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探究草莓速溶粉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草莓为原料,进行草莓速溶粉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研究。以草莓速溶粉出粉率为指标,对进样流量、β-环糊精添加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进风温度4个因素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进料流量850 mL/h、β-环糊精添加量0.7%、可固形物含量16%、进风温度180℃、出粉率达到44.27%此条件下喷雾干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速溶豆粉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大豆为原料对速溶豆粉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速溶豆粉溶解度和出粉率为指标,对进料浓度、雾化转速、进风温度和进料流量4个因素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速溶豆粉喷雾干燥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进料浓度16%、雾化转速300 r/s、进风温度180℃、进料流量1.2 L/h,在此条件下溶解度为87.33%,出粉率为47.42%。此条件下喷雾干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用响应面法对猕猴桃果粉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选取料液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进料速度为响应因子,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试验,以感官指标为响应值,通过SA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的最优喷雾干燥工艺为:料液固形物含量30%、进料速度7.6r/min、进风温度140℃。  相似文献   

4.
甘薯叶提取物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甘薯叶提取物的喷雾干燥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90℃、进料流量300mL/h、总固形物含量25%,其中进料流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最大。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出粉率为53.78%、含水量5.29%、活性损失率11.13%。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蝙蝠蛾拟青霉发酵全液为原料,以喷雾干粉的综合品质和出粉速率为筛选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了发酵液全液总固形物含量、进料速率、进风温度和通风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蝙蝠蛾拟青霉发酵全液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全液总固形物含量38.72 g/L,进料速度600 m L/h,进风温度180℃,进风量30 m~3/h,此时蝙蝠蛾拟青霉发酵全液喷雾干燥出粉速率达到17.89 g/h,出粉率为76.3%,所得喷雾干粉为粉末状,淡黄色,气味香甜,无结块,分散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优选银怡片水提浸膏喷雾干燥工艺,以总黄酮含量、葛根素含量、含水量和出粉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选取恒流泵转速、进风温度、浸膏比重、雾化器频率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优选银怡片水提浸膏喷雾干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恒流泵转速41 r/min,进风温度171℃,浸膏比重1.09 (60℃),雾化器频率230 Hz。该条件下的喷雾干燥综合评分为56.68分,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相近(相对偏差0.26%)。优选的喷雾干燥工艺稳定可行,此次试验为银怡片的产业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刺梨果汁喷雾干燥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刺梨品质的影响,获得刺梨果汁喷雾干燥制粉最佳工艺。本试验以刺梨果汁为原料,选择进风温度、进料浓度、进料流量和进风流量为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集粉率、Vc含量、黄酮含量及模糊数学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对喷雾干燥参数条件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结果显示喷雾干燥法制备刺梨果粉最优参数为:进风温度179 ℃,进料浓度5.9%,进料流量0.3 L/h,进风流量30 m3/h,此条件下得到刺梨果汁喷雾干燥集粉率为30.45%,Vc含量753.96 mg/100 g,黄酮含量277.70 mg/100 g,感官值85.95分,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符合;所获得的刺梨果粉粉质均匀、光泽明亮、具有典型的刺梨香气。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提升刺梨喷雾干燥技术及开发新型刺梨产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南瓜淮山复合固体饮料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南瓜、淮山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复合固体饮料,以出粉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软件优化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喷雾干燥的最佳干燥工艺: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添加量14.6%、进风温度168℃、可溶性固形物5.5%、物料流速9 mL/min,在此条件下出粉率可达52.1%。产品呈细腻均匀粉末,色泽淡黄无杂质,具有南瓜和淮山的香甜。  相似文献   

9.
以胡萝卜、大豆为主要功能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生产冲溶性良好的固体饮料,对胡萝卜和大豆制汁(浆)的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和产品保存等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250℃,进料总固形物含量9%,进料速度25mL/min,喷头压力0.35MPa。胡萝卜素保存率和产品的水分含量与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喷头压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绿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大蒜素微胶囊。采用响应面方法对进口温度、进料速度、喷雾压力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大蒜素微胶囊工艺。结果表明,大蒜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进风温度173℃,喷雾压力0.44MPa,进料速度43m L/min,此时预测值为93.4%,与验证验94%相差0.63%,该数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说明运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大蒜素微胶囊工艺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胡萝卜、大豆为主要功能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生产冲溶性良好的固体饮料,对胡萝卜和大豆制汁(浆)的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和产品保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250℃进料总固形物含量9%,进料速度25ml/min,喷头压力0.35MPa。胡萝卜素保存率和产品的水分含量与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喷头压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胡萝卜、大豆为主要功能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生产冲溶性良好的固体饮料。对胡萝卜和大豆制汁(浆)的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和产品保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250℃、进料总固形物含量9%,进料速度25ml/min,喷头压力0.35Mpa。胡萝卜素保存率和产品的水分含量与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喷头压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珍珠油杏杏仁为原料制备蛋白饮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杏仁蛋白饮料的喷雾干燥工艺。喷雾干燥时选用的助干剂为麦芽糊精,杏仁蛋白饮料喷雾干燥最佳浓度为20%,杏仁蛋白饮料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压力为23KPa,进风温度为120℃,进料速度为6mL/min,助干剂用量为4%,得粉率达到29.51%。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杏仁粉末细腻均匀、无结块现象;杏仁粉末颗粒的溶解速度为15s,溶解性较佳。  相似文献   

14.
以珍珠油杏杏仁为原料制备蛋白饮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杏仁蛋白饮料的喷雾干燥工艺。喷雾干燥时选用的助干剂为麦芽糊精,杏仁蛋白饮料喷雾干燥最佳浓度为20%,杏仁蛋白饮料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压力为23KPa,进风温度为120℃,进料速度为6mL/min,助干剂用量为4%,得粉率达到29.51%。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杏仁粉末细腻均匀、无结块现象;杏仁粉末颗粒的溶解速度为15s,溶解性较佳。  相似文献   

15.
实验利用喷雾干燥法生产番茄粉,采用响应面方法对进口温度、进料速度、喷雾压力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优化。结果表明:番茄粉的最佳工艺为进风温度156℃,喷雾压力0.37 MPa,进料速度21mL/min,此工艺可研制出高品质的番茄粉。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感官评分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对助干剂种类,助干剂添加量以及喷雾干燥工艺中料液固形物含量、进料量、进风温度的正交试验,经方差分析后优化出雪莲果喷雾干燥的工艺。通过实验对优化工艺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对产品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检验。优化的雪莲果喷雾干燥工艺为:3%的β-环糊精为助干剂,料液固形物含量为35%,进料流量20 mL/min,进风温度160℃。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优质的打瓜籽蛋白粉,采用喷雾干燥法,以蛋白粉的集粉率和分散系数(PDI)为指标,探讨了进料温度、进风温度、进料流量和雾化压力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通过均匀实验,得到打瓜籽蛋白粉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进料温度20℃,进风温度180℃,进料流量300 m L/h,雾化压力140 k Pa,此时打瓜籽蛋白粉的集粉率为50.43%,PDI为80.1%,所得蛋白粉为粉末状,奶白色,无异味,无结块,功能性质良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解法从魔芋精粉中提取葡甘露低聚糖水溶液,通过喷雾干燥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粉,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确定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变性淀粉添加量为10%、葡甘露低聚糖水溶液固形物浓度为35%、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时,喷雾干燥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喷雾葡甘露低聚糖的出粉率为86.12%,水分含量为4.57%。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向枣浆中加入大豆蛋白和果胶酶来优化红枣粉的喷雾干燥加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料液浓度、进风温度、雾化器转速,以红枣粉集粉率和水分含量为响应值,最终得出喷雾干燥红枣粉的最优工艺参数:进料浓度18%,雾化器转速440 r/s,进风温度170 ℃,在此条件下经验证实验所得红枣粉出粉率为57.81%±0.75%,含水量4.76%±0.08%。此方法提高了红枣粉集粉率,改善了红枣粉的品质,为红枣制粉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小球藻藻粉得率为主要目标,选取进料浓度、进风温度和进料速度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实验(Box-Benhnken),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小球藻藻粉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得到了小球藻粉最佳的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200℃,进料浓度77.8g/L,进料速度100mL/h。在此工艺条件下,喷雾干燥所得的藻粉得率最高,其最大得率理论值为48.18%,与实测值47.20%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