于室内和室外之间,"灰空间"是室内和室外空间融合的媒介。本文据此,基于"灰空间"理论,研究"灰空间"在城市住宅设计中的应用,指出"灰空间"应用的必要性、历史性与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大进深建筑疏散设计的难点特别是首层楼梯出室外设计,针对大进深建筑的疏散设计难题,引入疏散缓冲空间的概念,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室内步行街、疏散大平台、屋顶退台、中庭和下沉式广场等五种典型"疏散缓冲空间"的新型疏散设计理念,并提出具体的消防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9.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筑群体空间布局方式与建筑外部空间风环境舒适性的相互影响关系作为研究内容,选取地处我国严寒地区的沈阳市市区某工程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的方式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建筑室外空间的风速和风向等量化指标,运用现场观测实验法和模拟追因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建筑空间布局方案设计的不同阶段成果基础上,通过室外风环境同步计算机模拟分析,对建筑设计的目标方向进行有策略的优化调整,在建筑学意义上美学空间形成的同时提升建筑外环境使用者的体感舒适度,归纳出建筑空间营造手法和风环境舒适度的相关性,进而得出对建筑空间布局设计方法的指导原则,为严寒地区室外建筑空间布局提供可参考的设计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工水体景观生态化设计是对原有人工水体进行改造,创造出良好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自然景观,其设计的目的是将建筑与人工水体相互协调、相互融合,使城市人工水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室外人工水体景观生态化设计要坚持在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原有水体资源,将改造后的水域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建筑室外人工水体景观生态化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生态特色的人工水体景观。  相似文献   

11.
针对超大空间建筑体积均大于一般大空间的特点,引入"准室外空间"的概念,并以成都海洋馆为例数值模拟自然排烟模式下超大空间的烟流规律。结果表明,超大空间体蓄烟纳热能力强,烟气分层明显,烟气层一直维持在人员活动面之上,人员疏散过程中所处环境与室外条件类似,达到了"准室外空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也给我国未来发展敲响了警钟。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建筑领域改革如火如荼,出现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本文首先对公共建筑设计进行了简单概述,其次探讨了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原则,最后从形式、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对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思路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半围合式建筑庭院作为建筑室内与室外的缓冲空间,在寒冷地区可以创建较为温和的微气候,维持建筑热环境的相对稳定,同时为人们提供开放自然舒适的室外交流与活动空间。以地处寒冷地区的典型半围合式庭院建筑为例,通过实地测量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基于室外气候要素的半围合式庭院空间风环境适宜性空间尺度,采用风速、空气龄等风环境评价指标来模拟评价庭院不同空间尺度与比例条件下的舒适度与建筑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寒冷地区建筑半围合式庭院空间设计提供空间价值尺度参考,探讨通过可持续性设计的方法对半围合式庭院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来提高室外空间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4.
"过渡空间"作为建筑室内外环境转换的空间形式从生理心理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民居建筑为了适应地域气候、文化,提出了丰富的空间模式系统。新疆吐鲁番气候条件、绿洲分布等对建筑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究极端气候下不同空间模式对室内热舒适影响作用规律,采用物理环境实测结合现场问卷方法对夏季室内热环境进行量化研究,提出适用于极端炎热气候的民居空间调节模式,并通过IES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室外环境影响室内环境的调控优化策略进行讨论,从而为极端气候区民居建筑发展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光环境设计从建筑形态、功能布局、使用要求等因素整体考虑、技术体系集成应用,为观众营造了新颖的视觉体验,也为员工创建了良好的内部光环境氛围。具体光环境设计集成应用主要由:自然光采光体系、建筑外遮阳体系和人工照明体系3部分组成,在设计中注重了与建筑构件、展示内容、室外景观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空间公共建筑的固有特征和生态化现状,提出大空间公共建筑体型应适宜化,然后从空间几何学和空气动力学角度探讨生态化大空间公共建筑体型的环境优化方法,最后从建筑师个性灵感角度探讨建筑体型的主题景观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思考促使绿色生态化设计成为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意大利米兰"垂直森林"项目的创意起源、生态意义、植物景观空间与建筑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趋向生态化的未来高层建筑的创作理念和手法。  相似文献   

18.
齐君  程俊虎 《山西建筑》2008,34(14):42-43
从居住小区的室内环境、室外环境两方面对居住小区人居环境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居住区建设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出只有做到人居环境的生态化、人性化、健康化,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笔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利用"巧于因借"这一中国古典园林思想强调建筑设计要依托现有环境条件,超越形式;同时考虑文化,地域因素,利用建筑实体空间结合建筑室外虚体空间的手法,使得现有的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放在等同地位去推敲。通过解析董豫赣先生的清水会馆,从其中探索出当代建筑结合中国园林"因借"的一种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试和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影响建筑室外热环境的景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绿色建筑室外热环境指标热岛强度的拟合公式。研究结果为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便捷地评价和改善建筑室外热环境设计及计算热岛强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