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利用RH7双柱型毛细管流变仪对瓶片聚酯及纺丝级聚酯熔体的流变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讨论剪切速率和温度对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及粘流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熔体都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都随着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温度下,瓶片聚酯熔体的非牛顿指数比纺丝级聚酯熔体的小,而结构粘度指数则比后...  相似文献   

2.
将蚕丝蛋白和粘胶按一定比例共混,用旋转粘度计测试蚕丝蛋白/粘胶共混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并分析了蚕丝蛋白含量和温度对共混纺丝液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蚕丝蛋白/粘胶共混流体为切力变稀型流体,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蚕丝蛋白含量的升高,表观粘度降低,平均非牛顿指数变小,结构粘度指数在一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降低,温度超过30℃时,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现象减弱.  相似文献   

3.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对透明尼龙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在测试温度范围内,透明尼龙熔体的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和剪切力的增大而降低;透明尼龙熔体为假塑性流体,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  相似文献   

4.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对透明尼龙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在测试温度范围内,透明尼龙熔体的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和剪切力的增大而降低;透明尼龙熔体为假塑性流体.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为抗菌改性剂,对普通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用粘胶法将壳聚糖/纤维素制备成共混溶液.用旋转粘度计测试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能,并分析了壳聚糖溶液含量和温度对壳聚糖/纤维素共混流体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和结构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共混溶液均属于非牛顿流体,流体的非牛顿指数、表观粘度随着壳聚糖溶液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结构粘度指数随壳聚糖溶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 CFT—500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预热时间下高聚物的流动曲线、非牛顿指数、熔体表观粘度及粘流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高聚物的流变性能与预热时间具有相关性.预热时间延长,熔体非牛顿指数下降,熔体表观粘度下降,粘流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7.
PTT-PBT 共聚酯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 PTT-PBT(简称PTBT)共聚酯熔体的剪切流动性能,讨论了共聚酯组分、剪切速率和温度等因素对共聚酯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TBT 共聚酯熔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呈现典型的切力变稀行为.在相同温度下,TPBT 共聚酯的剪切应力和粘度均比对应的纯组分 PTT、PBT 为小.随 PBT含量的增多,共聚酯的剪切应力、粘度以及粘流活化能 E,η减小,而其非牛顿指数增加.共聚酯的 E,η和非牛顿指数 n 介于两纯组分的 Eη和n之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美国AR-1000型流变仪研究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该溶液属非牛顿假塑性流体,溶液表现粘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溶液温度的升高、浓度的降低均使溶液体系的非牛顿指数增大;而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大;溶液浓度的增加、温度的降低使溶液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硅烷处理氢氧化镁阻燃EVA(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因素对共聚物熔体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90~230℃),熔体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其非牛顿指数n小于1,说明硅烷处理氢氧化镁阻燃EVA为假塑性流体。当剪切速率无限小时,由Spencer-Dillon公式外推得到阻燃EVA的零切黏度。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以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室内试验为依据,讨论了含水原油的转相问题以及含水率、温度和剪切速率对含水原油流变性的影响。影响含水原油相转变机理的因素包括含水率、油的粘度、混合物流速、液滴尺寸及其分布和流态。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的转相点为18%。在转相点之前,油为连续相,含水原油表观粘度随含水率上升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在转相点,含水原油表观粘度急剧下降。转相点后,水为连续相,含水原油表观粘度缓慢下降,受温度影响小。含水率和温度对流变指数也有较大的影响。含水率越高、温度越低含水原油流变指数越偏离1,非牛顿性越强。含水原油的全粘温曲线分为放射段和直线段。在放射段,原油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而在直线段,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