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双水相体系萃取植物酯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植物酯酶在PEG1000胤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探讨PEG、(NH4)2SO4用量以及pH等因素对植物酯酶和总蛋白分配系数、酶活回收率、相比的影响.实验表明当萃取体系中PEG1000、(NH4)2SO4的质量分数为77%和13%,pH值为7.5时。分配系数Kp,酶活回收率η和总蛋白的分配系数Kp分别为10.2462、94.8%和2.316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溶剂浸提法提取麻疯树籽饼粕中麻疯树毒蛋白时的各影响因素,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缓冲液浓度和无机盐浓度对麻疯树毒蛋白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液pH值是影响麻疯树毒蛋白溶出的最重要因素,提取时间、缓冲液浓度及盐浓度对提取也有一定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25℃,提取液为浓度0.4 mol/L的NaCl溶液,pH=7.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毒蛋白占去壳种仁的质量分数的0.39%.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蛋白包覆微晶固定化脂肪酶(PCMC)的制备和性质,并用于催化麻疯树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表明:以K2SO4为赋形剂、丙酮为脱水剂制备固定化脂肪酶PCMC,在40℃异辛烷中浸泡72 h后,PCMC活性可保持初始活性的70%;在80℃的异辛烷中浸泡4 h后,PCMC活性为初始活性的81%;通过催化月桂酸与正辛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脂肪酶PCMC的酯化性能,重复使用9次后,月桂酸转化率可保持在61%以上.并进一步优化了脂肪酶PCMC催化麻疯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条件,正己烷为溶剂,麻疯树油与正己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2,醇油比为4∶1,酶用量为20%(基于麻疯树油质量),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12 h.在该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最高产率为94%.  相似文献   

4.
利用NH3-(NH4)2SO4体系,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铜污泥中的铜进行浸析。对PCB污泥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其中铜在污泥中的质量分数为33.500%,其余金属质量分数较小。重点探讨了氨-硫酸铵浓度及pH、浸析时间、液固比、温度等条件对浸析率的影响。NH3-(NH4)2SO4体系对PCB污泥中铜浸析的最优条件为氨、硫酸铵浓度分别为3.0mol/L和1.5mol/L,液固比为20mL/g,浸析时间为180min,浸析温度为25℃。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浸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铜的浸析率可达到97.5%,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63%。  相似文献   

5.
以聚乙烯吡咯啉酮(PVP)/(NH4)2SO4液-固萃取体系研究了工业糖化酶的萃取分配行为。萃取的适宜条件为10%PVP(K30),1.36mol.L^-1(NH4)2SO4,pH4.6。糖化酶浓度直接影响固-液两相的分配行为。在此条件下,该体系可成功实现对糖化酶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Cu(NCP)2]O2^2SO4^2-离子对的形成和萃取条件,对反应体系中pH值、羟胺、甲醇等的用量以及振荡时间、放置时间等因素做了选择实验,提出了它们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APS/NaHSO3引发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NH4)2S2P8(缩写APS)/NaHSO3引发体系引发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及预引发时间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聚乙二醇20000质量分数为10%,n[(NH4)2S2O8]:n(AM)=0.001 2:1,n[(NH4)2S2O8];n(NaHSO3)=1:2.0,温度为30 C,预引发时间为10 min,反应时间9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的单体转化率为95.39%,接枝率为113.03%,接枝效率为63.91%.  相似文献   

8.
氨法烟气脱硫气溶胶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溶胶问题已成为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本文对氨法脱硫气溶胶化学组分及其粒径进行实时监测,考察了脱硫运行阶段、脱硫液氧化程度及pH值的影响,并试验分析了氨法脱硫过程中气溶胶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氨法烟气脱硫气溶胶主要为亚微米级颗粒,组分以含硫酸根、铵根为主,集中在0.1m~0.4m之间。脱硫初始阶段,气溶胶组分中存在NH4HSO4和NH4HSO3,正常运行阶段,气溶胶组分以(NH4)2SO4和(NH4)2SO3为主。脱硫浆液未进行曝气氧化,气溶胶组分中SO32-为主,充分氧化后,SO42-含量明显增加;提高脱硫浆液pH值,气溶胶组分中SO32-含量增加。非均相反应形成的气溶胶组分中存在NH4HSO4、NH4HSO3;脱硫液滴的夹带和蒸发作用形成的气溶胶成分主要为(NH4)2SO4和少量(NH4)2SO3。非均相反应对于气溶胶的形成占主要贡献,数量浓度与质量浓度均高于单纯夹带蒸发。  相似文献   

9.
用等温法测定了50℃下K ,NH 4//Cl-,SO2-4H2O体系的溶解度,绘制了该体系在50℃下的等温干基相图,并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实现了溶解度的数据关联.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含有(K,NH4)2SO4,(K,NH4)Cl和(NH4,K)Cl三种固溶体,且(K,NH4)2SO4固溶体结晶区最大.根据溶解度数据和相图,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比和过程中的加水量,可以提高无氯钾肥硫酸钾的质量,为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溶解度数据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对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NH4)2S2O8(缩写APS)/NaHSO3引发体系引发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及预引发时间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聚乙二醇20000质量分数为10%,n[(NH4)2S2O8]∶n(AM)=0.001 2∶1,n[(NH4)2S2O8]∶n(NaHSO3)=1∶2.0,温度为30℃,预引发时间为10 min,反应时间9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的单体转化率为95.39%,接枝率为113.03%,接枝效率为63.91%。  相似文献   

11.
用等温法测定了50 ℃下K+,NH+4//Cl-,SO2-4-H2O体系的溶解度,绘制了该体系在50 ℃下的等温干基相图,并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实现了溶解度的数据关联.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含有(K,NH4)2SO4,(K,NH4)Cl和(NH4,K)Cl三种固溶体,且(K,NH4)2SO4固溶体结晶区最大.根据溶解度数据和相图,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比和过程中的加水量,可以提高无氯钾肥硫酸钾的质量,为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溶解度数据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PEG6000辅助微波-稀H_2SO_4溶液预处理花生壳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G6000存在的情况下,利用微波-稀H2SO4溶液对花生壳粉进行预处理,考察稀H2SO4溶液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和PEG6000添加量对预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工艺为:稀H2SO4溶液质量分数为4%,微波功率为640 W,加热时间为45min,PEG6000添加量为8%.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含量为23.67 mg/mL.  相似文献   

13.
从工业废水中分离钒(V(V))和铬(Cr(VI))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构建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聚乙二醇2000(PEG 2000)和硫酸铵((NH_4)_2SO_4)的三液相体系,用于分离模拟工业废水中的(V(V))和(Cr(VI)),系统研究了溶液pH、(NH_4)_2SO_4添加量、PEG 2000添加量、萃取剂浓度、初始(V(V))和(Cr(VI))浓度对(V(V))和(Cr(VI))在三相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影响.其中,水相pH对两种金属离子在主体相中的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其他因素影响则相对较小.通过工艺优化,当pH在3.5左右、(NH_4)_2SO_4用量为2×10~(-3)kg、PEG 2000用量为3×10~(-3)kg、P507在正庚烷中浓度为0.12 kg/L时,可实现P507上相和PEG 2000中相分别对V(V)和Cr(VI)的萃取率大于80%,分离系数可达到102.7以上.并初步推断出V(V)和Cr(VI)在P507-PEG 2000-(NH_4)_2SO_4三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机理.为三相萃取法应用于工业废水中钒和铬的同步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水分散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H4)2SO4水溶液中,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原料、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为稳定剂、2,2′-偶氮二[2-(2-咪唑啉-2-代)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为引发剂,采用水分散聚合技术,合成了环境友好型聚丙烯酰胺;并探讨了单体、稳定剂、引发剂、无机盐用量和反应温度对水分散体系及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稳定水分散体系的较佳合成条件:AM、PDMC、VA-044和(NH4)2SO4的质量分数分别是10%、2.0%、0.05%和28%,反应温度55℃。此条件时得到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7.43×106。  相似文献   

15.
采用NaCl和(NH4)2SO4两种盐析剂在pH4.6、4℃下对羔羊皱胃进行盐析,盐析时间为14 h,比较两种不同的盐析剂的盐析效果.分析经不同饱和度的盐溶液盐析沉淀得到的皱胃酶蛋白含量、活性回收率和纯化效果.结果表明:酶活性回收率较高的为(NH4)2SO4,其活性回收率为90%,而纯化效果最好的为NaCl,可使皱胃酶纯化2.13倍.  相似文献   

16.
石化污泥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化污泥为原料,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并与商品活性炭对比进行了孔结构及元素分析性质表征.结果表明,石化污泥利用热解法制备的烟气脱硫吸附剂性能较好,最佳吸附条件为:SO2-O2-N2体系:SO2质量浓度2021.38 mg.m-3,烟气流速4.25 m.min-1,温度40℃,O2质量分数12%,污泥吸附剂平均脱硫效率为73%,吸附容量为9.98 mg.g-1;SO2-O2-H2O(g)-N2体系:SO2质量浓度2 021.38 mg.m-3,烟气流速4.25 m.min-1,温度60℃,O2质量分数12%,H2O(g)质量分数12%,污泥吸附剂平均脱硫效率为80%,吸附容量为15.20 mg.g-1.SO2-O2-N2体系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SO2-O2-H2O(g)-N2体系以化学吸附为主,固定床吸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高产谷胱甘肽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响应面法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ZM14高产谷胱甘肽(GSH)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筛选出葡萄糖质量分数、酵母膏质量分数和初始pH对GSH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优的高产谷胱甘肽发酵条件:葡萄糖质量分数为2.54%,酵母膏质量分数为1.03%,(NH4)2SO4质量分数为0.5%,MgSO4.7H2O质量分数为0.1%,KH2PO4质量分数为0.1%,初始pH为5.88,装液量为50mL于250mL三角瓶,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36h。在此条件下,GSH产量为125.42mg/L,比无机发酵培养基提高了75.37%。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原料,引入复合引发体系和引发促进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了高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考察了引发促进剂用量、引发剂浓度、单体含量、聚合方式(绝热聚合和恒温水浴聚合)及pH值等因素对聚合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CPAM在各种无机盐溶液中的黏性行为。结果表明,合成CPAM的最佳条件:采用绝热聚合方式,引发剂及引发促进剂用量分别为0.25×10—3g.gm-1、5.0×10-6g.gm-1,单体质量分数30%,pH值5.0;CPAM在NaCl溶液和(NH4)2SO4溶液中均表现出典型的普通聚电解质黏性行为,而在CaCl2溶液中表现出非典型的普通聚电解质黏性行为。  相似文献   

19.
用等温法测定了50℃下K^ ,NH4^ //Cl^-1,SO4^2--H2O体系的溶解度,绘制了该体系在50℃下的等温干基相图。并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实现了溶解度的数据关联.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含有(K,NH4)2SO4,(K,NH4)Cl和(NH4,K)Cl三种固溶体,且(K,NH4)2SO4固溶体结晶区最大,根据溶解度数据和相图,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比和过程中的加水量。可以提高无氯钾肥——硫酸钾的质量,为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溶解度数据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光辅助引发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V-50为引发剂,采用光辅助引发聚合法对聚丙烯酸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引发剂配比、pH值、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反应条件为:pH=7,(NH4)2S2O8与NaHSO3质量分数总和为0.075%,V-50质量分数0.02%,m((NH4)2S2O8)∶m(NaHSO3)=2∶1,反应温度20℃,单体质量分数35%。在上述较佳条件下,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 340万,溶解时间26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