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晓燕  殷星  王鸣华 《农药》2013,(9):668-670,673
[目的]研究溴虫腈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特性。[方法]采用振荡平衡法、土壤薄层层析法和土柱淋溶法进行研究。[结果]溴虫腈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规律可以较好的用Freundich吸附等温方程描述,其吸附常数分别为江西红土(469.87)、南京黄棕土(550.94)、东北黑土(607.16),平均吸附自由能变化值为-37.93 kJ/mol。溴虫腈在3种土壤中的R f值均小于0.15。[结论]溴虫腈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移动性表现为难移动、不淋溶。  相似文献   

2.
噻虫啉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噻虫啉的主要环境行为,水解、土壤降解、吸附及移动特性.结果表明:噻虫啉在25、50℃下,pH值4、7、9的水溶液中水解半衰期分别为47.2、59.8、72.2 d和55.9、57.2、39.8 d,较易水解;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东北黑土7.5 d,太湖水稻土14.2 d,江西红壤土18.7 d,较易降解;噻虫啉在3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性较弱,在东北黑土和太湖水稻土中移动性较弱,江西红壤土中移动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张涵钦  赵元吉  袁野  蔡磊明  宋立新  兰博  杨海荣 《农药》2024,(5):351-355+362
[目的]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溴氰虫酰胺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为溴氰虫酰胺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LC-MS/MS测定土壤中的溴氰虫酰胺,探究溴氰虫酰胺的土壤表面光解特性、淋溶特性、吸附特性以及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溴氰虫酰胺在土壤表面光解半衰期为33.1 d,淋溶系数R2+R3+R4>50。在3种不同特性土壤(黑土、红土、潮土)中以有机碳含量表示的土壤吸附系数(Koc)分别为966.5、412.1、135.8 mL/g,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9、445、12 d。[结论]溴氰虫酰胺在土壤表面难光解,在土壤中较难淋溶且吸附能力差,易在碱性土壤环境中降解,在酸性土壤中难降解,因此溴氰虫酰胺对土壤环境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丁虫腈在土壤中的吸附及移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健  由宗政  廖云燕  孔德洋  单正军 《农药》2012,(10):720-723
[方法]采用振荡平衡法和薄层层析法,研究丁虫腈在5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的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2#>3#>5#>1#>4#,吸附系数Kf值分别为599.6、306.8、290.9、132.8、87.9 mg1-n.Ln.kg-1,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对丁虫腈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 kJ/mol,属于物理吸附。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均不易移动,土壤薄层移动试验的Rf值均小于0.05。[结论]丁虫腈正常条件下使用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及竹炭对其影响,采用振荡平衡法和室内模拟试验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其在红土、黑土、水稻土、黄土和褐土中的K_d值分别为10.64、27.17、19.79、14.22和16.14,且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7.77、12.60、13.33、16.91、15.40 d。在竹炭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0.5%、1%、2%和5%的黑土处理中,其Kd值是未添加竹炭土壤的1.10、2.26、4.20、7.79、14.40倍,其半衰期较未添加竹炭的土壤分别延长了4.52、22.27、45.37、74.25、103.12 d。说明竹炭可促进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阳承虎  欧晓明  刘红玉 《农药》2014,(3):194-196,199
[目的]建立甘蓝和土壤中氯溴虫腈残留的检测分析法,为其合理使用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甘蓝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作用,再用装有无水硫酸钠和弗罗里硅土-活性炭混合物(质量比50∶1)的层析柱净化,采用HP-1毛细管柱和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定量测定甘蓝和土壤中的氯溴虫腈残留量。[结果]在有效成分质量浓度0.01~10 mg/L范围内氯溴虫腈峰面积与进样质量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在添加质量分数水平0.01~1.0 mg/kg范围内,甘蓝和土壤中氯溴虫腈的平均回收率为96.0%~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3.4%~8.1%;方法最小检出量(LOD)为2×10-11 g,最低检测质量分数(LOQ)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用于甘蓝和土壤中氯溴虫腈的残留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7.
噻虫嗪在5种土壤中淋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噻虫嗪在5种土壤中的淋溶特性,为该药的环境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土壤中淋溶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噻虫嗪在土壤中的含量,并评价噻虫嗪在5种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及其风险性。[结果]噻虫嗪在黄壤中比移值Rf为0.250,红壤中Rf为0.583,黑土、水稻土和石灰土均为0.417。[结论]噻虫嗪在黄壤中不易移动,很难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由于其在土壤中难降解,对土壤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在红壤、黑土、水稻土和石灰土中均为中等移动,可能会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由于其难水解,对水环境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7,(2)
[目的]建立土壤中唑虫酰胺的LC/MS/MS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唑虫酰胺在黑土、红壤与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唑虫酰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7~20.1 d。[结论]降解较快,土壤安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9.
新农药呋喃虫酰肼在四种土壤中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新农药呋喃虫酰肼(JS118)在4种中国典型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及其吸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JS118在江西红土、山东黄土、北京褐土及吉林黑土中的吸附基本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吸附常数Kf分别为2.2619、2.5734、2.3811和2.9279。JS118在4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能力均较弱(Kf<5),且以物理吸附为主(△G<40kJ·mol-1)。另外,其吸附系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pH值呈良好的相关性,而与阳离子交换量及粘粒含量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OECD guideline 106批平衡方法,对磺胺甲恶唑(SMZ)在2种寒地土壤——草甸黑土和暗棕壤土中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SMZ在2种土壤中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r)在0.968 6~0.995 7,达到极显著相关,吸附等温线属"L"型;其中SMZ在暗棕壤土中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在草甸黑土中的吸附量,这可能与土壤p 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因素有关。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2种土壤的吸附能力均减弱;有机质含量升高对SMZ在草甸黑土中的吸附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暗棕壤土中,添加有机质对其吸附量影响并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