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拉萨拉鲁湿地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湿地生态恢复及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青藏高原拉鲁湿地的生态学特征、生态变化特征、退化成因及生态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拉鲁湿地的退化现状和环境特征,构造了包含湿地非生物环境特征、湿地生物特征以及湿地系统特征3个综合指标和16个评价因子在内的一整套较为系统、完整且操作性强的湿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完成了拉鲁湿地生态恢复综合评价,得出湿地景观对外界干扰的恢复力降低、湿地景观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退化等结论.研究成果为拉萨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也为青藏高原的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提供了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遵循自然规律,能强化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恢复水体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运行维护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是当前富营养水体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热点和重点。其主要包括人工湿地、稳定塘、沉水植物、生态浮床等技术。通过研究以上技术的原理及进展,认为人工湿地技术和生态浮床技术是我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处理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脆弱生态系统---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15年遥感影像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研究福建省滨海湿地土地资源流转以及人为干扰度的时空变化,探讨滨海湿地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经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福建省自然滨海湿地资源呈持续减少趋势,25年来共损失392km;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资源的影响明显,22.4%滨海湿地的人为干扰强度呈增加趋势,这些区域应为未来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点。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影响与福建省国民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关。  相似文献   

4.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受污染水体的技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活性污泥技术,生物操纵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水体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和水资源危机,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湿地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作为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实现污水资源化,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湿地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构技术的前沿与热点.文章阐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内涵,综述了国内外污染水体湿地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污染水体湿地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和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诸暨市白塔湖生态湿地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水环境污染严重、天然湿地生态失衡、湖底淤泥大量沉积、湖区水域面积锐减等生态问题.湿地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仅依靠清淤疏浚和护岸工程难以彻底解决问题.据此认为保护、修复白塔湖生态湿地,应以保护生态系统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建造湿地公园来达到保护水环境目的.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对其恢复、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今城市绿化和生态园林建设的热点.对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效能,有效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前提和手段.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设计是在对场地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可持续性、景观多样性、互动参与性等原则,将东营市历史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以打造“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景观,规划入口景观区、滨水休闲区、湿地景观区、湿地保育区、文化展示区、游憩观赏及科普教育区六个功能分区,营造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自然、生态、野趣的城市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的基础上,应用2861个县级行政区的专题图谱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14个生态修复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针对各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问题及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重点及主要措施。分析生态修复成功与失败的典型实例得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必需尊重自然地带性分异规律,按照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采取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方能更好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协调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加速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相似文献   

9.
滏阳河污染控制及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滏阳河的污染现状,提出一套以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生态河道相结合的滏阳河污染协同控制、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体系.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与污水处理厂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滏阳河外源污染源的顶端控制,最大限度的消减由点源和面源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物积累;利用生态浮床和生态护岸技术构建滏阳河生态河道,进一步削减滏阳河中内源污染物,加速滏阳河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恢复,最终实现河流水质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0.
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水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水面严重萎缩,鸟禽数量和种类急剧减少,并造成土壤次生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等环境问题。通过对该湿地需水量的研究,为其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根据降水特点,用较稳定的补水量达到稳定湿地面积的效果,从而使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针对湖泊等缓流水体生态恢复的需要,从技术特点、净化机理、运行监测指标等方面介绍碳纤维人工水草技术。分析赵苑湖泊水污染现状,以碳纤维人工水草为载体,利用水中微生物处理赵苑湖泊水,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通过进行原位实验确定最佳水草铺设密度,结果表明,最佳运行密度为16株/m2,其对CODcr、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9.16%、81.06%、72.92%、47.36%;碳纤维人工水草技术对湖泊水的生态修复效果显著,并且不影响景观湖泊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湖水质改善与保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造成的水资源紧张及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水环境治理的难题.本研究结合陕西省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治理工程,分析了生态治理工程对宝鸡市区河湖水质的影响,并在市区人工湖浅水区进行了芦苇带对湖水和渭河公园中湿地对河水水质改善效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芦苇带和湿地对城市河流水质改善效果良好.根据实地调查和试验结果,提出宝鸡市在治理工程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分析了在市区河湖进行生态修复的可行性.为城市河湖的水环境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银川市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银川平原生态建设和湿地演变规律,利用文献资料,结合近几年对典型湿地变化过程的考察,分析了银川市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由于20世纪50—90年代的开发利用,银川市湖泊湿地面积严重萎缩;争地矛盾、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造成银川市湿地退化.21世纪以来,经过湿地恢复和保护工程,银川市湿地又大面积恢复.实现人与湿地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银川市湿地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对其合理的保护开发已成为当今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湿地公园是以湿地为载体融合生态、景观以及艺术美的公园形式,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生态规划是完善湿地保护体系结构和充分发挥湿地功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章以济西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分析了当前规划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水润泉城、绿韵齐鲁"为定位划分了玉清湖隔离环带、黄河保护景观带,以及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等5个功能分区,形成"一环、一带、五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并从湿地公园的道路交通、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植被保护恢复休闲度假4个方面进行了生态规划与研究,为城市居民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游憩、科普教育于一体,体现出地域自然与文化特征的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15.
滨海湿地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体系的构成之一,在沿海地区城市生态构成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分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沿海地区建设海绵城市进程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并对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探索。通过研究国内滨海湿地的实际应用案例及设计理念,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在打造陆海协同的环境治理方案的同时,注重滨海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增大对外来物种的管控,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及湿地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滨海湿地的相关功能,使其成为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推动东部沿海地带海绵城市的规划建造与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对受污染的河涌水体进行修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开发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人工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的良好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并能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河流生态恢复能力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为针对城市河流的实际情况,确定河流的生态恢复目标,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不透水表面比率对河流生态的影响,以不透水表面比率为评价依据,选取不同评价因子,初步构建了退化城市河流生态恢复能力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等级确定了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水是生态之基和特殊的生态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充足的水资源.河北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水生态环境呈现河湖干涸、湿地萎缩、泉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恶化状况,主要在于降水分布不均、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不断调出、用水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提出了开辟水源、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实施地下水压采、搞好水源地涵养保护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主要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紧缺。全国大部分湖泊、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甚至出现了许多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城市生态景观,也对人民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人们日益重视景观水体的污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技术按照治理手段划分又可分为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等。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水体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改变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pH、吸附沉淀水体中悬浮物质和有机质。物理修复措施包括人工曝气、截污、调水冲污、河道疏浚等措施。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微生物制剂技术、人工浮岛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生物栅修复等。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方便管理、修复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城市周边河道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北方城市政府部门陆续在城区周边利用河道滩地打造生态湿地修复工程的现实情况,就河道湿地修复建设中需要把握的设计理念、与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总体规划的协调、建立稳定的水生态系统、项目管理与资金筹措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咨询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